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迥:高遠的樣子。 飛鳥:指鸛雀。
天勢:天然之勢。 圍:覆蓋。
河流:指黃河。 斷山:形容山勢突兀。
【閱讀導航】
同學們都會背誦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吧?流傳千古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很多孩子牙牙學語時就能出口的名句,包含了無限希望和憧憬(chōnɡ jǐnɡ)。而現在我們讀到的這首《登鸛雀樓》卻并不為太多人所知。
暢當,今山西永濟人,唐代儒士。他的這首詩,也是只有短短20個字,卻描繪出了鸛雀樓的壯闊風光。前兩句寫鸛雀樓的高聳與雄偉,詩人站在樓上極目遠眺,寄托情懷;后兩句寫潼關一帶雄偉的山川形勢,勾勒出山河的氣勢,表達出詩人奔放的激情。
暢當與王之渙的同題詩,都是情景交融的好詩。同學們可以對比閱讀,感受盛唐詩人王之渙和中唐詩人暢當借物所抒的不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