裔兆宏
一
2017年的9月下旬,地處沂蒙山脈與淮海平原之交的江蘇睢寧,已是霜重霧濃,深秋的蕭瑟漸漸逼近。
9月27日的下午一點三十分左右,江蘇睢寧縣西關的石老太太忙著下地干活兒。當她剛步入田間時,就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嬰兒“哇哇”的啼哭聲。這嬰兒哭聲,悲愴急促,令人揪心,石老太太急忙循聲而去。
結果,在一處辣椒地里,她發(fā)現了一個躺在地上的男嬰。他出生不久,赤身裸體,弱小的身體,還粘連著臍帶和胎盤,渾身凍得青紫……此情此景,讓老太太心疼不已:“多么可憐的孩子,怎么一來到世間就遭此大孽?”睢寧深秋,氣溫比起江南要低上幾度,夜間的最低氣溫甚至跌至10℃,況且,在前一天晚上,這里還下過一場大雨,莊稼地里濕漉漉的,剛剛出生的嬰兒,全身沒有一絲棉絮,豈能吃得消?這個可憐的孩子,你究竟是何時降臨到人間的?
石老太太焦急萬分。她一邊心疼地抱起嬰兒,一邊急忙向附近的縣開發(fā)區(qū)派出所報警。
接到警情后,年輕民警沈勇橋和胡東海迅速出警。趕到現場后,他們立刻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拯救這個幼小的生命。
石老太太抱著嬰兒,緊跟著兩位年輕民警,來到附近的一家私人診所。醫(yī)生作了剪除臍帶的簡單手術后,等嬰兒稍事喘息,他們便又迅速趕往睢寧縣中醫(yī)院,進行生命搶救。為何要送往睢寧縣中醫(yī)院?因為,這是一家國家衛(wèi)生部命名的愛嬰醫(yī)院,擅長嬰幼兒的診治與康復治療,曾經數十次接受過社會棄嬰。
那天傍晚,當這個可憐的嬰兒被送到睢寧縣中醫(yī)院兒科時,蘇北的睢寧縣城,已是燈火闌珊,萬家團聚。
當時,在場值班的,是醫(yī)生丁宗娟和護士許靜。當她們第一眼看到這個嬰兒時,禁不住一陣心酸。這個可憐的嬰兒,你能平安無恙嗎?
二
醫(yī)護人員,是生命的天使,生命危亡的把脈者。他們視生命高于一切。
在睢寧縣中醫(yī)院兒科,經過醫(yī)護人員的初步論斷,這個初生的可憐嬰兒,因為長時間身處低溫環(huán)境,已感染上了嚴重的肺炎,高熱發(fā)燒,面色灰白,呼吸十分困難……
這還了得?時間就是生命,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擱。
“趕快聽聽孩子的心率。”
“給他量量體溫?!?/p>
“看看寶寶的嘴里有無異物?!?/p>
“趕緊給他輸液?!?/p>
此時,輸液科、配藥室、手術室、急救室……燈火通明,人影閃爍,現場的白衣戰(zhàn)士們一片忙碌,量體溫的,去藥房領藥的,拿輸液瓶的……急診室內,醫(yī)護人員們的搶救,就像投入一次戰(zhàn)斗一樣,扣人心弦。
王莉,是睢寧縣中醫(yī)院兒科副主任,一位年輕的母親。她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孩子被送來時,已經患上了肺炎、硬腫,全身青紫,呼吸也不好。
每一個孩子來到人間,都是上天的厚愛。作為挽救生命之舟的醫(yī)護人員,豈能不全力以赴?
經過漫長時間的沉著應對,白衣戰(zhàn)士們爭分奪秒,為這個初生嬰兒爭取生存機會。他們與死神暗暗較勁,一定要將小生命從鬼門關口“搶”回來。
參加搶救的醫(yī)護人員們感慨地說:“當時,我們還真有點害怕,要是搶救不過來,這個小生命離開了人間,那我們就愧疚不已了?!?/p>
大千世界是微妙的。這個降臨世間的生命,為何遭受如此的不公?沒有人在這一時刻去回答。及時救治,就是穿過急診的生命通道,就是給予幼小的生命以希望的點滴,讓他看到未來世界的笑靨。
然而,幼小的生命,稚嫩而脆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落萬丈深淵。因為,嬰兒降生后,長時間處于低溫狀態(tài),他的體溫遲遲上不來,這讓醫(yī)護人員一直焦慮不安。為了給孩子做好基礎保溫,這些生命之神們輪流值班,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體溫。在保暖、供氧、喂養(yǎng)和救治方面,醫(yī)護人員密切配合,格外小心。
經過半個月的全力救治,精心照顧。這個幼小的生命逐漸緩過神來了,總算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
三
陣陣秋風,吹落了黃葉;白衣戰(zhàn)士,卻帶來了生命的奇跡。
睢寧中醫(yī)院兒科病房,一個洋溢大愛的溫馨之家。連續(xù)數日的精心治療護理,這個鄉(xiāng)間田野中誕生的嬰兒,終于迎來了人間的五彩陽光,身體也一天天地好轉起來。經過檢查,嬰兒除了寒冷損傷造成的傷害外,先天發(fā)育健全,并非像其他一些棄嬰那樣,存在先天性的生理缺陷。
孩子恢復健康了,可孩子的親人在哪兒?此時,這兒的醫(yī)護人員面臨一個現實問題:孩子該送往哪里?
來到世間的生命,是無辜的,是可愛的。然而,他卻是不幸的。因為,他一來到這個世間,就缺少親情之愛。
“孩子的父母,你們在哪兒?”
“孩子是你們的親骨肉??!”
“親人,孩子從小不能沒有父母?。 ?/p>
孩子康復后,醫(yī)護人員個個滿腔熱情,他們都曾試圖幫孩子找尋到生身父母。
他們不停地在微信朋友圈中發(fā)送尋親信息;他們動員親朋好友大量轉發(fā);他們配合公安部門,期望能盡快找到一些線索;他們還特別留意醫(yī)院的來往人員,看是否有疑似孩子父母的……然而,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孩子的生身父母卻始終不肯露面。
就這樣,這個小家伙被生身父母拋棄了。
怎么辦?
四
“孩子都是寶貝。如果我們不疼,就沒人疼他了?!痹陬幙h中醫(yī)院兒科,醫(yī)護人員們心懷大愛,他們有一個特殊約定:“誰值班,誰就負責照顧小家伙?!?/p>
兒科副主任王莉回憶說,她當時自己生的孩子才一歲多,看到這個剛出生就失去父母的孩子,憐憫疼愛之心,自然不言而喻。出于一個年輕母親的情懷,出于一名醫(yī)生的愛心,她對這個孩子倍加疼愛。
當有人提出這個想法后,立刻就得到王莉和其他同事們的一致贊同。就這樣,睢寧縣中醫(yī)院兒科的二十多名醫(yī)生、護士和護工,輪流給這個孩子當起了臨時“父母”。
無論是給孩子喂奶粉,還是給孩子換尿布,或是給孩子洗澡……在兒科這個大家庭里,大家都搶著做,他們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無微不至地呵護和照顧??剖页闪怂麥嘏募?,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只要大家一有空閑,總是圍著他轉,用愛心濃濃地包圍著他。
兒科醫(yī)護人員帶著一種美好的希冀,還給他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大器”,他們希望這個孩子在未來“終成大器”?!按笃鳌眲偝錾?,就被生身父母拋棄了。然而,社會并沒有拋棄他。
時光如梭。在這個孩子長到4個月時,他可以添加輔食了,大家都爭先恐后,各自從家里帶來可口好吃的。今天你帶雞蛋,那明天我?guī)Ь竺住?/p>
王莉感慨地說:“那時,大家都爭著給孩子蒸雞蛋、熬米粥。后來,孩子能吃面條了,我們又給他煮面條,再后來又給他加肉,小家伙長得胖胖的,可好玩啦。我總是喜歡叫他肉肉?!?/p>
平日里,兒科是非常忙碌的。大家實在忙不開時,就把大器放在一個小筐子里,然后用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腿上,另一頭連著小筐。醫(yī)護人員他們走到哪里,就把大器帶到哪里。
大器被遺棄的事,經現代網絡傳播后,當地有很多好心人來看望他,有人給他送吃的,也有人給送穿的,奉獻愛心的好人絡繹不絕。
如果遇到哪個護士下夜班,她們就會把大器帶回家;如果是哪個醫(yī)生休息了,他們也會把他帶回家。有時候還發(fā)生“爭搶”大器的事。
“今天該我了!”
“不行,你今天不能帶走,該我了!”
“不!今天一定是我?guī)Щ丶??!?/p>
節(jié)假日或倒班調休時,兒科的醫(yī)護人員也有人去逛大街。在他們逛街過程中,如果看到漂亮的兒童衣服時,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給大器買上一套;看到可愛的玩具,也給大器買回來;大器喜歡吃榴蓮,有護士趁著午飯的空當,跑到樓下給他買上來一塊。
“這孩子好像天生知道自己沒爸沒媽似的,誰帶跟誰,不哭不鬧,就連生病打針的時候都乖乖的?!泵看握勂鸫笃?,護工大姐余新玲總熱淚盈眶。
大器因為一出生就受到寒冷損傷,體質弱。剛進醫(yī)院時,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患上一次肺炎,好在都不是很嚴重。但在兒科醫(y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大器的體質漸漸強壯起來。余新玲回憶說:“后來,他能吃能喝,吃什么都很香,又很潑辣,不像那種嬌寶寶。”
兒科的醫(yī)護人員平時非常忙碌,孩子的飲食,大多由護工大姐余新玲來照顧,但她從不疏忽,而是把他當成自己孩子一樣。
生命之花,是用心血澆灌的。兒科醫(yī)護人員精湛的醫(yī)術、深情的疼愛,使得大器茁壯成長,10個月大的時候,他就已有27斤重了,比一般的孩子還要壯實一些。于是,胖乎乎的大器,又多了個名字——“肉肉”。這寓意著他是大家的“心頭肉”。
大器百天的時候,醫(yī)護人員想給孩子留個紀念。他們特地請當地有名的攝影師來到醫(yī)院,給孩子拍百天照留念。當時,兒科的所有醫(yī)生、護士和護工,每個人都抱著大器拍了一張。
王莉拍照時,還特地喊來她的愛人,并把白大褂脫了下來,抱著大器照了一張合影。“我想讓孩子有個完整的家?!闭f到動情處,王莉的眼睛濕潤了?!坝幸淮挝?guī)丶遥o他奶喝,我聽到他叫了我一聲‘媽媽,當時我真的感動不已……”
在睢寧縣中醫(yī)院,每當談起大器時,大家總是滔滔不絕,他們都有著這樣那樣的故事,簡直如數家珍。在他們每個人手機里,都有許多大器的照片。他們是用真誠的愛心,記錄著大器成長中的點點滴滴。
在兒科,大器有許多的“媽媽”,也有可愛的“爸爸”。其中,醫(yī)生楊海洋,就是大器總“纏”著叫“爸爸”的。他說,大器喜歡穿白大褂的人抱他,“你一抱他,就往你身上趴”。的確,在睢寧縣中醫(yī)院兒科,每天來往的人川流不息,有人知道大器這個孩子時,也總想疼疼這個可憐的孤兒。
然而,大器卻非常特別,無論是哪個叔叔阿姨,也無論是哪個爺爺奶奶,凡是想抱他親他的,他卻一概拒絕,而見到兒科穿著白大褂的醫(yī)護人員時,他卻主動迎合,與其親熱。
五
花有千種,情有獨鐘。
在睢寧縣中醫(yī)院,大器不是兒科收留的第一個棄兒,然而卻是“住”的時間最長的育嬰。
醫(yī)者仁心。在這里,大器從來不缺愛他的人,醫(yī)護人員對大器充滿了無限的深情。但孩子漸漸長大了,總要有個正常的家庭。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有人建議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撫養(yǎng),而兒科的醫(yī)護人員卻堅決不同意。
在睢寧當地,曾有十多個家庭先后來到中醫(yī)院,看看襁褓中的大器,都希望收養(yǎng)這個可愛的孩子。然而,兒科的“爸爸媽媽”們卻不贊成。他們不是嫌人家文化程度不高,就嫌收養(yǎng)人家境不寬裕,或者嫌人家在外打工,怕讓孩子受委屈……
醫(yī)護人員的希望是什么呢?他們的心愿,就是希望給這個孩子找一個美好的幸福家庭。
大家曾無數次猜想過與大器分離的那一天。
有一次,有人給白衣天使許靜開玩笑說:“大器就要被人家領養(yǎng)走了。”
許靜,是兒科接收大器的第一位阿姨。大器成長的點點滴滴,在許靜的心里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她與大器感情篤深。
當時,聽到這一消息時,已有身孕的許靜,簡直蒙了。她匆忙騎著電動車,就從家里趕來醫(yī)院,想再見大器一面。許靜一路走一路哭,猶如母子分離的那種憂傷。他的愛人為此非常擔心,說她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女人,自己當初沒有看錯她。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未來的大器,你能找到自己的“天堂”嗎?也許生命是公平的。大器被生身父母遺棄了,卻得到睢寧中醫(yī)院醫(yī)護人員的百般疼愛,更迎來一個條件優(yōu)越的年輕蘇州父母。
蘇州乃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xiāng),人文底蘊深厚,富庶天下,那是大器再好不過的歸宿,豈不值得慶幸?!
2018年8月3日,睢寧縣中醫(yī)院接到縣民政局通知,大器的領養(yǎng)手續(xù)已辦好,養(yǎng)父母要來接他回家了。
分手的日子真的來了。當天下午,縣民政局工作人員與領養(yǎng)家庭來到醫(yī)院時,兒科全體醫(yī)護人員都趕來了,他們收拾好孩子平時用的東西,與大器深情道別,僅衣服就堆得二三尺高。那一刻,很多人都眼噙熱淚,依依不舍……
一曲天使之愛的生命頌歌,瞬間在古下邳定格!
責任編輯:李 梅
美術插圖:知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