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中,要數(shù)驚蟄最活潑了。你看像冬至、小暑這些節(jié)氣都顯得四平八穩(wěn),只有驚蟄仿佛一個小淘氣,它就等著這一天,平地一聲驚雷:“喂,你們這些躲在地里的小動物們,再不起來,怕是會餓壞了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說“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在這之前,動物入冬藏在土中,不吃也不喝,就稱為“蟄”;到了驚蟄,天上的春雷驚醒了這些蟄居的動物,就稱為“驚”。
驚蟄“打小人”驅(qū)趕霉運
驚蟄象征二月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這一天,人們會手持艾草,熏家中四角,用香味驅(qū)趕蛇、蟲、蚊、鼠和祛除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qū)︻^人和驅(qū)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如果整個冬天你一直蟄居在家,那真的該爬出窩了,要不然你會錯過一番春光燦爛、百鳥歸來的仲春景象。桃花紅、梨花白,布谷鳥開始催促農(nóng)民春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