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旭 何正花
◆摘 要:構建“家校教育共同體”一方面是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優(yōu)化成長環(huán)境的內在要求。班主任在構建“家校教育共同體”中起到關鍵作用,擔負著重要角色,從教學與管理的角度來看,班主任肩負著引導者的角色,從家校之間的關系來看主要擔負著協(xié)調者的角色,從教學的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來看,主要擔負著主體性和主導性的角色,從學生成長的角度來看,主要擔負著傳承者和培育者的角色。
◆關鍵詞:“家校教育共同體”;班主任;角色擔當
“家校教育共同體”是在新媒體的基礎上,綜合利用信息技術平臺,不斷優(yōu)化家校之間的協(xié)作關系,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班主任在學生管理、日常學習監(jiān)護、家校交流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利用“家校教育共同體”展開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班主任肩負著引導者的角色,從家校之間的關系來看主要擔負著協(xié)調者的角色,從教學的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來看,主要擔負著主體性和主導性的角色,從學生成長的角度來看,主要擔負著傳承者和培育者的角色。
1引導者
在現(xiàn)代新型的師生關系中,教師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面對海量的信息,班主任作為教育教學最基本的單元,一方面引導學生面對復雜的社會想象要豎立正確的是非觀,能夠透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揭露隱藏在事物背面后的深層的動因,使學生養(yǎng)成把握規(guī)律、認知現(xiàn)象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班主任在孩子們的習慣養(yǎng)成和心理疏導方面起著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平時的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對于孩子們之間所出現(xiàn)的矛盾和沖突一定要正確的預見和化解,對于同學們之間所出現(xiàn)的恩怨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介入、早化解。由于工作時間和精力的問題,絕大部分的家長不能及時動態(tài)的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不能和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及時的交流,造成家長與班主任之間溝通的障礙,導致家校矛盾疊發(fā)。班主任可以充分的利用“家校教育共同體”、利用家長會、利用校訊通途徑就雙方的疑惑和矛盾通過交流和對話得以高效的解決。
2協(xié)調者
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班主任往往要協(xié)調好各種關系,要協(xié)調好家校之間的溝通方式、溝通時機,要選擇最優(yōu)的交際方式來提升家校之間的交流效果。在教學管理中常見的矛盾有師生之間的矛盾、生生之間的矛盾、家校之間的矛盾,面對這些棘手的矛盾,班主任充當著協(xié)調員的角色。首先,面對師生矛盾,班主任應該利用“家校教育共同體”信息化平臺,將事情的緣由給家長第一時間予以通知,通過與家長之間的協(xié)調和溝通形成共識,在家長的大力配合下正確化解學生的思想矛盾,能夠主動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從而達到化解師生矛盾的目的。其次,客觀的講,生生矛盾幾乎天天都在發(fā)生,有孩子們之間的小矛盾、之間的利用沖突問題、人格認知問題等等,班主任幾乎每天都要進入班級、進入宿舍,去了解和觀察每個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值得關注的是,有些問題是顯性的,是通過直接的觀察和了解可以掌握的,有些問題則相對比較隱蔽,需要通過私下與班干部和學生交流談心掌握,也可以通過“家校教育共同體”信息化平臺,及時的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通過校園日志,家長日志等交流途徑,第一時間掌握孩子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校內、校外所出現(xiàn)的非常規(guī)性問題。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可以通過“家校教育共同體”的實時對話功能,與家長展開視頻、語言的交流,也可以通過家訪的方式,全面的了解孩子實際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家長的思想認知動態(tài),從而制定科學可行的溝通方案與家長展開對話、溝通。
3主體和主導者
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一方面教師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的教育影響活動對教育對象施加教育影響,另一方面學生在教育影響的作用下通過自身一系列思想矛盾運動,從而達到主動接受及教育影響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是科學教育理念的傳授者,是科學知識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播者,對于學生健康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養(yǎng)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班主任是“家校教育共同體”的主體,一方面,班主任熟悉班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最了解每個家長的實際情況,在學生的教育管理方面和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方面起著橋梁、紐帶的作用。另一方面,班主任在建立家?;バ抨P系,促進家校溝通方面起著主導作用。通常家長將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全權委托與班主任,班主任的對孩子的評價、對孩子學習和行為的培養(yǎng)方式、培養(yǎng)理念等家長最為認可。
可以說,班主任是班級全體學生和家長的管理者,負責協(xié)調全體成員的思想和行為。在新高考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都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培養(yǎng)孩子的多元化情趣的培養(yǎng)。怎樣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選擇怎樣拓展科目,對于一年兩考的科目怎樣進行提質增分等問題的解決都需要班主任給出科學有效的答案。
4傳承和培育者
班主任在知識和技能的傳承、在價值觀、法治觀、生命觀、倫理觀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立德樹人。孩子的德育工作主要在于班主任的積極工作和協(xié)調配合。在平時的教學實際中,絕大部分的學校將德育工作細化為具體的工作條目并以賦分的形式對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展開考核。主要包括習慣的養(yǎng)成,譬如:起居時間的規(guī)定,宿舍衛(wèi)生的檢查,兩操的出勤,班級紀律、衛(wèi)生的考核等項目。通過條目化的管理使學生日常的表現(xiàn)通過考核量化表反映出來,利用流動紅旗制度、班級加分制度、年級評優(yōu)制度等,在班級與班級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展開激烈的德育競爭,從而是德育工作形成波浪式發(fā)展的良好勢頭。
該文屬于甘肅省十三五省級規(guī)劃課題GS【2018】GHB069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