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磊 吳亮 譚秀梅
摘要:以園林綠地中的蠐螬為試驗對象,在充分調(diào)查其種類和優(yōu)勢種群發(fā)生期的基礎上,選擇金龜子綠僵菌、布氏白僵菌、昆蟲病原線蟲、苦參堿4種生物藥劑,開展不同藥劑劑量和施藥方法對蠐螬防治效果的影響試驗。綜合比較防治效果及成本因素,推薦以昆蟲病原線蟲6.0×105條/m2、金龜子綠僵菌4.5×1010個孢子/m2、苦參堿6.6×10-2 g/m2 和布氏白僵菌6.0×109個孢子/m2澆施進行園林綠地蠐螬防治。施藥前進行單獨刈割處理可有效提高昆蟲病原線蟲的防治效果,對苦參堿防治效果影響較小,但會顯著降低金龜子綠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對蠐螬的防治效果;單獨打孔處理對各藥劑防治效果均有促進作用,以昆蟲病原線蟲最高,增值為7.57%,以苦參堿最低,增值為1.90%;刈割+打孔處理相對于其他處理對各藥劑防治效果促進作用最高,其中以昆蟲病原線蟲最高,增值達10.63%,以苦參堿最低,增值為2.15%。
關鍵詞:園林綠地;金龜子;蠐螬;生物藥劑;防治時期;防治劑量;施藥方法
中圖分類號: S47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01-0088-03
收稿日期:2017-09-14
作者簡介:龐 磊(1983—),男,安徽阜陽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風景園林研究。E-mail:yunnandepl@163.com。 城市園林綠地具有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等作用,備受人們的喜愛和重視[1]。綠地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易受各類病蟲危害,其中地下害蟲蠐螬對綠地危害最嚴重。綠地受害后,往往會造成植物根系壞死,植株萎蔫、黃化、枯萎等,直接影響其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園林綠地燈光對蠐螬成蟲——金龜子具有引誘作用,使大量金龜子在綠地交配、產(chǎn)卵、孵化,且綠地充足的水肥條件及食物供應等為其棲息繁衍提供了理想場所,進一步加劇了園林綠地的受害程度。
除成蟲期外,金龜子卵、幼蟲、蛹均生活于地下,生長周期長,危害隱蔽,給生產(chǎn)防治帶來很大困難[2]。目前,化學防治是控制蠐螬的主要手段[3]。對蠐螬防治的研究多集中于花生、甘蔗、甘薯等,關于園林綠地的報道較少。園林綠地由于和人們的日常休閑、娛樂生活關系更為密切,害蟲的防治有其特殊性,它要求藥劑防治必須具備低毒、高效、無污染且對人身安全。因此,部分防治大田作物蠐螬高效的化學藥劑的使用受到限制[4]。而生物防治較化學防治具有對人類安全、環(huán)境兼容性好、持效期長等優(yōu)點,是園林綠地蠐螬防治的最佳選擇[5-6]。本研究根據(jù)近年來的報道,篩選出金龜子綠僵菌、布氏白僵菌、昆蟲病原線蟲、苦參堿4種生物藥劑,開展其適宜防治時期、防治劑量、施藥方法的研究工作,旨在為園林綠地蠐螬的綠色、安全、高效、科學防治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在云南師范大學校園內(nèi)4處金龜子危害嚴重的綠地上進行,該綠地地力中等,沙壤土。綠地草種為早熟禾,栽培時間5年以上,蠐螬常年發(fā)生嚴重,蟲口基數(shù)約為20~30頭/m2。
1.2 方法
1.2.1 金龜子種類和數(shù)量調(diào)查 2015年3月至11月,采用PS-15Ⅱ型頻振式殺蟲燈(購自河南佳多科工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開展誘集工作,在校園內(nèi)4處綠地各懸掛1盞殺蟲燈,懸掛高度為2 m,每10 d收集1次金龜子成蟲,并清洗高壓電網(wǎng)。將誘集到的金龜子成蟲帶回實驗室進行分類和計數(shù)。
1.2.2 生物藥劑適宜劑量的篩選 選擇金龜子綠僵菌(100億個孢子/g,油懸浮劑,江西天人生態(tài)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劑量配制為1.5×1010、3.0×1010、4.5×1010個孢子/m2),布氏白僵菌(30億個孢子/g,菌粉,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提供,劑量配制為3×109、6×109、9×109個孢 子/m2),昆蟲病原線蟲(Heterorhabditis bacteriphora H06,泰安綠農(nóng)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劑量配制為3×105、6×105、9×105條/m2,施用時須在顯微鏡下檢測其成活率,保證成活率在95%以上),苦參堿(1%可溶液劑,廣東園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chǎn),劑量配制為3.3×10-2、6.6×10-2、9.9×10-2 g/m2)4種生物藥劑開展試驗。于2015年4月20日按照校園內(nèi)綠地特點劃分試驗小區(qū),小區(qū)為正方形,面積為 4 m2,共劃分試驗小區(qū)37塊并編號,小區(qū)間相互間隔4 m以上,以防止噴灌造成處理間相互干擾和蠐螬遷移等因素對試驗造成一定的影響。按照不同生物藥劑和劑量隨機排布的原則進行施藥。施藥時,先按照設計劑量稀釋到噴壺中,均勻澆施到各個小區(qū)中。以澆施清水為空白對照。各生物藥劑劑量處理及空白對照各重復3次。施藥完成后,開噴灌進行噴水處理,以小區(qū)內(nèi)地表均勻潤濕無徑流為度。試驗期間不再開展地下害蟲的藥劑防治工作,綠地其他管理工作同常規(guī)。
試驗分別于處理后15、30、45 d開展調(diào)查,調(diào)查時按照圖1所示確定小區(qū)調(diào)查樣方,以防止重復調(diào)查現(xiàn)象。樣方面積為0.25 m2(0.5 m×0.5 m),深度為0.15 m,記錄樣方內(nèi)所有蠐螬活蟲數(shù),按公式(1)計算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空白對照區(qū)活蟲數(shù)-處理區(qū)活蟲數(shù)空白對照區(qū)活蟲數(shù)×100%。
1.2.3 處理方法的篩選 在“1.2.2”節(jié)試驗篩選出的昆蟲病原線蟲、金龜子綠僵菌、苦參堿和布氏白僵菌適宜劑量的基礎上,于2016年4月15日在校園內(nèi)選擇另外1處綠地,分別設置4種處理方法開展后續(xù)相關試驗。試驗小區(qū)選擇和施藥方法同“1.2.2”節(jié)。
處理方法1:刈割,利用HSCP-196綠地修剪機將綠地修剪為高約0.05 m后,進行施藥處理。處理方法2:打孔,利用草坪打孔機在試驗小區(qū)內(nèi)均勻打9個孔,深度約為0.15 m,進行施藥處理。處理方法3:刈割+打孔,方法同上。處理方法4:對照,對園林綠地不進行刈割和打孔處理,施藥處理。各處理以清水處理作為空白對照。
調(diào)查方法和試驗結果處理同“1.2.2”。防治效果增值按公式(2)進行計算:
增值=處理防效-對照防效對照防效×100%。
1.3 數(shù)據(jù)處理
利用Excel 2010進行試驗繪圖、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18.0 軟件中的Tukey HSD法進行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金龜子種類及數(shù)量調(diào)查
由表1可知,2015年全年共誘集金龜子1 289頭,隸屬2科4屬6種,其中銅綠麗金龜和暗黑鰓金龜分別占誘集總數(shù)的49.96%、45.54%,顯著高于其他4種金龜子的數(shù)量,為優(yōu)勢種群。
2.2 不同生物藥劑和處理劑量對金龜子幼蟲防治效果比較
由表2可知,除金龜子綠僵菌3.0×1010個孢子/m2劑量處理后45 d防治效果比30 d略有降低外,其他各處理均隨處理劑量的增大和調(diào)查時間的延長防治效果逐漸增大。比較各生物藥劑處理后15 d的防治效果發(fā)現(xiàn),苦參堿3個劑量處理和金龜子綠僵菌3.0×1010、4.5×1010個孢子/m2處理顯著高于其他生物藥劑及處理劑量;昆蟲病原線蟲3個劑量處理效果均較差,防治效果均在15.00%左右,顯著低于其他處理。處理后30 d時,昆蟲病原線蟲各劑量處理防治效果大幅度提高,均在75.17%及以上;昆蟲病原線蟲6.0×105、9.0×105條/m2和金龜子綠僵菌4.5×1010個孢子/m2這3個處理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顯著高于金龜子綠僵菌1.5×1010個孢子/m2和布氏白僵菌3.0×109個孢子/m2這2個處理。處理后45 d時,昆蟲病原線蟲各劑量處理防治效果進一步提高,但幅度有所降低。綜合考慮防治成本及防治效果等因素,推薦使用昆蟲病原線蟲6.0×105條/m2、金龜子綠僵菌4.5×1010個孢子/m2、苦參堿6.6×10-2 g/m2和布氏白僵菌6.0×109個孢子/m2,其中以前3個生物藥劑和處理劑量效果更佳。
2.3 不同生物藥劑和處理方法對金龜子幼蟲防治效果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處理方法對不同生物藥劑防治效果的影響存在差異。就金龜子綠僵菌和布氏白僵菌而言,施藥前刈割處理會降低2種生物藥劑對金龜子幼蟲的防治效果;而打孔處理則分別使防治效果提高7.02%、4.72%,但與對照相比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刈割+打孔處理分別使2種生物藥劑防治效果提高9.18%、8.03%,顯著高于對照處理。就昆蟲病原線蟲和苦參堿而言,3種處理方法均對防治效果的提高有促進作用,這種作用在昆蟲病原線蟲處理中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刈割、打孔、刈割+打孔處理分別使昆蟲病原線蟲對金龜子幼蟲的防治效果提高5.32%、7.57%、10.63%,且刈割+打孔處理后,昆蟲病原線蟲防治效果較對照也顯著提高。3種處理方法對苦參堿防治效果的提高作用較小,各處理方法與對照無顯著性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園林綠地草的覆蓋率高,根系發(fā)達,為蠐螬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而周年不進行深翻中耕,也為蠐螬的種群繁衍提供了穩(wěn)定且適宜的條件,這些均為該類蟲害的暴發(fā)危害提供了可能[7]。
根據(jù)蠐螬發(fā)生危害特點,防控中應注意以下3點:(1)篩選合適的藥劑及劑量。近年來,隨著部分高毒農(nóng)藥的禁用及相對單一農(nóng)藥品種的長期大量使用,導致蠐螬危害再猖獗,亟待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且對人類及非靶標生物安全的藥劑和劑量開展防控,而目前具備以上特點的可用于蠐螬防治的化學藥劑較少[2]。生物防治作為害蟲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應該發(fā)揮其在地下害蟲的防治優(yōu)勢和作用。(2)選擇最佳施藥時期。蠐螬越冬后,一般地表下10 cm左右溫度達到5 ℃時開始從深土向地表爬升,13~18 ℃時活動力最強,23 ℃以上時又向深土移動避暑,至秋季土溫適宜時再移向土壤上層,冬季時蠐螬一般蟄伏于30~50 cm非凍土帶越冬[8]。因此,春季和秋季是蠐螬在淺土層活動的最佳施藥時期。另外,土壤濕度對蠐螬活動存在影響,應結合園林綠地澆灌返青水等農(nóng)事操作和當?shù)叵擉┌l(fā)生期特點等確定施藥防治最佳時期,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3)應用適當?shù)氖┧幏椒?。目前園林綠地施藥主要采用灌施、澆施和撒施等方法,可起到良好效果。有研究表明,以上方法結合園林綠地打孔、刈割等處理手段,可提高藥劑防治效果[9]。
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云南省園林綠地主要金龜子種類為暗黑鰓金龜和銅綠麗金龜。結合當?shù)貧鉁睾屯翜貤l件以及生物藥劑藥效發(fā)揮及蠐螬活動特點,將開展蠐螬防治的時間確定在4月中下旬。綜合考慮4種生物藥劑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成本,推薦利用昆蟲病原線蟲6.0×105條/m2、金龜子綠僵菌4.5×1010個孢子/m2、苦參堿6.6×10-2 g/m2和布氏白僵菌6.0×109個孢子/m2開展防治,可達到理想效果。
由于蠐螬隱蔽在土壤中,施藥方法也會影響藥效的發(fā)揮[10]。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處理方法對不同生物藥劑防治效果的影響存在差異。就金龜子綠僵菌和布氏白僵菌而言,施藥前單獨刈割處理會降低對蠐螬的防治效果,單獨打孔處理和刈割+打孔處理均能提高防治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刈割處理陽光照射,土溫升高,蒸發(fā)量加大,地表無法在一定時間內(nèi)保持綠僵菌和白僵菌孢子萌發(fā)所需要的溫濕度環(huán)境,導致防治效果降低;而打孔處理有利于生防菌對害蟲的侵染且能夠提供和保持一定的溫濕度,提高了防治效果;刈割+打孔處理時,刈割能夠促進孔內(nèi)溫度提升,加之孔內(nèi)具有的較好的濕度環(huán)境,進一步提升了生防菌的防治效果,這與吳小雙等的研究[11]具有相似性。就昆蟲病原線蟲而言,3種處理均能有效提高其對蠐螬的防治效果,相對于對照處理,增值均在 5.32% 及以上。由于昆蟲病原線蟲為活體,具有一定的移動能力,刈割和打孔均能促進其及時進入土壤,完成侵染,發(fā)揮活性??鄥A的3種處理方法對蠐螬防治效果雖較對照處理有所提高,但均小于2.15%,提高效果不顯著。因此,在采用生物藥劑防治蠐螬時,應根據(jù)藥劑的不同,合理選擇施藥方法,進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近年來,園林綠地蠐螬采用非化學防治,尤其是應用生物農(nóng)藥的防控措施已取得良好成效[12]。本研究僅開展了目前報道的防治蠐螬較好的4種生物藥劑的最佳施藥時期、施藥濃度和施藥方法的試驗,利用現(xiàn)有研究成果結合其他防治手段進一步提高防治效果有待于試驗探索。
參考文獻:
[1]秦雪峰,呂文彥,杜開書,等. 草坪蠐螬種群調(diào)查及綜合治理研究[J]. 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7,36(2):56-57.
[2]宮慶濤,張坤鵬,武海斌,等. 6種殺蟲劑對銅綠麗金龜防治效果評價[J]. 果樹學報,2016,33(12):1542-1549.
[3]鞠 倩,李 曉,蘇衛(wèi)華,等. 不同施藥方法對花生田蠐螬的防治效果評價[J]. 花生學報,2016,45(1):43-47.
[4]張亞紅. 長治市廣場草坪蟲害蠐螬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 中國園藝文摘,2013,29(7):97,161.
[5]張 冰. 綠僵菌防治草坪蠐螬效果探析[J]. 中國市場,2015,835(20):283-284.
[6]茅潔瑜,束長龍,李克斌,等. 對蠐螬有活性的蘇云金芽孢桿菌菌株的篩選與基因鑒定[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1,27(2):176-181.
[7]羅 蘿. 5種藥劑對草坪中中喙麗金龜幼蟲的防治效果[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3,41(1):136-137.
[8]梁朝暉,韓 嬛,衡啟穎,等. 草坪害蟲蠐螬的發(fā)生與防治[J]. 吉林農(nóng)業(yè),2008,219(5):24-25.
[9]楊麗霞,張玉君,李芳霞. 三門峽市草坪蠐螬防治試驗[J]. 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13(4):30-31.
[10]陳浩梁,謝明惠,林璐璐,等. 三種不同藥劑及施藥方法對花生蠐螬的防效[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4,42(6):1688-1690.
[11]吳小雙,張亞波,吳盼盼,等. 溫濕度及土壤類型對土壤中綠僵菌孢子萌發(fā)的影響[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4,30(6):766-771.
[12]李存煥,楊龍飛,農(nóng)向群,等. 綠僵菌防治高爾夫草坪蠐螬試驗[J]. 草業(yè)科學,2008,25(11):125-128.王 彥,華麗源,錢關澤. 平邑甜茶根尖染色體制片技術優(yōu)化及核型分析[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9,47(1):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