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芳 范佳元
承載著光榮與夢想,新中國體育一路走來。七十載拼搏奮進之路上寫下的一個個故事,托舉起令人感奮的中華體育精神。“人生能有幾回搏”“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那些榮耀時刻,那些難忘經典,刻進了國人的共同記憶,化作全民族共有的精神財富。
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
記者:張老是新中國首任奧運旗手,那時國際社會對我們還不太了解;雷聲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旗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感受,作為旗手進場的那一刻,心情是什么樣的?
張長祿:1952年新中國成立不久,外界對我們不了解,我們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們收到赫爾辛基奧運會邀請參賽的通知已經晚了,趕不上多少比賽。但是周總理要求,中國體育代表團一定要趕到奧運會現場,將代表新中國的五星紅旗在賽場升起。當時我是男籃隊長,讓我做旗手,這是國家交給我的任務,是責任。
那時很多外國人都沒見過五星紅旗。主辦方為我們準備的國旗也不夠標準,后來換成了我們自己帶去的標準國旗。(閉幕式)進場的時候,我把國旗舉得高高的,迎風一飄,心里真是非常自豪。中國來了!我當時也特別緊張,怕萬一旗子出了問題怎么辦,飄不起來怎么辦。我就K看著國旗,連觀眾的歡呼聲都沒聽見,就想著怎樣完成好任務。
雷聲:得知自己要擔任里約奧運會旗手時,起初有點驚訝。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使命,更是一份責任。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要代表中國體育的形象,同時對我從事的擊劍項目也是一種認可和榮譽。
(開幕式)出場的時候,我是有點緊張的,不過到場內以后,觀眾熱情歡呼,我完全融入那個氛圍中,更多的感覺就是興奮,還有為中國自豪的榮耀。
準星里,滿是拼搏和鉆研
記者:1984年,許海峰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射落奧運首金,激蕩起無數國人的愛國情懷。楊凌則是兩屆奧運會射擊冠軍。兩位的奧運金牌對中國體育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登上領獎臺的時刻,有著怎樣的感受?
許海峰:大家給了我很多稱號,“第一槍”“第一金”等,其實我就是一個普通的運動員,獲得這些榮譽離不開國家的培養(yǎng)。我從1982年開始進行業(yè)余射擊訓練,當時就是因為喜歡。練了兩個半月獲得了省運會冠軍并破了省紀錄,后來進入國家隊,有幸通過了洛杉磯奧運會的集訓。
參加奧運會,我準備得非常認真。很幸運我參與的是第一天第一個比賽項目,比賽過程比較順利,我最后一個打完,566環(huán),過了大概半個小時才知道拿金牌了。當時還沒什么感覺,頒獎的時候,國歌一奏響,一下子感覺非常自豪振奮。
楊凌:每一名運動員站上最高領獎臺的時候,想的都是國家。有了國家的支持,有了國家作強大后盾,運動員才能有好的成績。
2000年,我第二次參加奧運會,深刻體會了比賽的艱苦。那次決賽打得跌宕起伏,直到最后一發(fā)才分出勝負。頒獎時,我做了一個舉槍揮拳的動作。在激烈的奧運比賽中能夠兩次拿到冠軍,感覺非常不容易,當時也是一種情緒的釋放。
代代傳承,不斷超越
記者:羅致煥為中國冰雪運動奪得了第一枚世界大賽金牌,張虹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收獲了中國速度滑冰首枚奧運金牌。中國冰雪運動起步晚、底子薄,正是靠著一代代冰雪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績。對于冰雪運動精神的傳承,兩位如何理解?
羅致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當運動員的時候,訓練條件非常差,都在野外,一開始在黑河、滿洲里訓練,后來冬天實在冷得受不了,就繼續(xù)往南移,到哈爾濱、吉林訓練。那時候沒有火車,都是坐大解放(卡車)。室外冰場都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凍得受不了也要堅持。那時的運動員特別能吃苦,沒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堅持不下來。
張虹:速度滑冰是一個和自己較量的項目,每個運動員的成長都需要艱辛付出。我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不斷克服傷病、調整狀態(tài),為自己建立信心。只有不斷挑戰(zhàn)自己,超越極限,才有可能在賽場上戰(zhàn)勝對手。
比起羅老那一代運動員,我是幸運的。尤其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后,冰雪運動得到大力推廣。我們也有更多機會為冰雪運動的發(fā)展做些事,在世界舞臺上代表中國和中國運動員發(fā)聲。
推進全民健身,加快體育強國建設
記者:新中國體育經過70年發(fā)展,成績斐然。新時代吹響了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的號角,體育的綜合價值進一步凸顯。兩位眼中的中國體育有哪些變化?
張長祿:廣播體操是新中國較早的全民健身項目,這對普及運動理念、建立運動習慣都有幫助。另一方面,以前我們想得更多的是為國爭光、爭金奪銀,現在對于如何讓老百姓受益想得更多,在全民健身方面做了很多實事。
現在籃球的發(fā)展勢頭就很好。如果是由小學、中學、大學這樣一批批打上來就更好,基礎會更扎實。
雷聲:現在越來越多的運動員,不管退役的還是現役的,都會選擇到學校讀書,這種趨勢很好。學習可以幫助運動員開闊眼界,更好地閱讀比賽,也可以讓運動員在未來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我也有過迷茫期,后來到北大讀書成為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讓我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
體育本身是教育的一部分,除了身體上的鍛煉,還是一種挫折教育。體育精神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不輕易放棄,這對每個人都是有幫助的。(資料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