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少年云岡說

      2019-09-10 07:22:44史龍躍
      小品文選刊·印象大同 2019年2期
      關鍵詞:平城拓跋云岡

      史龍躍

      二零零四年春,愛人楊俊芳和她同學閆琰,隨著導師張明遠回同考察云岡石窟,我隨行。那日天氣很好,但石窟里卻冷似冰窖。張明遠教授多帶了一什灰布外套,提兜里裝了兩個饅頭,一瓶水,在第18窟一呆就是一整天。我是頗耐不住枯寂的,見她們一個專注,兩個迷惘,也沒人說話,便悄悄勾了愛人和同學出來。隨便看了幾個窟之后,三人到外面的削面館吃了一頓午餐。消遣夠了,才又返回18窟。張老師還在原地沒動。

      晚間吃飯的時候,張老師批評愛人:你這不是做學問的態(tài)度。隨后接著就談石壁上兩個比丘的頭像,好像是發(fā)現(xiàn)了些什么。如今我已記不確切。當時我對張老師的認真很不以為然,對于學者不厭其煩的考證,往往頭暈。大學畢業(yè)后我居留大同,拉拉雜雜到云岡十幾次,每次都是走馬觀花。我看的是后山的堡,天上的云,山野的馬,石窟內風化的紋理,最多在第10窟的愛奧尼亞柱式前盤桓幾圈,找些很古的詩意。總而言之,并不以自己的無知為羞愧。

      但實際上,發(fā)現(xiàn)自己是艱難的。一個人如此,一個民族恐怕也如此。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同時,恐怕也在放棄自己。

      讓我放棄一些淺薄認知的,是在二零一一年之后。當時,大同古城重修,云岡石窟山堂水殿再建,愛人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了一幅長七米,寬兩米的國畫作品《魏都》。為了盡量尊于歷史原貌,愛人做了很多功課,我也跟著做了一些知識的梳理。作品殺青后,在云岡石窟陳列館展出。此時,云岡的山堂水殿也完工。曇曜廣場立起一尊黑色曇曜雕塑,是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所作,高僧面容如刀砍斧劈,瘦容嶙峋,歷史的凌厲與含混好像都在里頭。受此觸動,我在二零一二年動筆寫了一首近三百行的長詩《拓跋》。在這首詩里,我第一次在精神層面,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云岡。

      不是我想要寫它,而是武周山這一塊大石頭,橫在拓跋氏入主中原的路上,讓我不能忽略。因為在這里,拓跋鮮卑氏遭遇了在文化命運上的一次大選擇。拓跋氏的這個選擇,最終也成為我寫作上的選擇。

      在這選擇之中,我注意到兩個少年,一名老僧。第一個少年是拓跋珪,也就是北魏道武帝,平城的締造者。

      二零一一年,我陪詩歌啟蒙老師栗洲森游覽云岡,在第三窟窟內窟外,他流連甚久。栗老師是個詩人,對歷史并無興趣,為什么偏偏鐘愛于此?我記得栗老師貌似說了句,他感受到一種“模糊不清”的東西。

      返回之后,我腦補了這一課。在李恒成先生編著的《云岡石窟與北魏時代》一書中,有著兩句醒目的黑體字:“云岡石窟的第一斧,便是從這里開始開鑿的?!薄氨蔽夯手显茖叩膭?chuàng)造,始也第三窟,終也第三窟?!敝笓]鑿下這第一斧的人,是法果和尚;指使法果和尚開鑿云岡石窟的,便是北魏的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

      而第三窟,終北魏平城時代,也未能真正完工。這里面那些有血有肉的存在證據(jù),已隨著石頭的風化,變得模糊不清。巧合的是,指使開鑿石窟的道武帝拓跋珪,本身也是個模糊不清的人。

      關于道武帝,我感興趣的不是他的赫赫武功,而是自代國滅亡到重興代國、開創(chuàng)北魏之間的這十年時間。這十年時間,在史籍中幾乎是一個空白,而空白,偏偏是最值得思量的。代國滅亡時,拓跋珪年僅六歲,據(jù)稱與母親賀蘭氏流亡部中。而我寧愿相信史學家李憑的說法:拓跋珪是先被遷往長安,學習漢家典籍,接著流亡蜀地,受到了良好的漢文化熏陶。

      因為逆轉拓跋氏命運的重任,最后落在了這個少年的頭上。因此,他的經(jīng)歷絕不會是蒼白的。拓跋珪的身世也模糊不清,他到底算拓跋什翼鍵的兒子還是孫子,史學界也有兩種聲音。他身份的這層恍惚色彩,與整個鮮卑族的尷尬處境何等相似。家恨國恨,都在一個人身上。他的流亡命運與部族的命運同等迷惘。遙想當年,鮮單人從大興安嶺逶迤而來,歷經(jīng)九難八阻,似乎一開始就帶著一種終極探尋。這種探尋是命運的探尋,也是文化的探尋。

      五胡亂華時代的北方,是歷史冷卻不了的屠宰場。車轔轔馬蕭蕭之中,是一種什么力量,給了一位少年選擇的勇氣?只能說,是他在史書中消失的那個十年,在漢家土地上流離失所的十年,給他注入了新的文化基因。這之中,有儒家的影響,也不乏佛教的影響。

      公元386年,剛滿16歲的少年拓跋珪重興代國。此時的他,心理年齡恐怕已遠遠不止16歲。他像一個老者一樣,重新審視這片故土。對他而言,此刻并非元敘事時代。因為他遇到的不是一片新大陸,而是一個歷史負擔極重的區(qū)域。更重要的任務不是新建,而是消解歷史的負擔。他建號北魏、遷都平城、離敞部族,部分地放棄游牧。消解的同時,他也必須找到道義和正統(tǒng)。他的眼光瞅準了一個地方,來安置鮮卑拓跋氏的生命之根。

      這個地方,就是武洲山北崖,今日的云岡。拓跋氏的發(fā)祥地,是興安嶺的一處名叫“嘎仙洞”的石室。想當年,拓跋珪的先祖?zhèn)円宦纺线w,拔出的根帶著傷,在匈奴故地顛沛,幾成無根之木。而武洲山北崖的這個天然洞穴,正是北魏朝野及僧俗人等心目中的西來靈鷲。游牧者的圖騰,幾經(jīng)周折得以安置。

      我總覺得,云岡石窟第一斧的開鑿,禮佛并非拓跋珪的本意。今后的滅佛興佛,幾次運動,云岡石窟之所以屹立不倒者,全在于,這窟,象征著拓跋氏的第一次涅檗重生。

      讓北魏的早期帝王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重生,即將開啟一個大文化時代,不僅僅是關于拓跋。

      在說第二個少年之前,我想談談一名老僧,曇曜。因為他的名字是跟云岡石窟直接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跟拓跋珪一樣,也是謎一樣的人物。

      曇曜的面容,無論實際上是怎樣的,我還是十分認可吳為山對他的塑造。透過吳為山的這尊曇曜雕塑,我總能想到西域的風沙、龜茲的壁畫、絲綢之路上的殺伐。這樣風雕雪刻的頭顱,才符合那樣的時代。

      關于曇曜,史籍記載頗為簡略。我只知道他原在涼州修習禪業(yè),“攝行堅貞,風鑒閑約”,后來不知為什么受到北魏太武帝長子拓跋晃的禮遇。太武滅佛的時候,很多沙門還俗,但曇曜依然“獨堅固道心”。正因這種堅守,才有了后來文成帝“馬識善人”的故事。也就有了武洲山大規(guī)模雕鑿石窟的真正開始。

      至于曇曜生于何年何地,何族,早年有何經(jīng)歷,貌似沒有人能說清楚。這正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感興趣的不是曇曜本人,而是他身后,那些托缽而行,踉踉蹌蹌,步人平城的整個西域僧們群。

      公元四、五世紀,整個中國北方響徹著兩種聲音。一種是五胡諸國的廝殺之聲,一種是摻雜其間,由西向東而來的傳經(jīng)誦經(jīng)之聲。這后一種聲音,讓冰冷的歷史多了幾分暖意。歷史十分幽默,魏晉南北朝的皇帝們愛動刀兵,動刀兵的同時又常常崇尚佛法,甚至為了一位大師爭來爭去(比如鳩摩羅什),干戈不休。北魏太武帝滅北涼后,也曾將涼州僧徒三千人,宗族、吏民三萬戶遷到平城,其中不乏長于造像的工匠和著名的高僧。在這樣的亂世,僧侶們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想來著實讓人頭疼。

      曇曜是這些僧侶中的一名。他們從龜茲、克孜爾、敦煌,到遠在絲綢之路最東端的平城,往來頻繁。他們與王公貴族打交道,也與普通的善男信女打交道。他們出世,也入世。他們奉小乘,行的卻是大乘。他們傳播佛教,卻不小心將整個亞歐大陸置于一種藝術文化的統(tǒng)一體之中。而這個統(tǒng)一體,在云岡石窟的宏大巨制上得以體現(xiàn)。

      以曇曜為代表的僧侶們從西而來,他們帶來了亞歷山大東征時,馬背上攜著的地中海風格,帶來了犍陀羅風貌,經(jīng)過西域諸國的同時,順道帶來了古絲綢之路的風情。對這些東西,兼容并蓄的北魏王朝一概收納,再加點中原氣象,便成就了云岡石窟。

      起源于佛教哲學或信仰的一系列活動,最后成為了洲際間的大文化交流。而哲學本身,在這之中也得以證得。那便是:眾生平等,無我無他。什么胡,什么漢,什么正統(tǒng),什么蠻夷,什么王公貴族,什么平民百姓,最后終歸丁一。

      我想說的第二個少年,當然是孝文帝拓跋宏。拓跋宏5歲登基,23歲親政,直到駕崩時才32歲,算得上是一個少年皇帝。

      拓跋宏是對整個中華文明有著巨大影響的人物,因為他的遷都改姓一系列措施,避免了漢文化在橫跨亞歐大陸的游牧民族大遷移大征服中斷裂,直到衍生出大唐。這一點,余秋雨在《從何處走向大唐》一文中有令人信服的闡述。

      而我關心的是他的少年時代,以及一位少年皇帝與一個王朝、一座石窟藝術寶庫之間的關聯(lián)。不用多講,開鑿于拓跋宏時代的云岡石窟第5-15窟,已經(jīng)反映出這一時期的繁華與思考。那是一個文化、藝術、宗教、民族的大融合大狂歡時代。東方的廊檐結構、方形的窟制,希臘的柱式、西域的風情,以及石壁間或消瘦、或圓潤,或高鼻深目,或面闊目細的形象,無不展示出一個自信、開放、自由的樂土。

      這祥和,是亦真亦幻的。對于拓跋宏來說,這是一個大狂歡的時代,也是一個大迷惘的時代。拓跋成就了北魏,但北魏,僅僅是拓跋嗎?我是誰?我又能成為誰?

      我相信,當少年拓跋宏站在平城的一座山頭,他能夠感受到歷史吹來的涼意。這涼意,一半來自祖先,一半來自未來。

      作家侯建臣在《平城,曾經(jīng)的歷史風塵》中寫道:“爭奪、殘殺、仇恨、貪婪……這些風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祖母、父親、兄弟、臣民……這些人從來就沒有在他的周圍消失過。掙扎與死亡、恐怖與陷阱、出路與胡同、親情與陰謀……這些東西從來就沒有遠離他的視線。他遠離了凡瑣與低俗,卻肩打著責任;他登上了頂峰,卻承受著更大更強的風塵?!?/p>

      這就是拓跋宏在后宮瀆書、在民間探訪,在與祖母、群臣較量的時候,掠過心頭的霧霾與掙扎。

      好在,拓跋宏還是一個少年。

      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為什么強,因為他的學習能力和興趣,他的勇氣和精力,遠遠高于老年人。他不故步自封,甚至莽撞。但歷史偏偏反復證明,這種莽撞又常常會成為一種剛健,比如秦皇,比如漢武。拓跋宏親政的時候,拓跋舊部勢力和守成思想已尾大不掉,它們就像銹跡,腐蝕著北魏這個剛剛壯大的王朝。這時候,需要一種剛硬的東西,也需要一種膽略,就是勇敢地放棄自己:

      南下吧,讓胡和漢的血液流在一起。讓我變成你,讓你成為我。

      勇敢的放棄自己,這是一種智慧。拓跋宏的這種智慧,很可能就是來源于盛極一時的佛教。

      所以我這樣以為:少年帝王,身在還處于少年期的王朝,又遭遇了佛教傳播力極強的少年時期,成就了少年的云岡。

      鮮卑的魏王朝,要等到公元557年北周代魏,才算真正結束。說孝文帝時期是魏王朝的少年,應該不為過。佛教自漢開始傳人中國,南北朝時期進入極盛,也正好處在少年期。

      這是一個極有意思的巧合,而這個巧合,在云岡石窟的千鑿萬斧中得以印證??俗螤柺哌€是早期的拿來主義,多少算是牙牙學語。龍門石窟成熟到完全漢化,其瘦骨清像多了點儒家的迂弱。而處在少年期的云岡石窟卻是大膽、剛健、包容、自由,允滿了一種按耐不住的生命力。

      它像一個亞歐大陸各民族藝術的大派對。這場派對,已狂歡了1500多年。這種自由開放,無我無他的包容,達到一種真正的,精神層面的大一統(tǒng)。

      而這種精神,一直傳到大唐。

      一個人只有把自己放空,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一個人如果真正發(fā)現(xiàn)了自己,也許就會放空自己。

      一個王朝也如此。藝術亦然。

      猜你喜歡
      平城拓跋云岡
      “屎殼郎”大王
      我和云岡的緣分
      關于拓跋鮮卑遷徙過程中的文化轉變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6:30
      北魏孝文帝遷都環(huán)境因素考論
      中州學刊(2018年10期)2018-01-12 09:29:46
      大同云岡第1、2 窟圖像構成分析
      敦煌學輯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2:04
      領導是咱老家人
      故事林(2017年9期)2017-05-20 06:47:36
      愛妃難騎
      飛言情A(2016年4期)2016-04-14 17:45:11
      北魏道武帝至明元帝前期平城布局初步探討
      絲綢之路與北魏平城
      黑龍江史志(2015年5期)2015-11-07 08:25:22
      古道西風別樣薰
      敦煌研究(2015年3期)2015-04-29 00:44:03
      灌云县| 揭西县| 霍州市| 镇江市| 舟曲县| 乳山市| 繁峙县| 呼玛县| 沂南县| 平利县| 迭部县| 阳西县| 泌阳县| 阜阳市| 绿春县| 逊克县| 平南县| 金平| 黑山县| 安徽省| 通海县| 博湖县| 琼中| 玉屏| 福泉市| 蕉岭县| 会同县| 英德市| 贵溪市| 方城县| 永城市| 集安市| 浦县| 呼玛县| 石泉县| 尤溪县| 乌审旗| 永宁县| 新泰市| 霍州市| 当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