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炫芷
唐伯虎的曲折身世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風(fēng)流倜儻,但歷史中真實的唐伯虎,不僅沒娶到秋香,還一點都不帥。
后人可以通過唐伯虎的畫以及史料考究其經(jīng)歷,來推測唐伯虎到底帥不帥,也能知悉他是否真的過著風(fēng)流倜儻公子哥的日子。
唐伯虎以畫肖像畫聞名,他的肖像畫不僅畫得像,而且傳神。同時,唐伯虎畫過很多自畫像。對于唐伯虎長相及身世的考究,便可從他的自畫像開始。
在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唐伯虎自畫像《桐陰清夢圖》中,唐伯虎正閉目仰坐在躺椅上,于梧桐樹下乘涼養(yǎng)神。從畫中可以看出,人到中年的唐伯虎發(fā)量較少,發(fā)際線較高。通過與躺椅的對比可知,唐伯虎的身量不高,雖然衣帶寬松,看不出真實的身材胖瘦,但就整體形象而言很難說他“帥”。
難道唐伯虎真長這樣?在其另一幅作品《花溪漁隱圖》中可以得到佐證。此畫題款里有一句“湖上桃花塢,扁舟信往還”,而唐伯虎《桃花庵歌》亦有這樣一句:“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庇纱丝梢酝茢啵嬛写贯炗凇昂咸一▔]”的“桃花仙”就是畫家本人。
這幅作品是唐伯虎31歲時所作,按當下的眼光來看,31歲的男人應(yīng)該是年輕中帶著成熟,成熟中略含穩(wěn)重的迷人年紀。而31歲的唐伯虎在畫中看起來卻是大腦門、矮個子、頭發(fā)半禿。可見其確實算不得英俊。
通過《桐陰清夢圖》還可以一窺唐伯虎的身世。唐伯虎在畫中自題:“十里桐陰覆紫苔,先生閑試醉眠來。此生已謝功名念,清夢應(yīng)無到古槐?!贝嗽娀昧颂拼罟簟赌峡绿貍鳌返牡涔剩捍居阼麎舻阶约涸诨卑矅⒘似恋墓?,當了南柯太守,享盡富貴榮華。醒后才知道是一場大夢,正是后人所謂“南柯一夢”。
唐伯虎在題跋中引用這個典故是因為他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非常大的人生變故:唐伯虎小時候,家里是開酒館的,古代社會中有“士農(nóng)工商”的說法,商是最末一個等級。于是,唐伯虎全家想培養(yǎng)出一個讀書人,之后學(xué)而優(yōu)則仕。所以唐伯虎自小讀書,16歲時就考取了秀才功名。在28歲那一年,唐伯虎考得鄉(xiāng)試第一名,即中解元。接下來,唐伯虎應(yīng)當進京趕考,博取更大的功名。但已經(jīng)以才聞名的唐伯虎卻被人盯上了,有人希望唐伯虎能科舉舞弊,幫別人也考取個功名。雖然唐伯虎沒答應(yīng),但也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場科舉舞弊案,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明清兩代,考試作弊是非常嚴重的過錯?;实鄞笈?,下了一道圣旨,唐伯虎等人科舉舞弊,終身禁考。這樣的經(jīng)歷讓唐伯虎覺得自己拼了命學(xué)習(xí)博取功名的想法簡直像是南柯一夢,于是便化用這個典故,寫在了自畫像里。
官場不順的唐伯虎,情場怎么樣呢?周星馳經(jīng)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里說唐伯虎有8個老婆,實際上,唐伯虎卻沒有此等“艷?!?。20多歲時,唐伯虎的第一任妻子難產(chǎn),妻兒雙亡。好不容易振作起來后,唐伯虎又娶了一任妻子,卻逢考試舞弊案,妻子竟主動提出了休妻的要求,唐伯虎又變成了孤家寡人。絕望的唐伯虎,開始過上了在花街柳巷麻痹自我的日子,以至于最后錢財散盡。
唐伯虎終于落得個前途無望的落魄境地。在嘉靖二年(1523年 )的冬天,53歲的唐伯虎覺得自己身體越來越差,命不久矣,寫下了一首絕筆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xiāng)?!碧撇⒌囊馑际牵词顾劳霭盐?guī)У搅岁幉艿馗?,但是和陽間卻沒有什么兩樣,因為沒有一處是我的歸屬。唐伯虎死后,他的朋友們給他捐了一塊碑,在上面寫了應(yīng)該是唐伯虎這一生最得意的稱謂:“唐解元之墓?!?朋友們其實知道,一直到死,唐伯虎的內(nèi)心還是沒有放下那一份讀書人的心高氣傲和對于功名的那一份向往。
拿破侖的真實身高
引起人們對拿破侖身高爭論的是一幅拿破侖的肖像畫:《跨越阿爾卑斯山圣伯納隘道的拿破侖》。這幅畫中的拿破侖氣宇軒昂、身材矯健。拿破侖最愛用的畫家大衛(wèi)擅長在作畫時進行美化,創(chuàng)作了這幅九頭身的拿破侖肖像。實際上,拿破侖身材比例并非這般標準。據(jù)記載,拿破侖跨越阿爾卑斯山圣伯納隘道時候騎的也不是馬,而是騾子。
大衛(wèi)在畫像時進行美化還得從作畫目的說起,這幅畫再現(xiàn)了拿破侖1794年與第二次反法同盟作戰(zhàn)時的場景。當時,拿破侖率領(lǐng)4萬大軍,登上險峻的阿爾卑斯山,為爭取時間越過圣伯納隘道,從而進入意大利。
拿破侖軍進入意大利后,給那里的奧地利干涉軍以出其不意的打擊,用一個月時間結(jié)束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提高了拿破侖的威望和地位,為他后來登上權(quán)力的頂峰打開了通道。如此看來,《跨越阿爾卑斯山圣伯納隘道的拿破侖》承擔著一部分宣傳招貼作用,用來烘托拿破侖的英雄氣魄,所以畫家大衛(wèi)采用了夸張、美化的畫法。畫像的夸張與美化就帶來一個問題,拿破侖的真實身高究竟幾何?
拿破侖去世后,其尸檢報告給出的拿破侖官方身高是5尺2寸法寸,即1.68米左右。按照現(xiàn)在的標準來看并不算高,但有歷史學(xué)家估計,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人的平均身高大致為1.66米至1.67米。拿破侖的身高或高于平均身高,放在時代背景中,拿破侖和“矮”完全沾不上邊。
拿破侖是矮個子的說法其實與英法兩國間的國際政治相關(guān)。尤其是1803年《亞眠和約》破裂之后,英國媒體把拿破侖5尺2寸的身高寫在了報紙上,畫在了漫畫中,卻沒有標明其“法寸”的長度單位。英國讀者便用英寸來理解拿破侖的身高,換算為1.57米。英國人并未說明度量衡不統(tǒng)一的情況,直接大肆在報紙和漫畫中傳播“拿破侖是矮子”。與此同時,拿破侖則在法國和全世界推行公制單位,通過統(tǒng)一度量衡來杜絕類似的烏龍出現(xiàn)。
從上述例子不難發(fā)現(xiàn),坊間一些“歷史真相”并非確鑿之事,經(jīng)常是出于多種原因產(chǎn)生的猜測或杜撰,雖然這些歷史人物的“趣聞”為人們的談資平添了幾分“驚喜”,但是通過對比和考據(jù)得出更接近真相的結(jié)論似乎才更有趣味。
摘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