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霞 王恩元 石衣 任輝
歡樂的暑期已經(jīng)到來,同學們還在為到哪兒消暑度夏而焦慮嗎?還在思考要如何開展暑期學習計劃才不至于讓自己在開學日跟不上小伙伴的節(jié)奏嗎?還在為暑期如何拓展自己的知識而無所適從嗎?為了解決大家的煩惱,《科學Fans》的小編們特別貼心地準備了一份暑期度假計劃。作為一份專為“科學粉絲兒”打造的計劃,當然不只有玩耍那么簡單了。比如,天文館里有可以逼望深空的觀測儀器,博物館里有來自古人對藝術之美的窺探,植物園中有各具特色的植物,動物園里還有來自遙遠國度的神奇動物,每一個項目,都隱藏著知識寶藏。
科學粉絲兒的專屬計劃即將啟動,請同學們跟隨各位大咖的講解,邁開腳步出去嗨吧!
推薦場館 北京天文館、北京古觀象臺
推薦人 郭霞(北京天文館業(yè)務辦公室高級工程師)
推薦理由 北京天文館是中國第一座天文館(于1957年9月開館);北京古觀象臺主要展示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
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目前包括A館和B館,其4個科普劇場和3座天文臺。
2004年年底落成的北京天文館新館(B館)高近30米,由地下兩層和地上五層組成,朝北是一面玻璃幕墻。設計者將北京天文館新館當成了—個表現(xiàn)相對論、弦理論等現(xiàn)代天體物理學抽象理論的舞臺,新館也因此成了浩瀚宇宙的縮影,具有神秘而深邃的氣質(zhì)。
而A館天象廳直徑有23米,可容納400名觀眾。這里保留了經(jīng)典的地平式結(jié)構,采用最新型的蔡司宇宙9型光學天象儀,可以逼真地再現(xiàn)地球上肉眼可見的9 000多顆恒星,給觀眾最真實的星空體驗。另外,還配備了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球幕數(shù)字投影系統(tǒng),能實現(xiàn)數(shù)字節(jié)目播放等功能。
B館數(shù)字宇宙劇場直徑18米,里面就像劇院一樣——這里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數(shù)字化天文館設備,是我國第一個3D數(shù)字球幕劇場。數(shù)字化投影系統(tǒng)可以在圓形的球幕劇場里創(chuàng)造出無與倫比的立體彩色畫面,引領觀眾“飛”進遙遠的太空。4D劇場是一個有1800環(huán)幕的特效影院。在觀看影片時,只要戴上特殊眼鏡,就能感受到特效帶來的身臨其境般的感覺:當影片中的劍齒虎向你奔來發(fā)出虎嘯時,會有氣流噴射到你的臉上,甚至還有幾滴口水;當畫面上出現(xiàn)大量的老鼠時,你的座椅下方也有氣管和風在拍打,仿佛它們就在你的腳下。在3D動感影院里除了可以觀看3D電影,如果有機會的話還可以參加一些講座或者報告會。
A館和B館的展廳面積共有3 000多平方米。A館有玩轉(zhuǎn)星空展覽和臨展;B館目前由7個展區(qū)(隕石部落、月球漫步、太陽家族、星座顯形、宇宙之謎、挑戰(zhàn)島和宇宙風景)組成了宇宙暢游展覽。其中,在太陽展區(qū),觀眾可以觀看實時的太陽白光像,太陽的光譜,可以觀察太陽的日珥和黑子,還可以親手描畫黑子。在小行星展區(qū)中有一小塊來自阿波羅17號飛行任務中采集的0.5克的月球巖石,可謂天文館的鎮(zhèn)館之寶。
注意事項
北京天文館是以天文為主題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以放映天文節(jié)目和宇宙探測等相關科技影片見長。經(jīng)典節(jié)目有《奇妙的星空》《UFO與外星人》《天上的宮殿》《迷離的星際》《銀河鐵道之夜》等。觀眾在這里可以仰望星空,學習辨認天上的星星。也可以通過宏大的畫面,體驗到暢游宇宙的快感。同時還可以參觀天文展覽,在有特殊天象時進行天文觀測等。
LINK
2007年9月,北京天文館獲得第59000號小行星命名,命名為“北館星”,即北京天文館星。
鎮(zhèn)臺之寶
古觀象臺頂陳列的清代8件巨型銅質(zhì)天文儀器是國家一級文物。這些儀器氣勢雄偉、鑄造精湛,雖然歷經(jīng)戰(zhàn)火和種種磨難仍保存完好,并且還能運轉(zhuǎn)。毫無疑問,它們就是古觀象臺的鎮(zhèn)臺之寶了。這些儀器的圖案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影視、書籍和展覽中,已成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征。
北京古觀象臺
位于北京東城區(qū)建國門立交橋西南的北京古觀象臺是在1 955年就劃歸北京天文館管理的。等到北京天文館落成開放后,古觀象臺就自然成為北京天文館的一個分館了。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北京古觀象臺曾是中國古代明、清兩代的皇家天文臺,始建于1442年(明正統(tǒng)7年)。它持續(xù)用于天文觀測已經(jīng)近500年,是世界上在同一地點觀測時間最長的天文臺。臺頂陳列著清代8件銅質(zhì)天文儀器:赤道經(jīng)緯儀、黃道經(jīng)緯儀、天體儀、紀限儀、象限儀、地平經(jīng)儀、地平經(jīng)緯儀和璣衡撫辰儀,每臺儀器都體態(tài)生動,工藝精湛。古觀象臺主臺下面開辟為三層的空心大廳作為展廳。臺體西側(cè)是以紫薇殿、東西廂房和晷影堂為主的附屬建筑。殿內(nèi)還有清代康熙書寫的“觀測唯勤”和乾隆的“觀象授時”題匾。紫薇殿前置有簡儀、渾儀的三分之一模型,院中安置正方案儀表。晷影堂前豎有銅質(zhì)晷表。古觀象臺基本陳列包括《中國星空》《西學東漸》《靈臺儀象》和《中國古代天文儀器及實物展》等展覽。
1644年清政權建立之后,西方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經(jīng)天主教傳教士傳入中國,朝廷任命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為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改用歐洲天文學的方法計算歷書。1669—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設計和監(jiān)造了6架新的天文儀器:赤道經(jīng)緯儀、黃道經(jīng)緯儀、地平經(jīng)儀、象限儀、紀限儀和天體儀。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德國傳教士紀理安設計制造了地平經(jīng)緯儀。1 744年(乾隆九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渾儀再造一架新的儀器,命名為璣衡撫辰儀。這些儀器除了造型、花飾和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tǒng)外,在刻度、結(jié)構等方面,還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以后的天文學成就。這些儀器代表了當時天文儀器的最高水平,也體現(xiàn)了中國鑄造工藝的最高水準,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推薦場館 上海博物館
推薦人 王恩元(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館員)
推薦理由 其收藏、展覽和研究以中國古代的藝術品為重點,囊括許多國之重寶
來到上海博物館,有一方“銅鼎”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上海博物館的建筑外觀:方體的基座,巨型圓頂及拱形出挑組成“銅鼎”,暗合中國古代傳統(tǒng)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南門兩側(cè)還有八尊漢白玉雕塑。
進入上海博物館,位于一樓的中國古代雕塑館中,120余件雕塑展示了戰(zhàn)國到明代中國雕塑藝術的變化與發(fā)展。其中大量的佛教雕塑更反映了佛教傳入中國并且與傳統(tǒng)文化碰撞、融合的過程。青銅館400余件青銅珍品,以其獨特的造型、精美的紋飾、高超的工藝記錄了自夏代到東漢延續(xù)了1 500多年的青銅輝煌與榮耀。
二樓為中國古代陶瓷館,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訖清末,8 000年中國陶瓷史,500余件精選陶瓷品,包涵唐代三彩,宋代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窯,元代青花瓷,明清景德鎮(zhèn)官窯等一系列陶瓷精品,講述了世界藝術史上一段土與火的神話。
三樓為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書法館以及中國歷代印章館。繪畫館匯集了唐宋元明清的名家真跡,聚集百余件繪畫珍品于一堂。書法館以商周時期甲骨文、金文起始,包括竹簡、刻石,以及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佳作在內(nèi)的名家真跡,70余件展品書寫出“篆隸行草楷”變化的無限可能性。印章館精選近500件歷代印章,反映兩周至于清末印章藝術形式與內(nèi)涵的變化規(guī)律,代表著所屬時代的獨特審美品位。
上博四樓設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少數(shù)民族工藝館、中國歷代貨幣館以及中國明清家具館。自新石器時代開始,玉始終在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從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質(zhì)樸神秘,到明清的銘心絕品,都藏在玉器館的300余件精美玉器中。貨幣館的3 000件展品則展示了中國貨幣產(chǎn)生、發(fā)展的歷史概貌,特別是絲綢之路古國錢幣專館,更是記錄了那條神秘商道諸國的經(jīng)濟史。
文物保護
前些年《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與電影相繼問世,其憑借獨特的“工匠精神”宣傳,引發(fā)了人們對于“文物醫(yī)院”的討論與關注。大歷史中的小工匠,與一般的上班族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然而他們的雙手卻可以讓殘損的文物重新煥發(fā)生機,讓人們跨越時空的長河,通過文物觸碰先人的歷史。同樣在上海博物館,它的“文物醫(yī)院”就是“文物保護科技中心”。
文物保護科技中心融合了上博文物保護、文物修復、科技考古、古代工藝技術等研究和應用功能,配備了—批先進的科研和修復裝備。這里具有傳承有序的書畫文物、青銅器、陶瓷器和工藝品的傳統(tǒng)修復技術。文物保護科技中心將傳統(tǒng)修復技藝和現(xiàn)代科學保護技術結(jié)合在一起,增強了文物保護修復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
鎮(zhèn)館之寶
一樓另一個常設展廳中國古代青銅館所展示的大克鼎為上海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曾在《國家寶藏》節(jié)目中亮相。
另一件上海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子仲姜盤,盤內(nèi)裝飾的小魚、蛙、水烏等小動物不僅造型生動,而且每—個都能在原地360°旋轉(zhuǎn)。其鑄造技術始終為業(yè)內(nèi)所迷惑。
其他場館推薦
故宮博物院
擁有接近百年歷史的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堪稱中國對外文化的一張名片.其文物主要來源為清宮舊藏。代表性藏品:書畫、陶瓷、青銅。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位于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主體建筑呈一主兩翼“品”字形格局。代表性藏品:鄖縣人頭骨化石、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云夢睡虎地秦簡、元代青花四愛圖梅瓶等。楚國文化為湖北省博物館一大特色。
遼寧省博物館
遼寧省博物館前身為東北博物館,素以藏品豐富,特色鮮明而享譽海內(nèi)外。代表性藏品:論書帖、歐陽詢書仲尼夢奠帖、萬歲通天帖、摹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趙孟頫紅衣西域僧圖、宋微宗瑞鶴圖、仇英清明上河圖、玉豬龍等。
陜西歷史博物館
陜西歷史博物館前身可以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陜西“勸工陳列所”,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xiàn)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代表性藏品:五祀衛(wèi)鼎、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鑲金獸首瑪瑙杯、青釉提梁倒注瓷壺、葡萄花烏紋銀香囊、鴛鴦蓮瓣紋金碗等。
LINK
現(xiàn)今在我國各種各樣、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有幾千座,截至2016年底,我國登記注冊的博物館已達4873家。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83家,不同的博物館都各具特色。
推薦場館 昆明植物園
推薦人石衣(什么好玩就探索什么的科普達人)
推薦理由 是—座集植物科學研究、物種保育、資源持續(xù)利用、園林建設和科普服務為—體,具有科學、文化內(nèi)涵的綜合性植物園
中烏全球蔥園
2018年4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與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共建的全球首個蔥屬專類園——中烏全球蔥園(昆明中心)建成開放,目前已收集保存有蔥屬(Allium)植物約130種,有食用和觀賞類蔥屬植物30種。與中國毗鄰的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是蔥屬植物的分布起源中心,地跨幾國的帕米爾高原因生長稱之為“胡蔥”的植物從漢代開始就被稱之為“蔥嶺”。中國蔥屬植物最早的文字記載,來自于先秦時期的《山海經(jīng)》。我國勞動人民經(jīng)常食用的蔥、韭、藠頭等為中國原生植物,從“絲綢之路”傳到國外,而蒜、洋蔥等則由國外傳入中國。這些常見食材,作為膳食文化的味覺紐帶,從古至今打動著世界各地人們的舌尖。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考類園(PSESP,Plant Species of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是201 5年新規(guī)劃建立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育展示區(qū),占地21.3畝,目的在于保育、展示極小種群野生種類中的“明星物種”,并對其進行長期科學管護、生長動態(tà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采集分析,建立植物生態(tài)檔案。在這里可以看到很多因生長區(qū)域特定的珍稀植物,如:巧家五針松Pinus squamata、漾濞槭Acer yangbiensis;珍貴的經(jīng)濟植物: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華蓋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還有曾經(jīng)被學界認定為滅絕,又被鍥而不舍的科學家們重新發(fā)現(xiàn)的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
昆明植物園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自1938年建園以來,全園開放面積44公頃,分東西兩園,由山茶園、中烏全球蔥園、羽西杜鵑園、百草園、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專類園、扶荔宮(溫室群)、木蘭園等16個專類園構成,收集保育植物約7 500種(合品種)。
都市熱帶雨林——扶荔宮(溫室群)
“扶荔宮”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溫室,漢武帝時曾建于上林苑中,用于栽種南方佳果和奇花異木。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吳征鎰院士,借此典故命名本溫室群為“扶荔宮”,其由主體溫室(熱帶雨林館、熱帶沙漠館和熱帶水生館)、植物醫(yī)生館、奇異植物館、隱花植物館等組成。在這里,你可以仰望雨林巨人望天樹的高度;可以歡歌笑語與舞草共舞;可以穿梭于獨樹成林的枝干間;可以見證藤纏樹、樹纏藤的絞殺歷程;可以近距離感受見血封喉(箭毒木)的殺手不太冷;觸摸來自馬達加斯加的猴面包樹;在佛祖誕生與成道的無憂花、菩提村下冥想;追蹤世界三大飲品的原生植物;足夠幸運的話還有講解員小姐姐帶你現(xiàn)摘熱帶水果品嘗滋味。
奇異植物館
這里有奇特或珍稀瀕危的植物,共計300余種,是集科學、藝術、文化為一體的綜合保育展示區(qū)。其中有食蟲植物共計9科1 30種,保育世界各地豬籠草多達103種,為全國植物園之冠。在這里不僅可以欣賞美輪美奐的園藝造景,更可了解到食蟲植物各有千秋的捕蟲手段,印證了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同時也展現(xiàn)了自然界殘酷而智慧的生存競爭和向陽而生的努力。
其他場館推薦
北京植物園
于1956年在俞德浚院士等老一輩植物學家倡導下創(chuàng)建,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收集保存我國北方溫帶及其生態(tài)環(huán)境相似地區(qū)、橫斷山與東喜馬拉雅地區(qū)野生植物資源為主,重點進行珍稀瀕危植物、特有植物、經(jīng)濟植物、觀賞植物和環(huán)境修復植物等重點類群的分類收集與保存,并兼顧國外重要植物資源的引種馴化和資源植物發(fā)掘利用研究。若是暢游特色專類園,可在紫薇園中步韻尋芳,宿根花卉區(qū)間尋古藤松石,水生藤本植物區(qū)里吟香醉月。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在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領導下于1959年創(chuàng)建,保存有一片面積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是我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qū)最多的植物園,也是世界上戶外保存植物種數(shù)和向公眾展示的植物類群數(shù)最多的植物園。這里的百花園花開四季不敗,棕櫚園內(nèi)幽藏俊美的王蓮,溝谷雨林展現(xiàn)真實的熱帶風采,百竹園里充裕著傣族風情,更有烏蘭魅影夜游之旅,可在銀河與螢火蟲的陪伴下感受宇宙萬物的變化瞬息。
華南植物園
于1956年建園,同時創(chuàng)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建有現(xiàn)代化展覽溫室群、科普信息中心、“羊城八景”龍洞琪林,以及木蘭園、棕櫚園、姜園等38個專類園區(qū),遷地保育植物17 560個分類群。這里有傳說中長著仙樹仙草的“龍洞琪林”,更有廣州地區(qū)最大的柚木林,還有嶺南庭院式專類園“鳳梨園”,其姜園也是科研科普成果展現(xiàn)的一大特色專類園。
武漢植物園
籌建于1956年,1958年正式成立,包含磨山、光谷、江夏三個園區(qū),在中非聯(lián)合研究中心一肯尼亞園區(qū)以及多個野外觀測臺站。主要開放園區(qū)磨山園區(qū)坐落于東湖之濱、磨山南麓,為國家植物資源儲備和植物遷地保護的綜合研究基地,建有世界上涵蓋遺傳資源最廣的獼猴桃專類園、東亞最大的水生植物資源圃、華中最大的野生林特果遺傳資源專類園、華中古老孑遺和特有珍稀植物資源專類園、華中藥用植物專類園等17個特色專類園。
推薦場館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
推薦人 任輝(生物科普作者)
推薦理由 動物種類豐富,其中許多動物在國內(nèi)其他動物園都難得一見
早在干百年前,古代的人類就已經(jīng)通過和周邊文明的交流了解了許多生活在異邦的神奇生物的故事,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長距離運輸和養(yǎng)殖這些生物是很困難的。盡管一些強大的國家最終獲得了數(shù)量極少的外邦野生動物,但這些珍禽異獸大多也被養(yǎng)殖在皇室林苑里,普通百姓幾乎不可能窺見它們的真容。直到1828年,國力強盛的大英帝國從自己那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中搜集了許多奇特生物運往倫敦,世界上第一家面向普通民眾的動物園才得以面世。此后的近二百年里,動物園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而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的富足,我國的動物園事業(yè)也在快速發(fā)展。在今天的中國,幾乎各個城市都擁有了自己的動物園。
當我們回顧動物園發(fā)展的歷程時就不難發(fā)現(xiàn),動物園問世的最根本動機就是為了滿足人們對那些難以接觸的奇特生物的好奇心,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哪家動物園所圈養(yǎng)的動物種類最為豐富就至關重要了。在這個層面上,位于廣州市的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是中國動物園里毫無疑問的王者——這里生活著來自世界各地的500多種,2萬多只奇特生物,其中的許多在中國動物園界都是難得~見的:如果你已經(jīng)在許多動物園見識過河馬的龐大體態(tài),那么就一定會因為長隆生活著的倭河馬的嬌小而印象深刻;如果你已經(jīng)熟知黑猩猩的聰慧行為,那不妨來長隆親眼看看披著紅色長毛的紅毛猩猩的別樣奇妙;如果你曾經(jīng)被白犀牛的壯碩所震撼,那么當更為龐大的黑犀牛緩緩走來時,你就更能理解這些“草原武士”的威嚴了。
而提到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就不得不說起它的鎮(zhèn)園之寶——來自澳大利亞的萌物考拉。截至目前,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依然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家擁有考拉的動物園。2006年,第一批考拉遠渡重洋來到長隆,時至今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考拉種群已經(jīng)達到了60只之多,這也是全球最大的考拉海外種群。更難能可貴的是,除了能親眼看到這些慵懶萌獸的真容,長隆的考拉展館還擁有豐富的體驗手段——多年以前,一只雌性考拉在長隆病逝,為了更好地祭奠這位自然的使者,長隆的工作人員將它的一塊背部毛發(fā)保留下來。在考拉展覽館里,我們不僅能親眼見到這塊特殊的紀念物,甚至還可以親手觸摸,當柔軟細密的考拉毛輕撫手背時,人與自然的隔閡也就不復存在了。
不過,看到更多的動物僅僅是我們參觀動物園的目的之一,在許多動物園里,動物被關閉在狹小的籠圈里,它們的身心都備受外界壓力的困擾,而無法盡情揮灑自己的天性,這對愛好動物的我們來說的確是一個遺憾。為了盡量減少人工環(huán)境動物行為的干擾,現(xiàn)在的許多動物園也在盡力為動物們營造接近它們野生環(huán)境的生存空間,這種方式被稱為“豐容”。人們相信,當動物們生活在更為舒適從容的環(huán)境里時,其所表現(xiàn)出的自然狀態(tài),才更能代表自然萬物的美。
LINK
明朝肘期,我國就收到過幾頭進貢而來的長頸鹿,這種長相奇特的生物_度被認為是傳說中神獸“麒麟”的真身。
南京的紅山森林動物園
如果你到此游覽,一定不要忘記去觀賞那片獨具特色的獐麂坡,顧名思義,這里生活的是兩種中國原產(chǎn)的小型鹿類——獐和麂。由于處于食物鏈的底層,鹿類動物普遍非常敏感膽小,如果長期把它們?nèi)︷B(yǎng)在狹小的籠舍中,任由人們近距離參觀,就會讓鹿處于長期的緊張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動物們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在自然界中不會出現(xiàn)的行為——比如焦躁不安地轉(zhuǎn)國,或者愣愣地定在原地,這種非自然的行為被統(tǒng)稱為“刻板行為”。但在紅山動物園的獐和麂身上,你一定不會發(fā)現(xiàn)這些異常,因為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非常接近野生狀態(tài)。這是一片廣淘的山間林地,豐富的植被給了獐和麂很好的保護,令它們擁有了深深的安全感,而寬淘的活動區(qū)域又能使動物獲得足夠的運動空間。當我們親眼看見這些林間精靈們自由奔跑和跳躍追逐時,就更能感受到它們所展現(xiàn)出的那種自然活力和生命的美好。
青島水族館(青島海底世界)
水生生物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往往很難被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類所接觸,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們對水面下的世界也更為好奇,這就催生了一些特殊動物園的誕生,它們以專門展示水生生物為己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族館或海底世界。近些年來,中國的水族館迅猛發(fā)展,但位于黃海之濱的青島水族館(青島海底世界)依然具有無法忽視的影響力。早在1930年,著名教育學家蔡元培先生就倡導建立中國第家水族館,兩年后,青島水族館落成開幕。從最初的標本展示,到不斷增加的水母宮、淡水館,從最開始的小魚缸、小水池,到今天的巨大海底世界。盡管有著厚重的歷史,青島水族館卻也直沒有停下推陳出新的腳步。
游弋在海底隧道旁的魚群令人震撼,但青島水族館更值得駐足觀賞的鎮(zhèn)館之寶卻是—件不會動的標本。1978年,一頭巨大的抹香鯨擱淺在青島沿海,在經(jīng)過全力搶救失敗后,這頭海洋巨獸被人們制作成了標本,并專門設置了抹香鯨標本館進行展示。有學者認為,這頭抹香鯨是在和巨大的大王烏賊搏斗中受傷并擱淺死亡的,在它的皮膚上也的確出現(xiàn)了一些疑似的傷痕。事實是否如此其實已經(jīng)無法考證,但當我們凝視這尊巨大的標本時,卻依然可以被這頭巨獸的澎湃身姿所吸引,這或許就是自然的魅力吧。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人類恐怕都是這個藍色星球上最好奇的物種了,對于未知的新鮮事物,我們總想親眼看一看。宇宙、歷史、植物、動物等等,都是我們想要探知的領域,好在如今我們可以通過各類場館進行了解和學習,甚至有些時候都不需要離開家鄉(xiāng)的城市就能近距離接觸到。作為參觀者,我們應該懷著顆好奇與敬畏的心,來發(fā)現(xiàn)自然與歷史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