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宏宏
客車向姥姥家的方向開動了。
我在車里坐立不安,耳邊回蕩著昨晚姐姐的話:“我們這邊有廟會,你朝思暮想的那個糖畫大叔會來喲!”電話那頭兒的姐姐興高采烈地說著。
那是去年,姐姐和我趕廟會。擠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我很快被一處賣糖畫的小攤兒吸引了。只見一位四十多歲的叔叔手拿糖勺,熟練地在鐵板上畫出一條美麗的龍。他把糖龍用木棍粘起來,拿在手里,晶瑩剔透,仿佛下一刻就要騰空而起。糖畫小攤兒被前來購買的人們里三層外三層地圍在當中,而我們還有急事要辦,我只能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
“什么時候?”我激動地問姐姐?!懊魈欤兔魈煲惶?,他就走了?!薄懊魈欤?!”明天我要回家看望姥姥,“就不能晚點兒嗎?”“不行吧,你可別后悔呀!”
一邊是精美的糖畫,一邊是慈愛的姥姥姥爺,從坐上車的那一刻,我一路上一直安慰自己:沒事的,沒事的,糖畫可以讓姐姐給我買回來,但是沒有人能代替我去看望姥姥姥爺呀。
客車緩緩地停下,此時太陽已高懸頭頂,曬得人直頭暈。我推開家門,大喊一聲:“姥姥我回來了!”話音剛落,一個熟悉的身影便從廚房里走了出來。只見姥姥手里拿著鏟子,腰間系著圍裙,驚訝地看著我,眼里充滿喜悅,連聲音都顫抖著:“我的大外孫女這么快回來啦!飯馬上就做好了,去里屋等著,陪你姥爺說會兒話吧!”她親熱地拍拍我的頭,轉(zhuǎn)身又投身自己的“事業(yè)”中。
姥爺還是老樣子,頭支在握著拐杖的手背上。聽到有人叫他,便緩緩抬起頭,看見我“呵呵”笑了幾聲,眼神中那止不住的高興勁兒直往外冒著。我坐在他身邊,湊近他的耳朵,問:“您身體最近還好嗎?”“您按時吃藥了嗎?”“我一切都好,你來了更好了?!崩褷斝呛堑鼗卮?。
開飯啦,姥姥做的飯菜的獨特香氣一下子溢滿房間??粗@豐盛的食物,我咽了咽唾沫,還沒動筷子呢,碗里就被放進一大塊魚肉。姥爺笑瞇瞇地說:“多吃點兒,看你瘦的,在外面吃不到這么好的,快吃快吃!”姥姥也附和著:“是呀,你看我外孫女都瘦成什么樣子了?!闭f著說著,我的碗里已經(jīng)被愛填滿了。眼淚不爭氣地在眼眶里打轉(zhuǎn),我連忙夾起肉往兩位老人碗里放,說著:“你們也吃呀,別光給我夾。姥姥您還沒動筷呢,快吃快吃!”我邊說邊往姥姥嘴里送?!昂煤煤茫页?,我的外孫女真的長大了,知道疼姥姥了!”姥姥笑著說?!笆茄?,剛才還給我捶背了呢!”姥爺也不甘落后地“炫耀”著。
謝天謝地,幸虧我回來了,我的到來讓兩位老人多么高興,感覺多么幸福!雖然我沒能去廟會,沒能看到心心念念的糖畫,但來到這里,陪伴我最愛的親人,他們幸福的笑臉不就是最寶貴的東西嗎?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是增進家人感情的紐帶,何悔之有?
教師點評
糖畫美好,親情難舍,在這道選擇題中,小作者給出了漂亮的答案,為她點贊!文章亮點:一、對比鮮明。姐姐的電話通知與下文的去姥姥家的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新時代青少年孝敬老人的精神面貌。二、巧用插敘。前半部分插敘了去年逛廟會的情景,補充說明了姐姐打電話的緣由,也豐富了作者矛盾斗爭的內(nèi)容,結構嚴謹。另外,文中的對話描寫恰如其分,如聞其聲。
(張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