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范平 本刊記者/徐曼麗
丁秋美(左)為群眾講解戶籍政策
前陣子,平湖農婦謝健連的小女兒舉行婚禮,現(xiàn)場來了一位警花。非親非故的她,被謝健連安排主桌就座,只因她們之間一段佳話:去年11月,平湖市公安局林埭派出所民警丁秋美全程陪同、行程3394公里,翻山越嶺奔走在浙江和廣西兩地,幫助謝健連找回丟失28年身份證。也因這個事跡,丁秋美在嘉興成了“紅人”,更是得到省委書記車俊批示表揚。今年4月,她獲得“浙江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從2010年穿上警服開始,丁秋美一直以共產黨員的身份和志愿者的情懷,主動解決群眾煩事難事。根據(jù)群眾所需所求,突破創(chuàng)新,先后推出網(wǎng)上戶籍室、移動警務室、周五集約代辦等質效顯著的服務舉措,真正實現(xiàn)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為謝健連解決戶口問題是她為民服務的一個縮影。
在2018年社情民意大走訪中,林埭派出所發(fā)現(xiàn),轄區(qū)里有個叫謝健連的婦女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證,本人與家人失去聯(lián)系28年,甚至連父母的名字都記不清了。為了幫助謝健連解決“黑戶”問題,素不相識的丁秋美主動找到她。她一邊拿著一疊照片讓謝健連辨認親人,一邊和廣西警方溝通落戶事宜。來回十幾次,這才確認了謝健連母親的身份。隨后,丁秋美幫她備齊了所需的材料,更是親自陪同她遠赴廣西。
一路上,每次過車站安檢的時候,謝健連都會被攔下,丁秋美就拿出事先準備的介紹信,用自己的警察證做擔保,跟工作人員說明情況。一路向南,輾轉13多個小時的車程,謝健連在丁秋美的護送下見到了闊別28年的母親。
一名浙江民警真心實意地“陪跑”,不但跑進了謝健連一家人的心里,更感動了廣西的相關部門,親子鑒定、落戶申請等手續(xù)是一路“綠燈”。就這樣,沒有多打一個證明、沒有任何來回跑,僅用6天時間就完成了原來需要1個月時間才能辦好的落戶。當嶄新的身份證攤在手心,沉默寡言的謝健連一把抱住了丁秋美,感激之情無以言表。當天下午,她就和老伴去民政局辦了結婚證,從此告別“黑戶”,生活在陽光下。
類似的事情,丁秋美辦過不少。無論是2011年,入警才半年多的她,憑著3條模糊的信息開展查找,先后兩次到衢州四個縣區(qū)走訪,幫助精神失常的拾荒女落戶;還是同樣是無戶口人員、同樣與家鄉(xiāng)“失聯(lián)”了20多年的四川籍農婦李吉哈,看到丁秋美事跡報道后慕名上門求助……至今,丁秋美已為7名無戶口人員妥善解決問題。
從警近9年,丁秋美始終堅守在戶籍崗位,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三位”工作法:將心比心“換位”,急人所急“補位”,善做善成“到位”。她的認真、熱情、負責,換來了群眾一個個笑臉,一句句滿意,一聲聲謝謝。許多來辦事的群眾說,去丁秋美那里辦戶口,就像到女兒家做客。
她的一言一行,詮釋初心使命;她的一舉一動,彰顯榜樣力量。8年多來,丁秋美所在的戶籍窗口共辦理12.5萬件戶籍事項,均為“零差錯”,這背后,就有著許多像丁秋美那樣的好同志主動擔當、無私奉獻。盡管是平凡的工作,但只要和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聯(lián)系起來就顯得是那么地不平凡。平凡亦能成就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