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衛(wèi)平
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發(fā)展,總是在不斷地更新著加強自身建設的任務,并形成一系列內涵深刻的重大命題。黨的十九大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并以“根本性建設”進行定位,深化了對執(zhí)政黨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豐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這既是實踐要求又是理論命題,加深認識這個重大命題的戰(zhàn)略意義,有利于深入學習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重大命題,是事關黨的建設全局性的根本問題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之所以成為一個重大命題,是因為它生成了新的論斷。在黨的十九大之前,我們黨一直強調“把思想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并指出這是一條寶貴經驗?,F在把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布局,并提到首要位置加以突出。
關于黨的政治建設新定位,黨中央有一個基本表述,即“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這揭示了為什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的深層邏輯。它涉及的其實不是位置哪個前哪個后的表層問題,而是凸顯了黨的建設在根本上要抓什么的內層問題。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一系列重要論述看,“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的深刻之處,就是對涉及黨的建設全局性的根本問題的把握。這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認識。
首先,抓住了政黨建設的本質問題。顧名思義,政黨是政治性的組織,近代國家政黨的形成是政治生活規(guī)范化的產物,是處置社會政治關系的組織化載體。黨中央明確指出,“政治屬性是黨組織的根本屬性,政治功能是黨組織的基本功能”,“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這就揭示了一個基本道理:政黨無論怎樣建設都不能脫離政治的范圍,不抓政治建設,黨就不成其為政治組織。黨的十九大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凸顯了黨的建設的根本性意義。
其次,抓住了政黨建設的全局問題。黨的建設工程的系統(tǒng)性決定了其任務的全面性,各個方面建設形成的布局要求協調發(fā)展的一體化。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是因為它涉及的問題和承擔的任務具有全局性。例如,黨的政治建設為堅持和發(fā)展黨的全面領導所必須。又如,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建設黨內政治文化,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直接或間接影響黨的各方面建設。這些具有內在關聯的要求,凸顯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全局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fā)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yè)興衰成敗。”黨的政治建設不僅統(tǒng)領黨的建設偉大工程,而且統(tǒng)領新時代“四個偉大”歷史使命,對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都發(fā)揮著保證作用。
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重大命題,是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的創(chuàng)新成果
中國共產黨在發(fā)展歷程中,堅持從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出發(fā),根據國內形勢發(fā)展和黨的任務變化,不斷探索加強自身建設的規(guī)律,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提出了許多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理論,為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作出了獨特貢獻。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就是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重大命題。
厘清思想建設與政治建設的關系,是認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重大命題不可回避的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兩者的關系有十分清晰的闡述,即以“根本性建設”定位黨的政治建設,以“基礎性建設”定位黨的思想建設,強調黨的思想建設關系到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的重大問題,是保持黨的團結統(tǒng)一的思想基礎。黨的思想建設并不因為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而弱化其重要性,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實踐中,必須始終保持黨的思想建設的高度自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對于黨的建設來說,思想建設的基礎不牢固,政治建設根本性的首要地位也難以真正樹立起來。事實上,黨的政治建設包括的主要任務都必須靠思想建設的任務來支撐。例如,堅定“四個自信”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關鍵就是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凈化政治生態(tài)的任務貫穿著堅持黨的宗旨、增強思想免疫力的要求。
從黨的思想建設擺在首位到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的發(fā)展,是我們黨不斷深化自身建設尤其是執(zhí)政黨建設規(guī)律認識的飛躍。黨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重大命題,具有實踐的歷史基礎和思想的經驗基礎。從我們黨建立起,政治建設就貫穿其實踐的始終,有許多文獻資料和歷史事實可以證明,我們黨無論在順境的發(fā)展中還是在逆境的抗爭中,政治建設都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制定黨的政治路線、執(zhí)行黨的工作方針政策、嚴守黨的組織紀律和規(guī)矩、維護黨中央權威、鞏固黨的團結統(tǒng)一等方面進行的斗爭,都表明黨的政治建設的實際存在。但把實踐中始終在做的事情提煉為體現思想自覺的理論命題,則需要有過程的沉淀?!鞍腰h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是歷史實踐與現實問題匯集而成的重大命題,提出這個重大命題是歷史經驗與新鮮經驗的產物,既與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一脈相承,又是新時代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的創(chuàng)造性揭示。
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重大命題,是新時代將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的戰(zhàn)略舉措
新時代黨的建設取得卓著成效,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實現了管黨治黨從寬松軟向嚴緊硬的轉變。這樣的轉變很不容易,而轉變能夠實現,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頂層思維的全面從嚴治黨整體布局緊密相關。從黨的十八大后重點轉變黨的作風,到黨的十九大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連貫性、延伸性、拓深性的頂層設計。
黨的十八大后,黨中央謀劃全面從嚴治黨部署時,從一開始就把政治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注重政治上的要求?!睆木唧w實踐看,全面從嚴治黨首先選擇的重點是轉變黨的作風。黨中央表達的思想邏輯很清晰,轉變作風只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切入口,或者說是個“抓手”,就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解決的是“老虎吃天從哪里下口”的問題。因此,盡管作風建設分量最重,但不能認為轉變作風就是管黨治黨的全部。習近平總書記有很多這方面的論述,他強調,雖然重點轉變黨的作風取得了成效,但“樹倒根存”,不實不正不廉作風在高壓態(tài)勢下的收斂不等于就治愈了,稍有放松懈怠,就有可能反彈回潮。要從根本上轉變黨的作風并且能夠鞏固成果,就必須挖深層次的問題,找到生發(fā)的“病原體”,從根本上清除黨內不實不正不廉作風的土壤。哪些是深層次問題?黨內政治生活、黨內政治生態(tài)、黨內政治文化就是深層次的問題。把政治建設融入重點轉變黨的作風建設之中,既保證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實際的成效,又積累了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新鮮經驗。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以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凈化政治生態(tài)為主體任務,構建黨的政治建設的系統(tǒng)架構,正是要以著力解決深層次問題來鞏固轉變黨風的成果,將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
黨的建設實踐中,治標與治本是辯證的關系。一般來說,治標是為了救急,治本求的是徹底;治標是對嚴重問題起緩解作用,治本則要從骨子里解決問題。一段時間里把重點放在治標上,目的是為了治本,在長時期里著力治本也不能放棄治標。標本兼治就是治標與治本相統(tǒng)一,但策略上可以有先后側重、主次安排的選擇。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在重點轉變黨的作風同時加強其他方面建設的整體推進,體現著標本兼治的黨建實踐路徑。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tài)、政治文化、政治定力、政治紀律、政治規(guī)矩等重要概念,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概念和論述體現的政治建設要求,使全面從嚴治黨部署具有循序漸進的先后安排。重點轉變黨的作風是全面從嚴治黨頂層設計中部署的第一個戰(zhàn)役,這是因為黨的不實不正不廉作風已經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首先緩解就會危及黨的政治安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第二個戰(zhàn)役,在重點轉變黨的作風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必須堅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武裝,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作為一場硬仗來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轉變黨的作風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兩個戰(zhàn)役不是截然分開的。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但只有在黨的建設深層次問題上對癥下藥,才能使治標的效果落實到治本的基礎上。黨的作風建設必須馳而不息地抓下去,一刻也不能松懈。然而,黨的建設重點不能始終放在治標上,在更深層次上解決好黨的建設問題才能把重點移到治本上。黨的政治建設具有治本的意義,從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任務看,黨的政治建設所著力解決的問題,對保持黨的作風廉潔健康具有根本的保證作用。就全面從嚴治黨頂層設計的兩個戰(zhàn)役關系來說,重點轉變黨的作風第一個戰(zhàn)役取得階段性成果后,必須轉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第二個戰(zhàn)役;贏得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第二個戰(zhàn)役的勝利,是對重點轉變黨的作風建設第一個戰(zhàn)役成果的鞏固。作為戰(zhàn)略舉措,“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重大命題的提出,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部署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安排。
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重大命題,是統(tǒng)攬推進新時代“四個偉大”歷史使命的責任擔當
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及中共中央頒發(fā)的《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指導思想、根本目的、主要任務以及具體要求,作出了清晰的闡述和明確的規(guī)定。黨的建設是偉大工程,黨的政治建設具有工程的系統(tǒng)性,必須從新時代黨的使命擔當的要求出發(fā),全面把握黨的政治建設的內涵,深刻認識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深遠意義。
今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再過兩年,中國共產黨將迎來建黨100周年的重大時刻。歷史已經用足夠豐富的事實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無比偉大,中國人民看到,在鴉片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上,沒有任何一個其他政黨和政治力量能夠像中國共產黨這樣,以翻天覆地的變化和令人信服的飛躍,改變國家的命運,光亮人民的前途。今天的中國,從政治上看問題首先就要看這一點。但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是簡單的成績證明,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取得奇跡般的成就,不能遮蓋黨自身存在的問題。發(fā)展總是面臨風險,黨中央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黨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飛躍發(fā)展的同時,不可忽視黨內存在的一些嚴重問題對政治安全構成的威脅。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就是為了消除黨內嚴重的政治隱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確保黨和國家政治安全的題中應有之義。
新時代要求新擔當,新征程賦予新責任?!坝掠趽敗笔屈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責任意識的重要話語。肩負使命必須勇于擔當,擔當決定作為,作為驗證擔當。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決定著它是要干一番大事業(yè)的先進政黨,全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在更高的政治站位上擔當起歷史使命,必須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黨中央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指出:黨的政治建設“事關統(tǒng)攬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進入新時代,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驕人成績?yōu)橹袊厣鐣髁x勝利發(fā)展作了鋪墊,然而,前進中的挑戰(zhàn)和風險絲毫不會減弱,“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依然復雜嚴峻。在這樣的情勢下,黨的政治建設能不能占據首要地位,能不能發(fā)揮統(tǒng)領作用,決定著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能不能勝利實現?!?/p>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蘇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