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爾旦?艾則孜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閉幕后,新疆各高校師生集中學習討論全會公報,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全會精神,第一時間讓全會精神在思政工作中“活”起來,在校園中“火”起來。
從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體現(xiàn)了我們黨和國家治理理念的轉變。治理強調人人參與,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理念。作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將把這種理念深入貫徹到我的工作當中,更好地發(fā)揮思政工作者的主體作用,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充分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共同完成思政育人工作。作為一名輔導員,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立德樹人,就是聚焦課堂上下和校園內外,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學生心坎里,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探索新的路徑,創(chuàng)新工作思維,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實現(xiàn)這一初心和使命,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增強立德樹人的責任感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作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牢記立德樹人神圣職責,堅持教育“四個服務”方針,這既是大學的辦學目標和初心使命,也是我們每一個思政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我們要以“民族團結一家親”和“三進兩聯(lián)一交友”活動為契機,傾注全部情感關心關注關懷學生,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幫助扣好人生第一??圩?,跟“三進兩聯(lián)一交友”結對子學生,真心交朋友;認真做好管理與服務相結合的新工作理念,走進學生宿舍,解決困難;豐富文化活動,強化文化自信;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理想,勵志成長成才。
二是要堅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根”、是“魂”,樹無根不生,人無魂不立。如果沒有文化自信,其他自信無從談起。高校承擔著傳承、創(chuàng)新文化的重要職責使命,我們應該牢固樹立起文化自信,使高校成為培育先進文化、弘揚傳承先進文化、引領社會主流思想文化的主陣地,強化愛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更好地服務學校和社會發(fā)展穩(wěn)定需要。
三是不斷提升業(yè)務能力和水平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信息獲取能力的增強,過去的一碗水、一桶水的關系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需要,這就給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斷的學習專業(yè)和學科前沿知識,不斷提升業(yè)務水平,以滿足學生學業(yè)的需要。抓好“五早”(早睡早起早鍛煉早學習早成才)工作,在勤奮和惜時上下功夫,發(fā)揮黨員干部引領幫扶,強化學風建設。作為與學生最“親近”的思政工作者,我們承擔著傳播馬克思主義,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尤其是宣傳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使命。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我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有13個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是我們堅定制度自信的基礎和依據。這次全會的召開,讓我們對政治體制、政治制度研究的目標更加明確,研究方向更加清晰,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和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過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我看到了我們黨增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決心,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我要在日常工作、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銳意進取,凝心聚力建設美麗新疆。為實現(xiàn)新疆工作總目標,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長城網:長城原創(chuàng)[EB/OL].http://report.hebei.com.cn/system/2019/11/04/100090990.shtml,2019.11.11
[2]中共中央黨校網: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特別專題[EB/OL].http://www.ccps.gov.cn/zt/sjjszqh/,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