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2019-01-16
人民日報
怎樣培育“起跑線文化”
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說: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tài)龍鐘的兒童?!弊寖和駜和?,需要全社會作出努力,讓“起跑線文化”重新起跑。
2019-01-23
中國教育報
發(fā)掘現代技術教育的多維育人價值
技術教育有助于學生理解當代的科技文明,明晰技術發(fā)展的價值感與道德感;有助于啟迪學生的實踐智慧和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學生程序性知識和默會知識的深度學習;有助于學生的體腦協調、身心和諧和動作技能的學習與發(fā)展;有助于學生審美意識的增強、勞動能力的提升和工匠精神的培育。
2019-01-26
蒲公英
評論網
不妨做個“懶”家長
“懶”家長并不是懶到對孩子不管不問,從不輔導他們,而是身“懶”心不“懶”。即:自己說得盡量少一點,親手做得少一點,讓孩子們變得勤一點,動得多一點。家長要做的就是努力喚醒、點燃孩子的好奇心.激勵他們的求知欲,想方設法讓孩子在學習上樹立起自信心,充分調動孩子自學的積極性,使孩子能對學習產生興趣,會多動腦筋,掌握自學的好方法,養(yǎng)成自學的好習慣,成為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好孩子。
2019-01-30
中國教育報
小課題:接地氣的教研之道
眾多一線教師只要具有基本的問題意識和知識,選取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遭遇的最為真實的小問題、小難題,善于在真實的課堂場景中開展課堂觀察與診斷,輔以運用文獻查閱、調查、案例等常用方法,就能逐步形成基于小問題、個性化問題的解決方案,真正體味到“眼前一亮…‘心頭一喜”的愉悅。
思考
2019-01-17
中國教育報
少兒編程這部“好經”別念歪了
少兒編程教育是一棵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幼苗,需要精心灌溉、認真呵護,靜待其花開;而不是在它萌芽之際,就過度施肥、拔苗助長。除了為學校的編程教育提供政策、資金和師資支持,使其健康發(fā)展,對于市場上的少兒編程培訓,政府有關部門絕不能放任其狂飆突進式的野蠻生長,相關整頓、治理措施應盡快跟上,將其納入正確的發(fā)展軌道。
2019-01-17
蒲公英
評論網
“教什么”的問題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隨著時代發(fā)展, “教什么”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應該與時俱進地從注重知識學習發(fā)展到智能發(fā)展是核心,再到注重生命健全成長的新境界。輕視教材現代化建設,不認真研究“教什么”,跟不上時代發(fā)展需要,這是導致課堂教學質量、育人質量提升不顯著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9-01-17
蒲公英
評論網
避免學生期末“抱佛腳”,學校不妨改改評價方式
就學校而言,不妨改一改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價方式,將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具體來說,就是把學生平時的作業(yè)、小考進行量化評分,與期末考試成績一起,納入對學生該學科的成績評價,二者所占的比例或各為50%,或平時成績所占比例更大。同時,教師要改變命題內容和形式,平時的作業(yè)、小考,要以鞏固當天或階段性學習成果為主,適當兼顧能力培養(yǎng);期末命題要重點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盡量少涉及記憶性知識。
2019-02-12
中國青年報
教室里究竟有沒有所謂的“C位”
座位雖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影響不宜夸大。學習本身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成績的好壞與位置并無必然聯系。從根本上講,好成績來源于良好的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與自身不懈的努力,這些基本上與座位無關。只要學得專注并得法,坐在哪里都可以成為學霸。
異域傳真
2019-01-01
美國科學教
師協會網站
調查環(huán)境變化STEM路線圖
美國科學教師協會2019年新推出的《調查環(huán)境變化:小學STEM路線圖》是《STEM路線圖課程》系列的一冊,引導學生解決真正的問題。與此系列的其他卷一樣,本書旨在滿足將實際學習融入K-12課堂不斷增長的需求。本書使用基于項目和問題的學習幫助兒童發(fā)現一系列自然和人類創(chuàng)造的現象。建造戶外教室將幫助學生了解與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相關的自然環(huán)境變化,如動植物的生命周期。學生可利用生命、地球和環(huán)境科學、工程設計過程、數學和語言藝術等知識,使用說服性語言制訂戶外教室方案;獲取數據、分析環(huán)境隨時間的變化;探索當地的天氣模式,在模式、季節(jié)和植物生命周期之間建立聯系;了解回收,包括分類和跟蹤回收材料等。
2019-01-04
EducationDive網站
新科學標準應更注重教師實踐
隨著美國各州實施《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NGSS),一項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的研究發(fā)現,僅僅關注于科學教師的科學知識并不足以幫助學生達到更高的期望。該研究刊載于<美國教育研究期刊》,將專注于深化教師主題知識的專業(yè)發(fā)展模型與更優(yōu)化的“實踐分析”模式——教師學習科學內容、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討論專家教師的教學視頻和他們自己的授課——進行了比較。根據4年級和5年級教師樣本的結果,研究人員發(fā)現,參與實踐分析模型的教師,其學生的表現優(yōu)于那些側重于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的學生。
2019-01-08
福布斯網站
2019年STEM教育趨勢預測
由美國聯邦教育部、卡內基基金會等機構合作組成的“十年十萬計劃聯盟” (lOOKinl0)發(fā)布了STEM年度趨勢報告,該報告綜合了數千個數據點,做出2019年定義STEM和教育的趨勢前瞻:教學觀念將得到改善,改變教學專業(yè)缺乏聲望、大多數父母不希望子女成為教師的狀況;合格的科學教師短缺將持續(xù),但有希望通過系列行動找到解決方案。更多學校將成為學生和教師蓬勃發(fā)展的地方,學校管理者和其他人應當為教師創(chuàng)造更優(yōu)質的工作環(huán)境,促使學生成功。STEM引導未來勞動力走向,需要建立更強大的STEM勞動力戰(zhàn)略,開發(fā)符合STEM需求的職業(yè)和技術途徑。以學生驅動學習、協作和實驗為特征的STEM將結合身心、社會情感和認知發(fā)展,引導學校實施全面教育。
2019-01-30
the Journal
社會情緒能力項目的重要性
最近一份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強調了社會情感發(fā)展與青少年發(fā)展之間的聯系。根據該研究,4 6年級的反欺凌計劃將校園霸凌行為減少了17%,受害率降低了30%。報告稱,社交情緒學習側重于5種能力的發(fā)展: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關系技巧和負責任的決策。強調這些領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溝通、傾聽、與他人合作、抵制同伴壓力和談判的技能。研究發(fā)現,同伴關系為孩子們提供了學習一系列“批判性社交情感技能”的機會,這些技能既有積極的(如同理心和解決問題),也有消極的(如欺凌或排斥)。以學校為基礎的課程可以為促進健康的社會情感發(fā)展,創(chuàng)造積極的同伴文化提供良好的基礎;經歷“同伴困難”的兒童往往需要額外的系統(tǒng)社交技能指導;同伴可以成為促進(或破壞)團體計劃的強大力量。
2019-01-17
中國青年報
如何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9.6%的受訪者害怕或厭惡當眾發(fā)言,僅18. 5%的受訪者喜歡。提高表達能力,68.5%的受訪者認為要努力學習和掌握相應的技能、技巧,64.1%的受訪者建議積極參加需要口頭表達能力的活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