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鹿
《孤獨(dú)的美食家》的作者谷口治郎,在漫畫家身份外,還有個散步家的稱號。這個稱號是我給他起的,因為他喜歡散步,還寫了一本叫《散步去》的書。他說,散步時,時間的流逝開始變慢,心情會變得豐富,看到路邊的雜草和小石子,也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感受,在散步時也能體驗到小小的旅行的感覺。
看到這一段,我很想隔空和谷口治郎擊下掌。在我看來,散步就是一場小小的旅行,沒有預(yù)設(shè),便會有偶遇,有新奇,有驚喜,讓人著迷。
在上海時,我的主要交通方式就是步行。午飯后,晚飯后,都喜歡散會兒步,有時循著同一路線,有時變換一下路線,隨意走,隨意看,即便是同一條路線,不同時候也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風(fēng)景。
有天,吃完午飯,去寫字樓下面的商場閑逛,發(fā)現(xiàn)過道里多了一些造型別致的物件:紅桌子,黃椅子,綠書架,還有橘紅色、玫紅色的沙發(fā)……因為顏色太過艷麗,吸引了不少路人。仔細(xì)看,我才發(fā)現(xiàn)所有的物件都是可以折疊的,一張桌子配四把椅子,桌子上擺放著鮮花,綠色的書架上夾著幾本書,原來這是一個流動咖啡館,所有的物件都是用輕型金屬做成,搬運(yùn)起來比較方便,因此它能夠被帶到各處安營扎寨。這個流動咖啡館向人們傳遞著一種生活美學(xué),即隨時隨地都可以有滋有味地享受生活。我想,散步的樂趣不也在于隨時隨地可以觀賞到流動的風(fēng)景嗎?
出去旅游時,我經(jīng)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清晨起個大早,去外面散個步。某年夏天去北京,我住在演樂胡同的一間四合院里。清晨六點(diǎn)鐘,貓咪還在睡覺,我就出去晃蕩了。很喜歡北京胡同里的生活氣息,在墻上開扇窗就是一個小賣部,赤膊大叔趿拉著拖鞋走上幾步,就可以買回一包香煙,生活真是簡單便捷。墻壁上開扇窗也可以做茶館,只需要在窗戶下面擺塊招牌。你可別看它簡陋,胡同茶舍還挺有人情味,招牌上寫著“老人免費(fèi)品茶”。
有年春天去南京,吃完早飯,隨意走走。記得那天我走過很多名字動聽的小路:來燕路、烏衣巷、琵琶街、蓮子營、璇子巷、大百花巷、小百花巷……最有印象的是大百花巷,巷子里有很多鳥籠子。喂鳥的大叔說,他養(yǎng)的鳥名叫六丁,長得美,叫聲也好聽。大叔喂飽了六丁,拎起鳥籠子,把它們掛在涇縣會館舊址的大門兩側(cè),威風(fēng)凜凜。在璇子巷里,遇到一個推著自行車賣酒釀的老人,10元5碗,住宅樓里的小姑娘拿著碗下來買酒釀,酒香四溢。
而那天最叫人驚喜的是,當(dāng)我走到鞍轡坊住宅小區(qū),突然聽到天空傳來一聲聲“我漂亮嗎?我漂亮嗎?”循聲望去,樓上某戶人家陽臺上懸著幾只鳥籠,獻(xiàn)媚的鸚鵡給這個清亮的早晨添上一個漂亮的注腳。
散步的歡暢,就在于可以隨興所至地深入到開車無法深入的花園、小徑、山路、弄堂……遇到一些有趣的人,看到一些尋常的上不了旅行指南卻別有地方風(fēng)味、讓人感嘆的風(fēng)景。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