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太
前不久,我參與設計了一個問卷,調查媽媽們的愛與怕。設計問卷之前,我先在線上和線下做了隨機采訪,看看周遭的媽媽們到底愛什么,怕什么?
答案幾乎都在意料之中。幾乎百分之百的媽媽們都最愛自己的孩子,遠遠超過愛伴侶,也超過愛自己、愛父母。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答案,是我訪問的一位在北京做保姆的安徽媽媽。聽到我的問題,她的眼圈突然紅了,她最愛的人里,除了她的孩子,還有她的鄰居。她的理由很簡單,將來老了,萬一有什么事,還是鄰居離得近,能夠第一時間幫上忙。她想到了村里那些不孝的孩子,空手回家過年,滿載著父母辛苦攢下的土雞蛋、土豬肉走了;想到了村里父母為孩子結婚背上了巨額債務,苦苦掙扎,已經(jīng)過上好日子的兒子卻不肯伸一把手。當她說愛鄰居時,聲音都是哽咽的。她說她很感動我能夠采訪她。因為沒有人想知道她愛什么。
在一個上千萬人口的都市里,生活都這么匆忙,壓力都那么大,有誰會關注一個安徽來的保姆愛什么呢?其實她特別與眾不同,每次都收拾得干凈利落,還化妝。她會認真地向我們介紹她炸出的很香卻不糊的花生米。她告訴我什么是窮?那就是小時候她跟著媽媽一起坐火車,看見有人在吃桔子,剝開皮,她驚訝地對媽媽說:看,他們在吃棉花!
她和我同齡。她最怕的是將來兒子不孝順,我猜想,她其實還是在擔心養(yǎng)老問題,所以她寧愿現(xiàn)實地愛鄰居。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愛鄰舍,可是我理解她。
我們這代人,愛都是有條件的,但是怕,卻是無條件的。無論從事什么工作,無論有房沒房,中國媽媽們似乎什么都怕,比如怕老怕窮怕病,怕失去親人,也怕失去朋友。
所以這次問卷調查設計了一個關于“怕”的選項,叫做最怕沒有價值地度過余生。結果這個選項投票人數(shù)之多,令人驚訝。一位朋友感慨說,中國媽媽們對自己的要求該有多高啊!
對于這個結果,我又感動又驚訝。我們這代普通的中國媽媽們,一貫沒有那么高尚。在我們生活的小圈子里,我們首先護著的是自己愛的人,怕自己的利益被侵占,怕被別人欺負,怕自己跑慢一步,就喪失無數(shù)機會,怕一旦老了病了,生活質量直線下滑,我們愛得那么少,怕得那么多,怕各種各樣的失去,總在功利地算著各種算術題,掂量著得到多少,才肯付出多少。最理想的是彼此對等,不多也不少。但是,當我們可以匿名填寫一份問卷,可以喘口氣思考一下的時候,原來每人心里都有一個月亮,原來我們一直在要求自己,即使活著那么焦慮,也要守住自己心中的那根關于善良的紅線。
什么是我們這代人的愛與怕呢?最怕的,不過是萬事萬物都不值得愛,不敢愛、不愿愛。至于最愛的,當然是要不顧一切愛自己!愛自己,才怕沒有價值地度過一生。
這大約是那些全力說愛,感人至深的電影,永遠都會受到歡迎的原因吧。不管觀眾是年老還是年少,是有錢還是沒錢。
所以我們會愛嬰兒的手,她時刻都要拉住你,無比信賴;所以我們要愛天空,無論是那些清澈如水晶的天空,還是充滿霧霾和沙塵的天空;所以我們會愛春天,那些花兒,年年綻放,仿佛生命的約定;所以我們會愛音樂和舞蹈,那些濃縮了的愛與傷痕。
我們愛什么?我們怕什么?這問題其實我們一生都會不停地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