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浩
物種名片
中文名:王鷲
拉丁學(xué)名:Sarcoramphus papa
食性:主要吃動物的尸體
分布:拉丁美洲的熱帶雨林地區(qū)
在拉丁美洲的低地森林里,生活著一種神奇的大鳥,它們在印第安人的文化中有很多故事,也是這片大陸上排名靠前的強大猛禽,名為:王鷲。
威風(fēng)的“神明使者”
在美洲印第安人傳統(tǒng)的文化中,王鷲被視為神明的使者。所以,這位使者的長相可一點兒都不能寒酸,它必須得是漂亮的、威風(fēng)凜凜的。
成年王鷲完全沒有辜負(fù)人們的期待。它擁有復(fù)雜而艷麗的“頭飾”,身體被白色的覆羽包裹著,而覆羽還鑲有寬大的黑邊。它有寬達兩米的翼展,也許正是仗著有對大翅膀,它總是有點兒懶懶的,不喜歡扇翅膀。如果沒有可利用的上升氣流,它最多只能在樹頂?shù)母叨蕊w行。
“小王子”住在臭“宮殿”
雖然王鷲被冠了一個“王”字,但它的幼體——“小王子”的童年卻一點兒都不好過?!靶⊥踝印笔仟毶优?,王鷲夫婦并沒把它當(dāng)作寶貝,而是隨便選擇一個天然的洞穴就產(chǎn)卵,比如樹洞啊、石頭縫啊之類的。
而且,為了防止蛇之類的捕食者找到巢穴,威脅到“小王子”的安全,王鷲夫婦還會把巢穴弄得特別特別臭。
獨立的“小王子”
“小王子”一生下來就是睜著眼的。在出生后第二天,它就變得相當(dāng)警覺。等到再稍微大一點兒,它就會自己出去找吃的了。
小時候的“王子”雖然有白白的絨毛包裹著身體,頭卻是黑黑的、光禿禿的,再搭配上嚴(yán)肅的表情,一點兒都不討人喜歡。也許它自己都想不到,有一天,自己會“戴”上艷麗的“頭飾”,變成一只強壯的大鳥。
獨特的口味
王鷲的主要食物是腐肉。它們對各種尸體都感興趣,死牛、死蜥蜴或者死魚,都行。
一旦發(fā)現(xiàn)了尸體,王鷲能夠依靠體型優(yōu)勢趕走其他的食腐動物,然后大快朵頤。當(dāng)然了,如果尸體比較大,它們就會叫來好幾只王鷲一起吃大餐。
不過,王鷲也有認(rèn)慫的時候,特別是遇上了世界上最大的猛禽——康多兀鷲前來分食,王鷲就只能悄悄地躲一邊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