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愷
我心中有截兒樹枝,它叫目標。它不是一個大理想,它只是個小夢想。
記得那次書法比賽上,參賽選手眾多,個個實力非凡??晌矣袀€目標———寫最好的字,做最好的自己。
進場前,表情鎮(zhèn)定地回應著朋友、老師、親人祝福的我,雙腳差點兒顫抖得連考場都走不進去。
暈暈乎乎地找到座位,廣播聲第一次驚醒了我:“比賽開始?!蔽疫@才發(fā)現(xiàn)周圍的考生已經(jīng)提筆書寫了,只剩下我還坐在座位上發(fā)呆。
我慌忙提起筆,蘸上墨,拉近宣紙。寫了幾個字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是我寫的字?!歪七扭八,東倒西歪。你怎么回事!我又氣又急,一滴冷汗如救世主般落下,啪嗒,落在宣紙上,洇開了一大片墨跡。我驚醒了,這是第二次。
我連忙換掉宣紙,重新提筆,蘸墨。不知不覺,雙腳不再顫抖,燦爛的陽光將純白的宣紙染成一片金黃,在漆黑的墨汁里灑下片片碎金。不經(jīng)意看向周圍的考生:他們有的手扶桌面,靜靜審視著自己的作品;有的筆走龍蛇,全神貫注;還有的正在靜靜構思,口中不知在念叨什么。那是怎樣的目光呀!是企求,是希望,是祝福———可我……
對!我腦海里還有那截兒樹枝———寫最好的字,做最好的自己。那是我的目標,我的夢想!
再次動筆,我的姿勢、心態(tài)完全變了。這一刻,我仿佛變成了筆力入木三分的王羲之,筆下的那一撇一捺仿佛成了那人人崇拜的顏筋柳骨———
筆尖在紙上游走,毫不停頓,一氣呵成。五年的苦練、五年的期盼在這一刻噴涌而出,平常練字時的手感也來了。收!我一聲大喝,滿意地審視著自己的作品。一抬頭,發(fā)現(xiàn)周圍人正用驚詫的目光看著我。
緊隨他人走向評審臺,我的嘴角忍不住上揚。我知道我已發(fā)揮出最好的水平,我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記憶或許會隨著時間慢慢消散,而我的那個目標,我的那截兒樹枝會永遠提醒我、鼓勵我,不斷努力向前。
教師點評
本文在選材和描寫上略空洞,但僅從審題上看這篇文章,能夠感覺小作者深刻理解了作文題目的意思和要求,并清晰地把握住了出卷老師的用意。文章一開篇,就直截了當、清晰準確地給自己的“那截兒樹枝”下了定義,并且借由一次書法比賽的參賽體驗來展現(xiàn)“那截兒樹枝”對自己的作用。這就使得作文審題不虛不空,真正落到實處。(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