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永紅,張繼方,楊昕霖,謝秀芝
(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xué)院,吉林吉林 132101)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其藥用成分芳樟醇、木犀素、氯原素;陳皮為蕓香科植物,其藥用成分橙皮苷;黃芩為唇形科植物,其藥用成分黃芩苷;魚腥草為三白草科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其藥用成分綠原酸;薄荷為唇形科植物,其藥用成分薄荷油。五種中藥的藥用成分均為廣譜性的抑菌成分。[1]
1.1.1
菌株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及酵母菌,均為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xué)院微生物實驗室提供。
金銀花、陳皮、黃芩、魚腥草、薄荷:購自安徽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
培養(yǎng)基: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用于細(xì)菌培養(yǎng))、豆芽汁葡萄糖培養(yǎng)基(用于真菌)。
1.1.2 儀器
揮發(fā)油提取器裝置、冰箱、恒溫干燥箱、粉碎機(jī)、恒溫培養(yǎng)箱、滅菌鍋、海爾電冰箱。
1.2.1 金銀花、魚腥草藥用成分的粗提取[2、3]
將材料陰干、粉碎并過篩后,稱取20g粉末,索式回流提取法置于500ml錐形瓶中,加入溶劑30%乙醇200ml,回流提取60分鐘。濾除濾液,濃縮生藥含量為1g/ml,濾膜過濾除菌,封口至4攝氏度冰箱中保存。
1.2.1.1 陳皮、薄荷揮發(fā)油的提取[4]
將材料陰干、粉碎并過篩后,稱取80g粉末,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溶劑500ml的水,揮發(fā)油提取法,得到上層油狀液體為香樟精油,計算精油提取率。
1.2.1.2 黃芩藥用成分的粗提取
將材料陰干、粉碎并過篩后,稱取20g粉末,水煎煮3次,每次溶劑200ml,每次煎煮1h,合并水煎液,濃縮至生藥含量1g/ml,濾膜過濾除菌,封口至4攝氏度冰箱中保存。
1.2.2 體外抑菌研究
1.2.2.1 金銀花體外抑菌實驗
取干燥后的定型濾紙片,依次浸入稀釋濃度為的0.500 00g/mL、0.250 00g/mL、0.125 00g/mL、0.062 50g/mL、0.031 25 g/mL的金銀花稀釋液中浸泡5分鐘。采用濾紙片法,10 h后測定抑菌圈的大小。
1.2.2.2 陳皮、魚腥草體外抑菌實驗
取干燥后的定性濾紙片,依次浸入稀釋濃度分別為2.000 00g/ml、1.000 00g/ml、0.500 00g/ml、0.250 00g/ml、0.012 50g/ml的陳皮稀釋液中浸泡5分鐘。采用濾紙片法,10h后測定抑菌圈的大小。
1.2.2.3 黃芩體外抑菌實驗[5]
取干燥后的定性濾紙片,依次浸入稀釋濃度分別為4.000 00g/ml、2.000 00g/ml、1.000 00g/ml、0.5000 0g/ml、0.250 00g/ml的黃芩稀釋液中浸泡5分鐘。采用濾紙片法,10h后測定抑菌圈的大小。
1.2.2.4 薄荷體外抑菌實驗
取干燥后的定性濾紙片,依次浸入稀釋濃度分別1.000 00g/ml、0.500 00g/ml、0.250 00g/ml、0.012 50g/ml、0.062 50g/mL的薄荷稀釋液中浸泡5分鐘。采用濾紙片法,10h后測定抑菌圈的大小。
1.2.3 空氣清新劑的制備[6]
取等量的金銀花、陳皮、魚腥草、黃芩、薄荷五種提取液,加入裝有等量的30%的乙醇容器中,密封,充分溶解,裝入定量氣壓瓶中使用。
1.2.4 空氣清新劑抑菌模型的制備
取24個培養(yǎng)皿、24個500ml(1 098cm3)燒杯。將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采用平板劃線法分別接種6個培養(yǎng)皿,等量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接種后的培養(yǎng)皿拿到室內(nèi)環(huán)境下,將燒杯罩在培養(yǎng)皿上。實驗組分別向燒杯內(nèi)噴一次空氣清新劑,對照組分別燒杯內(nèi)噴一次無菌蒸餾水。10h觀察實驗組與對照組培養(yǎng)皿上的菌株與雜菌生長狀況[7]。
1.2.5 感官評價
選擇10名志愿者,男女各半,分2組,分別對各種精油空氣清新劑的氣味、使用情況、混濁度和是否分層等指標(biāo)進(jìn)行綜合評定[8]。
金銀花提取液對四種菌株都能起到抑菌的最小濃度為0.250 00g/mL。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金銀花提取物對不同菌種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及抑菌作用
2.1.1 陳皮揮發(fā)油最小抑菌濃度(MIC)
陳皮揮發(fā)油對四種菌株有明顯的抑菌效果。陳皮揮發(fā)油對四種菌株都能起到抑菌的最小濃度為1g/mL。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陳皮提取物對不同菌種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及抑菌作用
2.1.2 魚腥草提取物最小抑菌濃度(MIC)
魚腥草提取物對四種菌株有明顯的抑菌效果。魚腥草提取物對四種菌株都能起到抑菌的最小濃度為0.500 00g/mL。具體情況見表3。
表3 魚腥草提取物對不同菌種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及抑菌作用
2.1.3 黃芩提取物最小抑菌濃度(MIC)
黃芩提取物對四種菌株有明顯的抑菌效果。黃芩提取物對四種菌株都能起到抑菌的最小濃度為2.000 00g/mL。具體情況見表4。
表4 黃芩提取物對不同菌種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及抑菌作用
2.1.4 薄荷揮發(fā)油最小抑菌濃度(MIC)
薄荷揮發(fā)油對四種菌株有明顯的抑菌效果。魚腥草提取物對四種菌株都能起到抑菌的最小濃度為1.000 00g/mL。具體情況見表5。
表5 薄荷提取物對不同菌種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及抑菌作用
根據(jù)表6得出四種提取物的感官評價最優(yōu)濃度:金銀花提取物在0.250 00g/mL和0.125 00g/ml時最優(yōu),0.500 00g/mL次之;陳皮揮發(fā)油在 1.000 00g/ml和0.125 00g/mL時最優(yōu),0.500 00g/mL次之;魚腥草取物在 0.500 00g/mL時最優(yōu),1.000 00g/mL次之;黃芩提取物在 2.000 00g/mL 時最優(yōu),0.250 00g/mL次之;薄荷揮發(fā)油在 1.000 00g/ml和 0.125 00g/ml時最優(yōu),0.500 00g/ml次之。
表6 不同濃度金銀花、陳皮、魚腥草、黃芩、薄荷提取液感官綜合評價
結(jié)合五種中藥材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濃度和感官綜合評價得出:金銀花提取物的最佳濃度為0.250 00g/mL,陳皮揮發(fā)油的最佳濃度為1.000 00g/mL,魚腥草提取物的最佳濃度為0.500 00g/mL,黃芩提取物的最佳濃度為2.000 00g/mL,薄荷揮發(fā)油的最佳濃度1g/ml。
等量配比金銀花、陳皮、魚腥草、黃芩、薄荷五種提取液濃度分別為 0.250 00g/ml、1.000 00g/ml、0.500 00g/ml、2.000 00g/ml、1.000 00g/ml,加入定量的30%的乙醇容器中。根據(jù)表7得出空氣清新劑對四種菌均有較好的抑菌效果。對大腸桿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表7 空氣清新劑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
結(jié)合感官評價,得出空氣清新劑中提取物的最佳配方為金銀花、陳皮、魚腥草、黃芩、薄荷提取物的濃度 0.25 g/mL、1g/mL、0.5g/mL、2g/mL、1g/mL。 此中藥空氣清劑,不含香精等人工合成的化學(xué)成分,是純天然安全無毒的,在氣味清香的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有很好的開發(fā)空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