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莉英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是耕讀時代國人的追求,也是以家學而綿澤后世的,讀這詩句可以想像得到那些居于深宅大院中潛心讀書的童子和那些背著書篋赴考的學子,他們無論是讀書致仕還是轉(zhuǎn)行經(jīng)商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無一例外的都會修繕自己的祖宅,因為那是自己葉落時要歸的根。說到留存至今的大院,人們肯定會想起祁縣的喬家大院、靈石的王家大院等,而要說大同的大院,云州區(qū)落陣營村的呂家大院的氣度在晉北是首屈一指的,那些建筑群是一部凝固了的晉北鄉(xiāng)村耕讀傳家的家族史。
落陣營村的呂家大院古屋錯落有致,古樸凝重、布局精巧、卓爾雅致,不僅是財富的象征,更是藝術(shù)的體現(xiàn)。走進每一處宅院,高高的火山石臺階,氣派的門樓,門樓前的下馬石、上馬石、雕刻精巧圖案的抱鼓石,那是屋主人身份的象征,有一大院的門廊山墻上有少小離家老大衣錦還和高山流水遇知音之類內(nèi)容的彩繪壁畫,門楣的走馬板上還有“耕讀傳家”的篆字,可以看得出屋主人的人生追求。抓人眼球的旗桿院,共由六個相互連通的院子組成,這是呂氏先人呂塘的宅院,這些宅院基本是建在一條線上,中間的主院落門樓前立有旗桿立座,還有穿堂過廳,外院中間有一片青磚斜砌的地方,是清光緒皇帝御賜的寶地,為百官下跪之處。宅院外面的街道人稱慶字巷,呂家大院的磚雕照壁群是這個村落的精華,圖案內(nèi)容豐富而且雕刻技藝精湛。從慶字巷從北到南一路看過來,第一個院子在過道處有帶著廊檐的磚雕照壁,這個院的照壁是一幅《桃園三結(jié)義》磚雕圖案,畫面生動。第二個院落磚雕的樣式更獨特,院門門楣上寫著“落陣營”三個字,只是這個門已經(jīng)用磚封堵了起來。有一處大院照壁雕的是“喜報三元圖”,也是詩畫相間。照壁上部雕鑿繁縟,壁心雕有仆人、書生,其意態(tài)生動。左側(cè)面還有落款是“辛巳春月主人題”的題詩:“碧桐茂蔚蔭高軒,又見凌晨喜鵲喧,借問仙禽何所報,禎祥早以兆三元”。在另一處大院的外墻上有一幅《鹿鶴同春圖》磚雕,題有:“古壁清情美,青松白鶴棲”的字樣。這些照壁上的人物塑像、松樹、喜鵲等均為燒制而成的磚雕立體圖型,形態(tài)活靈活現(xiàn),照壁反映了屋主人讀書仕進、光耀門庭的主題思想。還有一處大院內(nèi)有一雙鶴雙鹿圖照壁,旁邊的題詩還可辨析:“桃杏花開日正長,紅蓮不覺依池蒼。黃花別我無多久,一樹寒梅又放香?!?/p>
照壁古稱蕭墻,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既可以鎮(zhèn)邪辟邪,也能炫耀宅主家族的地位、身份。而且壁心內(nèi)容多是寄托宅主的人生和思想追求。慶字巷各個大院雖然都有其獨立性,但院落還開有小門也可互相連通。村中共有古院落九處,房屋150多間,建筑面積為40畝。
與村中老人們聊天中得知,呂家大院里走出去的呂氏一門精英有呂慶、呂寶、呂瑭、呂生春等人,正是這些呂氏精英支撐起呂家大院的無上榮光。祖上呂慶半耕半讀,還專門請有名的私塾先生教授兒孫,其中的后代呂瑭中舉后于道光二十四(1844)年授刑部主事,歷任云南孔陽州知州、云南總督等職,他還是清代大學士李殿林的老師。呂瑭之子呂紳春于咸豐十一(1861)年辛酉科拔貢,直隸天津縣知縣,他還精通醫(yī)術(shù),曾經(jīng)為朝廷中的達官顯貴診脈看病,享有“官中御醫(yī)”之美譽。當年的這處套院是因為呂塘、呂紳春父子勤政廉潔而由慈禧太后撥專款興建的。大院仿京津地區(qū)的王府大院的結(jié)構(gòu),并按照一匾兩桿、三磚四瓦,五脊六獸的規(guī)制建造的,獸頭都是張嘴鐵甲獸,是享有功名的人家才能配置的。另有一排老宅有一“?!弊执u雕照壁,照壁兩側(cè)有“荊樹有花兄弟樂,書田無稅子孫耕”的對聯(lián),這是呂家最早的建筑,是呂慶起家時所建。村中還有南大院、膠坊院、油坊院等老院子,當年是呂瑭的長兄呂寶的生意作坊,呂寶在大同城和天津開有商號“慶云祥”。
如今大院雖經(jīng)百年風雨滄桑,但氣勢仍存,站在大院中,可以想像得到身為官宦的呂塘、呂紳春父子得到皇家賜建大院時的那種榮耀,也可以想到呂家油坊、膠坊門前常年車水馬龍,購貨者絡繹不絕的勝景。只是不知道這處目前已經(jīng)略顯敗落的寂寞大院何時能有祁縣的喬家大院、靈石的王家大院的無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