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心理素質是當代高等教育應有之義。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遇到了來自大學生心理認知偏差、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和教育方式落后的影響,深入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尋求解決困境的方法和途徑,對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化對策
基金項目: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基金項目“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優(yōu)化研究”(項目編號:xhsdmks201903)的階段性成果。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wěn)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tài),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高校建設成為安定團結的模范之地,[1]不斷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1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心理偏差。現在人們的認知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他們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使命,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價值取向關乎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但近年來發(fā)生的大學生為了檢驗動物的反應能力用濃硫酸潑熊、精通電腦技術的研究生成為電腦黑客、博士生成為法輪功的虔誠信徒、共享單車在校園隨意擺放或慘遭破壞等事件卻與高水平的認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學生群體中出現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觀扭曲以及精神世界混亂等現象,說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尚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
2)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還需進一步提高。首先,政策落實還不夠到位。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發(fā)布了一系列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件,對高校建立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做出了總體規(guī)劃和布局,但是落實到高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時,卻因為部分高校沒有從思想上重視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沒有充分建立起來。其次,高校領導重視還不夠到位。部分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只停留在文件上,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到學校的發(fā)展規(guī)劃、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引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最后,管理機制不到位。部分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沒有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隸屬于學工部、學生處,有的隸屬于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學院,不規(guī)范、不合理的設置,其結果就是職責分散、責任模糊,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嚴重阻礙。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有待加強。高校是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和有力保障。近年來,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還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首先,心理咨詢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目前,部分高校對專職心理咨詢教師配備不足,即使配備專門心理咨詢師,但是由于高校缺乏專職輔導員和行政人員,心理咨詢教師除了要開展心理健康課程、心理咨詢活動工作外,還會身兼數職,承擔大量的行政事務,最后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資源分散;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提升、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的重要渠道,但是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授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不達標,大多是學校里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或輔導員,他們沒有經過正規(guī)的、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學習,同時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訓練,最終導致課程缺乏吸引力。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還有待提升。課堂教學作為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部分高校受師資力量、場地限制、課時限制等的影響,并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即使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也是照本宣科,應付了事,缺乏案例性教學、體驗性教學,影響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的發(fā)揮;一些高校推行的“問題模式”或“病理模式”,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障礙來解決,片面強調控制學生自殺、自殘等行為,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活動沒有針對性;此外,部分高校沒有意識到社會復雜性帶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多樣化,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內容的選擇上,缺乏時代性、針對性,影響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效性的發(fā)揮。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yōu)化對策
1)糾正大學生心理偏差。糾正大學生認知偏差造成的心理健康問題,應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樹立正確的思維認知。首先,要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基本道德規(guī)范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yǎng)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其次,受環(huán)境變化、異性交往、人際交往、學習負擔、就業(yè)壓力、經濟負擔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常常會產生焦慮、自卑、自負、抑郁、攀比、狹隘等不健康心理,應積極開展各種心理咨詢活動、舉辦心理學講座普及心理學知識,引導其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心理問題和情緒困擾,及時消除因主觀心理因素造成對社會認知的偏差。最后,高校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通過整合校內資源以研討、學術大會、網絡宣傳等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融入到大學生的日常行為中,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學生認知。
2)規(guī)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專業(yè)性和技術性強的工作,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高校要積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業(yè)化水平,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在強化人才引進力度的同時,健全晉升管理機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空間。另一方面,要定期考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實際效果和專兼職教師的職業(yè)理論與職業(yè)道德,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3)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首先,高校要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文件,統(tǒng)籌規(guī)劃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轉變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要重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設置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總體負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最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多個部門的支持和指導。學生處、研究生院、教務處、校團委等部門應積極協同配合,為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2]
4)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首先,高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與實踐教學,增強心理健康教學的課堂參與和學生的實踐體驗。其次,高校要強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生覆蓋面,并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咨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最后,高校要在利用課堂主渠道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yōu)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與互聯網技術的創(chuàng)新融合發(fā)展,構建起與時俱進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3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規(guī)范發(fā)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3]不斷探索優(yōu)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新路徑,不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需要,更是這個時代對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重要使命。高校應當正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積極推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羅曉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教育研究,2018,39(01):112-118.
[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
何東(1994-),男,四川南充人,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