李莎
2017年3月14日,上海,文章和馬伊琍一同出席電視劇《剃刀邊緣》發(fā)布會(東方IC 圖)
馬伊琍終于離婚了。通常一對明星夫妻或情侶,特別是像馬伊琍文章這種,在戀愛初期就各種高調秀恩愛的,一旦發(fā)布的分手消息,網友會有固定的評論格式: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不久前還和馬伊琍曬過閨蜜情的姚晨,在和前夫凌瀟肅因離婚大打輿論攻堅戰(zhàn)的時候,就享受過這種待遇。
但那是2011年的事了。8年過去了,那些在明星身上投射愛情幻想的網友,被董潔、陳赫、李小璐、何潔、楊冪這些人傷了一次又一次心,到了馬伊琍離婚的時候,網上的評論都是這個畫風的:“讓我們一起慶祝這個馬伊琍大喜的日子”。
現(xiàn)在也不流行姚晨凌瀟肅那種,一分手就大戰(zhàn)幾百個回合,一定要爭個高低對錯,你死我活了。馬伊琍的姿態(tài)擺得相當高,她在分手聲明里說:“此情有憾,然無對錯”,不指責,不賣慘。更值得玩味的是那句“彼此成就過”。馬伊琍當然有資格說這句話,文章的每一部代表作,《蝸居》《奮斗》《失戀三十三天》《裸婚時代》《海洋天堂》,背后都離不開馬伊琍的人脈運作。
作品外,“周一見”以前,文章的人設是聽老婆話的好男人,這為他帶來了不亞于影視作品可以提供給他的話題和好感。我們不能說,文章和馬伊琍在一起,一定是帶著極強的功利心的——除了文章自己,恐怕沒人能下這個結論——但他應該也不能否認,他在這場感情里獲得了實在的好處。所以2014年的“周一見”才讓網友那么憤怒。
至于馬伊琍和當年這個一文不名的小男生在一起圖的是什么,除了愛情,很難找到別的解釋。愛情是什么?馬伊琍以前在接受采訪時說,愛是不求回報的付出。她選了個比自己小9歲的愛人,用多年累積的資源和能力,幫助他從一個小透明發(fā)展成一線男星,簡直是女版的霸道總裁愛上我。所以當“周一見”發(fā)生后,她用一句“且行且珍惜”來表達對丈夫出軌的容忍,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原來所謂的大女人,在婚姻里,也要對背叛忍氣吞聲嗎?
后來,“且行且珍惜”代替了“再也不相信愛情”,變成了評價女星婚姻的標準格式。佟麗婭說“回家就好”;謝杏芳說“我們一家人會支持這個敢于擔當、知錯會改的男人”;徐帆說“反正我們家是男的,吃虧的不是我們家的”;陶虹說“其實說忠誠這都是矯情,一段關系和忠誠根本沒有關系”;奶茶妹妹說“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是圓滿”;董璇沒說過什么,但是多次往返澳洲,給因涉嫌性侵被控訴的丈夫交了上千萬保釋金;楊冪說……她自己在婚內也花邊新聞一大堆,就不算在這個行列里了。
原來周旋在最開放、最前沿、最不羈放縱愛自由的世界里的女人,婚戀觀還不如很多上世紀初的女性現(xiàn)代。當然,婚姻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經濟契約關系。名人婚姻里,摻雜了更多的利益瓜葛,個中牽扯更加復雜,要對外維持一個看似完整的婚姻,也不是不能理解。
女明星靠什么在名利場里生存,不就是靠一個良好的形象嗎?去年,馬伊琍在《圓桌派》里說,她們現(xiàn)在已經比以前的女演員幸福多了。再早一批的女明星們,想要繼續(xù)發(fā)展事業(yè),都不敢公布戀情,結婚很晚,很多人還要隱婚。觀眾越來越理性看待明星的婚戀關系,除了少數把偶像代入成另一半的粉絲之外,更多人喜歡把明星們的愛情當做偶像劇一樣追。但這似乎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公開的婚姻變成了一門生意,從戀情曝光,到籌備婚禮,從懷孕到帶娃出鏡,從頭到尾都透著一股表演的意味。
而且越是愛秀的女明星,嘴越硬。即使在全世界面前戴了綠帽子,還是要堅持和老公站在同一條戰(zhàn)線上,用各種說辭來向看客解釋:“I'm fine”,她們在可以大膽展示婚姻的年代,好像反而更被婚姻這個標簽束縛。
但契約是兩個人的契約,婚姻是兩個人的婚姻,一方不把你的尊嚴當回事,另一方再怎么表演幸福,也得不到體面。你的形象是否良好,和已婚與否沒有關系。今年5月,董璇宣布和高云翔離婚,兩個多月后,馬伊琍也和文章“各生歡喜”了。
馬伊琍的完整離婚聲明是這樣說的:“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后,各生歡喜?!?一副愛過的人不說后悔的樣子,這比幫老公搭橋鋪路,比“且行且珍惜”時都更酷,更體面,更大女人。
在一個離婚可以被祝賀的時代,每一個保持獨立人格、勇敢追求新生活的女人都值得一句:離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