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師傅
近期股市震蕩導(dǎo)致有的讀者信心不足,明明看好手中股票可就是也拿不住,甚至出現(xiàn)割肉的情況。那如何練就不動如山的投資功夫呢?
正確認識浮虧
拿不住股票,根本原因就是無法正視虧損。一只股票虧損倘若不賣,虧損就只是浮虧,賣出就是實虧。所謂浮虧,就是浮動的虧損,可能今天虧損,明天就會補回來了,說白了就是一個波動的數(shù)字。
譬如,科大訊飛從2017年74元多一路下跌,最低跌到19.8元,而科大訊飛常年波動區(qū)間為25~35元,倘若在下跌途中25元買入,就會持續(xù)虧損,看不到賺錢的希望,而科大訊飛股價止跌時浮虧約20%,如果挺過現(xiàn)在股價又超過35元,浮虧消失反而賺了40%;倘若在下跌途中30元買入,最高浮虧約四分之一,最終也能賺錢。
股市有一句諺語:盈虧同源,虧損是交易系統(tǒng)必然的成本,如果刻意規(guī)避風險,也會失去獲利的機會。因此,面對浮虧練就定力也是一門基本功。
埃德溫·利沃默在他的經(jīng)典著作《股票作手回憶錄》中說道:“華爾街的傻瓜認為他必須在所有時間都交易。對于我而言,從來不是我的思考替我賺大錢,而是我的坐功。明白了嗎?我一動不動地坐著?!?/p>
正確認識波段操作
為何一定要忍受浮虧呢?做波段行不行?當然行。這是最佳方法,但是這個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就容易變成高買低賣,那就是適得其反了,也就是沒有經(jīng)驗、沒有一定操作水平,波段操作難上加難。
問題的關(guān)鍵就在于,何時是波段高點、何時是波段低點,如果無法判斷就無法成功做波段,甚至會出現(xiàn)稍有盈利或一解套就賣出,然后看著股票過不久漲了,想躲過下跌,那也會錯過上漲。再說,高手做波段也不是每次都成功,一般來說有70%成功率就很不錯了。
查爾斯·艾里斯所著《投資藝術(shù)》有一句名言:“我看過很多有意思的波段操作方法,而且我在40年的投資生涯中,試過其中大部分的方法,這些方法在我之前可能很高明,但是,沒有一個方法能夠幫得上我的忙,一個都沒有!”
定好止盈止損目標
拋開理論不談,實際操作可以這么應(yīng)對:買入股票時,設(shè)定一個止損點和一個止盈點,如果股票跌到止損點就賣出,如果股票漲到止盈點也賣出,中間的波動就不管了,如此一來自然就可以做到不動如山,安心持股了。譬如科大訊飛的主要波動區(qū)間為25~35元,但股價跌到25元時買入,就可以設(shè)定止損點為16元(按照再下跌30%~40%計算),止盈點為35元(歷史波動區(qū)間上限)。
買入長線股
不是所有股票都可以長時間拿著不動的,如果是妖股、題材股,一直拿著也要出問題,這個方法最適合長線股,特別是地產(chǎn)股、銀行股、消費股等。多數(shù)科技股波動性較大,最好中線持有,持有時長原則上不超過2年。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跟本報無關(guān)。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作參考,實際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