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農(nóng)·艾布特 李克紅
1952年,我從哈佛大學(xué)畢業(yè)。在畢業(yè)典禮的前一天,我們的教授告訴我們,他要對我們做最后一場考試。
我們覺得這場考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我們明天就要畢業(yè)了,而且我們深信我們有能力解決任何問題。所以我們只是在教室里討論著去哪兒旅行,去哪兒工作。教授很快拿著試卷進來了,等試卷發(fā)到我們手上的時候,我們才發(fā)現(xiàn)這張試卷上居然只有一個問題:一只螞蟻以正常速度爬上金字塔大概需要多久?“這是一次認(rèn)真的考試,答案中不能出現(xiàn)‘大概’或‘可能’這類描述,無論你們用什么辦法,我只要你們算出答案。”教授對我們說。
10分鐘后,教授說時間到了,開始收卷。很明顯,沒有一個人能回答出來。教授問:“為什么你們所有人都交了白卷?”
“這是一道根本沒法計算的題,我們忘記了金字塔到底有多高?!薄笆茄?,而且我們也不確定到底是哪一種螞蟻……”同學(xué)們都這樣說。
教授哈哈一笑說:“這道題的答案并不是你們能否在試卷上寫下什么,而是你們有沒有人走出教室?!?/p>
“走出教室?”同學(xué)們都困惑了,“為什么要走出教室?”
“因為只有走出教室,你們才能找到答案?!苯淌谡f,“走進圖書館,你們就能知道金字塔到底有多高;走進公園,你們就能找到一只螞蟻并測算出它的爬行速度,那樣你們就能得出答案了。你們一定要記住,所有的知識都只代表過去,而你們今后面對的一切問題,都必須要你們邁開雙腿去行動——行動是解開一切困惑的鑰匙?!?/p>
適合話題:理論;實踐;行動;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