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董銘
“眾望所歸”,法國《費加羅報》如此評價影片《小丑》獲獎。當?shù)貢r間7日,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首次將最佳影片“金獅獎”授予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小丑》這部關于蝙蝠俠死敵起源的電影獲得現(xiàn)場媒體喜愛,本片導演托德·菲利普斯接棒上屆金獅獎得主阿方索·卡隆。
自8月31日在威尼斯全球首映以來,《小丑》一直是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的大熱門,美國專業(yè)影評網(wǎng)站Metacritic最終打出75分(滿分100分),其中13家媒體給予正面評價。英國《衛(wèi)報》評論稱,“故事和主角一樣扭曲,影片充斥著各種想法,最終向著無政府主義方向發(fā)展”?!堵迳即墪r報》認為,主創(chuàng)“營造黑暗現(xiàn)實主義和驚悚氛圍,這對于一部好萊塢娛樂產(chǎn)品來說值得欽佩”。美國《綜藝》認為,該片是“一部關于精神病人的道德劇,呼應這個了無希望的政治時代,最后主角因夢想被壓垮而催生仇恨”。
不過,正是由于《小丑》明顯的政治指向,也讓一些媒體感到不適,獨立影評網(wǎng)站“羅杰艾伯特”就認為:“如果作為社會評論來看,那《小丑》就是一部有害的垃圾,幾乎淪為導演菲利普斯憤世嫉俗、言語不清的個人表達?!薄稌r代》更是打出最差評,“該影片完全沒有劇情,只是一堆表情的堆砌,恰好是我們這個時代文化空虛的反映”。
在DC漫畫原著中,小丑本就擁有極端“反社會人格”,他的墮落經(jīng)歷固然能博得同情,但其報復社會的手段是極其危險且具有煽動性的。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讓陷入恐怖主義威脅的兩船人決定對方命運,誘發(fā)人類心底的罪惡。
好萊塢電影有不少反社會和無政府主義的極端角色,例如《小丑》中飾演知名主持人、小丑精神導師的羅伯特·德尼羅,曾在他的代表作《出租車司機》中扮演一位迷茫司機,將對社會的憤怒轉化為暴力發(fā)泄。此外還有《星際旅行2:可汗怒吼》中的改造人首領,《現(xiàn)代啟示錄》中馬龍·白蘭度飾演的科茨上校,他們的瘋狂舉動背后都有自己的政治訴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