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階段在小區(qū)內應用較為廣泛的加熱裝置是電鍋爐,這個設備具有安全高效和節(jié)能環(huán)保等優(yōu)點。電鍋爐利用夜晚低谷電力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電力的高效率使用,還能夠提高電網(wǎng)的承載能力。
關鍵詞:小區(qū);電鍋爐房;電氣設計要點分析
隨著電鍋爐技術在我國的迅猛發(fā)展,電鍋爐的加熱控制技術必將更加完善,電氣設計必將更加趨于合理。
一、電鍋爐房的主要設備
對于電鍋爐的加熱而言,主要有兩種方法,其一是電磁感應加熱,其二是電阻加熱方式。前一種加熱方式,導熱效能低,電阻率很高,而且加熱主要是間接的,這也就導致了能源的消耗浪費。后一種加熱方式,不僅是直接加熱,還是通過電阻零件來進行的,這種方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而且在使用上更加便捷。因此,電阻加熱方式更受歡迎,被人們大范圍的使用。對于電阻加熱方式而言,它的主要特點就是鍋爐中的水不包含電力。然而一旦出現(xiàn)特殊情況時,就會導致鍋爐水帶電,這種危險情況被稱為漏電。除此之外,電鍋爐內的電熱元件的絕緣導熱層還是存在一定的電流,這部分電流可能會被泄露。因為國家已經(jīng)嚴格規(guī)定了電鍋爐的漏電情況,所以鍋爐房內的電路都應該設置漏電保護裝置。電鍋爐有一個特性能夠和燃油燃氣燃煤鍋爐區(qū)分開來,就是其加熱控制是一種極大電流的控制。電鍋爐的控制技術有很多特質:第一,應用電加熱管組來進行投切,這樣一來,可以降低對電線的磨損。我們稱加熱器投切間的部分為逐級投切時間間隔,而且間隔會隨著功率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間隔的時間可以具體分析。如果想要提高電加熱管的應用年限,就要做到平衡使用所有電加熱管,減少大量應用。與此同時,還應該平衡應用交流接觸器,因為這類設備裝置的使用將會應用到大量電流。所以,電加熱管一定要保障時間統(tǒng)一,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就要使用控制原則,這項原則的特點是多級管控和循環(huán)投切。一般情況下,電流能夠到達幾百或者幾千安培電流的電鍋爐電容量容積都比較大,但與此同時這股強大的電流會對電鍋爐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要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防止電鍋爐受到外界的影響。電鍋爐的變熱調節(jié)系統(tǒng)是會滯后的慣性系統(tǒng),相對而言使用那些普通的系統(tǒng)會使得電鍋爐的加熱效果降低,可能還會出現(xiàn)重復震動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已經(jīng)為此設計出了一款可以對電鍋爐進行調節(jié)的系統(tǒng)。是將電腦控制器和電鍋爐融為一體的裝置,可以通過觸摸來進行電鍋爐的加熱和操控電鍋爐,還可以查看到電鍋爐的運行情況還有系統(tǒng)的虛擬圖。除此之外,可以通過數(shù)碼的方式將鍋爐內部的溫度和一些其他的參數(shù)放映出來,添置在線幫助,來解答使用者的疑難問題,還有方便易懂的菜單欄。將模糊技術科學地應用到電鍋爐上,不但能夠提高電鍋爐的使用壽命,還能夠使得加熱的系統(tǒng)得到穩(wěn)定快捷的控制。可以用間隔控制的方法對電加熱管進行調節(jié),保障它的使用壽命,對時間的間隔可以自行調節(jié),這樣使得加熱調節(jié)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二、電鍋爐房的電氣設計
(一)電源設計
對于電鍋爐房而言,尤其是那些變壓器數(shù)量多的鍋爐房都應該配備相適應的配電所。配電所應該建設在鍋爐房附近,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損耗,并且還能方便線路的鋪設。而對于那些耗能較小的電鍋爐房而言,就可以使用公共的變電所來使用電力資源。各類電鍋爐和多樣的水泵對于用電量有著特別的需求,所以變壓器和供電所都應該滿足其要求,還應該在滿足要求的基礎上富余出更多的電量。一臺變壓器可以提供多臺電鍋爐的電量,但是反過來卻是不符合要求的。
(二)電鍋爐的線路設計選擇
第一,在進行電路設計時,電鍋爐的控制柜到加熱管之間的電路用料材質就適合使用聚氯乙烯銅芯電纜。第二,對于線路的檢測而言,尤其是熱工檢測線路來說,一定要使用屏蔽線,并且安裝屏蔽線時不能與電力線路纏繞在一起,必須相互隔離開來,這樣做才能實現(xiàn)檢測的抗干擾性,從而提高檢測精準度。對于屏蔽線的鋪設而言共有兩類情況,第一是地坪下穿鋼管暗埋,第二是架空明敷設。在進行線路檢測時,檢測的主體主要是指有關電鍋爐的各類線路,而且這些線路都連接在主體的控制電腦中,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電鍋爐的溫度和電壓等。
三、結語
電鍋爐是一種高效、節(jié)能、安全可靠、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新型電加熱設備。利用它可以將電網(wǎng)夜間低谷電力用于加熱水并保溫儲存,供白天使用或供熱。對于充分利用電網(wǎng)低谷電力,增加電力有效供給,提高電網(wǎng)的負荷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參考文獻:
朱偉聯(lián).淺談電鍋爐的加熱控制技術與電氣設計[J].才智,2017(18):49-50.
何嘉焱.淺析電鍋爐房的電氣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20):299.
作者簡介:
楊卓霖,男 ,滿族,河北秦皇島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