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依妮
還有比Brunch(早午餐)更偉大的發(fā)明嗎?
作為早餐(Breakfast)和午餐(Lunch)兩個詞、兩頓餐的“合體”,Brunch是繼三明治和英式下午茶之后,英國人又一項偉大的飲食創(chuàng)新發(fā)明。
Brunch最早源于19世紀末的英國上流社會。當時有錢又有閑的英國人熱衷于在晨間打獵,因此一般在打獵結(jié)束后才正式用早餐。這頓“狩獵早餐——the hunt breakfast”,開餐時間大多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餐桌上通常會出現(xiàn)雞蛋、雞肝、培根、新鮮水果和甜點,足以令打獵歸來饑腸轆轆的貴族們吃到大滿足。坊間還有個說法是,越有地位的貴族,吃早飯的時間越晚——在他們的觀念里,只有農(nóng)民才會特別勤勞地早起去干農(nóng)活。
而將這貴族生活方式轉(zhuǎn)化成大眾日常的,是發(fā)明Brunch這個詞的英國作家蓋伊·貝林格。
1895年,貝林格在《獵人周刊》刊登的《早午餐:一個借口》一文中寫道:“早午餐是愉悅的、可社交的、誘惑的。它能讓你感到心情愉悅,并且和朋友聊個不停,它讓你對生活感恩和滿足,一掃所有陰霾與憂郁?!?/p>
上世紀20年代,貝林格把Brunch稱為“周六晚上的醒酒餐”的說法,通過媒體漂洋過海到美國東海岸,最終在禁酒令的“助力”下,被充滿商業(yè)頭腦和投機精神的美國人發(fā)揚光大。
美國人熱愛Brunch,周末每家餐廳幾乎都是滿座。如果你在上午11點到下午2點之間造訪紐約曼哈頓SOHO區(qū),將會被華夫餅、煎薄餅和班尼迪克蛋的味道淹沒。
一頓完美的Brunch是從一杯裝在精美骨瓷咖啡杯里的咖啡開始的。然后是班尼迪克蛋、香腸三明治,以及澆了熱乎醬汁的烤牛排。香腸上必須覆蓋酥脆的小土豆、蓬松的炒蛋、切達干酪,一起被塞進一個烤過的、熱乎乎的芝麻奶油蛋卷里……千萬別在這時做出“健康”的選擇——大麥面包、生芥藍、花椰菜和腌蛋?你的食欲與歡愉都將被一掃而空。
“住在紐約上東區(qū)的人,最愛周末的Brunch?!泵绖 队际小防?,總會看到四個漂亮女人悠閑地聚在一起,聊著彼此的“本周八卦”。她們在吃什么不重要,吃得漫不經(jīng)心,顯得慵懶而性感,才是一種展示奢侈的新姿態(tài)。因為Brunch代表的不是食物,而是格調(diào)。
美國的Brunch“革命”始于芝加哥,這是好萊塢名流和中產(chǎn)精英們進行火車橫貫美洲大陸之旅的必經(jīng)之路。乘客抵達時尋求精致的早餐,當?shù)鼐频陿芬馓峁┰?,因為大多?shù)餐館在周日都不開門。
美國社會學家法哈·特尼卡爾在其著作《早午餐的歷史》中指出:“早餐和早午餐的分別,在于前者是一個工作日的開始,而后者卻是周末的歡頌?!弊畛醯腂runch不是每日提供的,一般只安排在周日或假期。這種偶然性賦予了它一種愉快的自我放任感。而如今在紐約,越來越多的餐廳開始全天候供應Brunch——哪怕在傍晚時分也能吃到Brunch。
《紐約時報》記者威廉·格林姆斯在1998年發(fā)表了他對Brunch的評價:“Brunch,越奇怪越好?!毕胛嗫腿耍蛷d必須有具備獨特創(chuàng)意的菜單,且花樣越多越好。
如果沒吃過班尼迪克蛋,那你就不算品嘗過真正的美式Brunch。這是鑒定一家Brunch餐廳的必選菜品——蛋的熟度是否恰到好處,醬汁口感是否足夠順滑。
曼哈頓最受歡迎的Brunch餐廳之一“杰克的夫人弗雷達——Jack's wife Freda”的老板迪恩介紹說:“最正統(tǒng)的班尼迪克蛋,由英式馬芬、加拿大培根、水波蛋、荷蘭醬組成。吃班尼迪克蛋最激動的時刻,就是把嬌嫩飽滿的水波蛋從中間輕輕劃開,看著潺潺流出的蛋液與奶香濃郁的荷蘭醬汁相融合,十分誘人。”
Brunch通常會有酒精飲料佐餐,以香檳或者雞尾酒最為常見。如果你點上一杯含羞草,更顯你對Brunch的習以為常,服務生一定會對你關(guān)照備至。
各國的Brunch往往各有千秋:法棍是法式Brunch的驕傲,英式早茶注重咸香的肉類,奶甜味的松餅則是美式田園的靈魂,想吃獵奇肉排漢堡就一定要找家地道的澳洲餐館。
中國也有Brunch,那就是粵式早茶。廣州人對早茶的時間概念和紐約人對Brunch的概念極為相似——上午10點后的早茶才屬于年輕人,10點前去喝早茶的都是老年人。除了例牌的“一盅兩件”,粵式早茶以各種點心為主,燒麥、蝦餃、叉燒包、腸粉、馬蹄糕等,佐餐的飲品必須是茶。
飲食方式真實地反映了一個城市里人們的生活方式。Brunch很符合現(xiàn)在都市人的生活狀態(tài),人們會選擇在周末睡到自然醒,在輕松明快的氛圍里,與家人或朋友不趕時間地享用一頓豐盛的美食。
Brunch遠遠超出了一頓飯的范疇。這是一個時間的概念,意味著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這個時段,你很有空。這是在快節(jié)奏時代氣定神閑的從容,其精髓在于“有儀式感的休閑”。
在曼哈頓,充滿活力的人群混在混凝土和金屬搭建的時尚空間里,當天氣溫暖時,落地大窗戶通向室外陽臺,播放著輕快的音樂。也只有吃Brunch的人會跟你說:“急什么?來吃個Brunch吧,沒那么趕時間?!?/p>
Brunch的用餐時間不僅因人而異,不同國家也有所不同。有美食家進行了觀察:英國人一頓Brunch可以持續(xù)到下午1點;慵懶的法國人在用餐上也慢悠悠的,用餐至下午2點;最夸張的是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一覺睡到下午1點,才愿意下床飽餐一頓,索性連下午茶和晚飯一起吃了。
但是,當Brunch成為一種網(wǎng)紅現(xiàn)象——餐廳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食物可能不值得等待,Brunch就失去了靈魂。在紐約的街上,經(jīng)??梢酝高^櫥窗看到餐廳里好幾個人站起來,圍著桌子低著頭,搗鼓著手機鏡頭。桌上也許是一杯最近網(wǎng)上很火的瑪格麗特雞尾酒,裝飾著一個小漢堡包、三個泰特小面包和一個腌制的墨西哥卷餅。“打卡”完成后,他們還會跑到幾個街區(qū)之外,以同樣的姿勢拍攝一種加上阿甘油的牛油果吐司,并樂此不疲。
粵式早茶
《紐約客》雜志專欄作家薩迪·斯坦恩說:“把Brunch當成社交網(wǎng)絡炫耀道具的人,毀掉了很多美好的餐館。對我來說,Brunch的吸引力從來不是拍出好看的照片,提高點贊率。我喜歡雞蛋和咖啡,我喜歡糕點籃,我喜歡周末唯一一頓飯的節(jié)日氣氛。我喜歡尋常的小餐廳,在那里我可以平靜地閱讀周日的報紙,慢悠悠吃上兩口薯條,而不會有排成長隊的等待就餐者憤怒地盯著我的空盤子?!?/p>
畢竟,Brunch最寶貴的是相處的時間和誠意。
(張鈺薦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