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瑤
我的家鄉(xiāng)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那兒有許多名人,比如于成龍、張柬之等古代名人。但我卻唯獨鐘情于那位當代的名人——焦氏臉譜的第三代傳承人焦影明。
焦氏臉譜是民間藝術的瑰寶,因其獨有的藝術感染力名揚海內外。中央電視臺《鄉(xiāng)土》欄目將焦氏家族的焦影明作為臉譜藝人的代表,專程到村里為他拍攝專題;“神六”升空時,焦氏臉譜作品出現在宇航員手中的電子手冊上。
焦影明6歲學書法,12歲學畫畫和泥塑,自幼打下了美術、書法和泥塑的“童子功”。得到祖父、父親兩代藝人真?zhèn)鞯乃?,還不安分地跑到北京戲曲學院拜師,以求京劇的真諦。隨后他又到中央美院進修,讓自己對色彩的感悟更上一層樓,在制作工藝上也更加精益求精。一個個臉譜在他手中變成精靈,有了永恒的生命:劉關張的義載千秋,孫悟空的智勇絕倫,竇爾墩的英雄霸氣,穆桂英的統(tǒng)帥風度,楊玉環(huán)的美艷無雙……他們像是從歷史長卷中飄然而至,向迎面走來的有緣人講述著自己曾經的傳奇神話、金戈鐵馬和悲歡離合。
我家就有兩幅焦影明的作品,一幅是穆桂英,另一幅是張飛。它們被焦影明塑造得非常完美。穆桂英的臉譜看起來很簡單,她的眉毛、眼睛、鼻子、嘴、臉蛋全都和平常人的一樣,栩栩如生,讓我感覺英姿颯爽的女英雄就在我身邊。張飛的臉譜比穆桂英的臉譜復雜、精致一些,他的眼睛和嘴的周圍是黑色的,從腦門垂直向下直至嘴的那一豎條也是黑色的,那豎條畫得格外精細,活脫脫地展現了一個叱咤風云的大將軍橫眉立目的形象。
現在,焦影明正和女兒一起將《京劇的形成和發(fā)展史》《京劇臉譜的形成》整理成冊。焦影明說,他寫這兩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這門藝術的傳承中來。
我喜歡焦影明的臉譜,更為家鄉(xiāng)有他這樣的名人而驕傲、自豪!
065500河北省固安縣第三小學四(14)班
指導老師? 曹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