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熱得人煩躁,下午六七點了天還同晌午般亮堂,沒有一絲風,倒是寬大的書包帶下濕透的腋窩在不停叫嚷著。
十三四歲的少年自然是沒有什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家國情懷的,一張薄薄的成績單就已足夠壓垮他們瘦弱的肩膀,心眼小得不同于長輩——大人們總可以在心中裝下憂國忘家的大抱負,不過眼睛生得小,小得只看得見清華、北大這寥寥數(shù)字。
周五總是出成績的好日子。走出校門時,門口堵滿了家長,路口的車塞得嚴嚴實實,一片七言八語的嘈雜聲。人群中間混著不少發(fā)傳單的,一般都是年齡不大的小時工,手里提溜著厚厚的一沓宣傳頁,見人低著頭,逮準機會一伸胳膊,彩頁就輕盈地擠進了人的臂彎里。我瞧見他們捏起彩頁的指尖,盡管很小心地避開,但彩頁就是不知何時又跑到手里了。一抬頭,只能看見四周他們成熟不了多少的臉上揚起的得意的笑,肚子里便直胃酸水,心情愈發(fā)沉入谷底。
煩躁地甩著宣傳頁,發(fā)出呼啦呼啦的刺耳聲響,步子加了鞭子般趕著,越走越急。初夏還沒有蟬聲,樹枝沙沙撞著身子,櫻花也早敗完了,一樹凋零殘影,腳下的草在冷嘲熱諷著樹底蝸牛的愚笨,落地的可憐柳絮做著無用的撲騰。心下莫名騰起一腔怒火,一股兒聚焦在指尖,泄憤般發(fā)了狠地朝兩邊撕扯手中花花綠綠的宣傳頁。紙張只是重重皺了眉,竟沒有扯爛。我愣了一下,便停在原地了,無措地承受著紙的嘲笑,眼眶酸得撐不住下墜。
老人們常搬著低腳凳坐在門口搖蒲扇。斷斷續(xù)續(xù)地說著,其實說到底,人的很多感情,根源都來自過分肉麻。這種肉麻,說好聽點叫脆弱,說直白了叫矯情。人天生矯情,骨子里的病治不好,尤其是到了粉嫩嫩的歲數(shù),空氣中都飄著感傷。明明是沒什么可愁的年紀,硬生生畫黑了眉毛擠出淚珠子掉。愁啊。愁啊,少年豈不知愁滋味?
蹲了好一會兒,終于又直起了背。小步小步地往前邁著,也不著急了。走著走著,全世界都安靜了。手指一捻,捏住彩頁中間,稍稍一使勁兒,耳邊響起清脆的“刺啦”一聲。紙輕飄飄地掉落,猶如櫻樹枝頭上新抽的綠芽。
一張白紙掉在地上,正面看仍潔白無瑕,掀起來后才發(fā)現(xiàn)背面骯臟不已,但如果你在掉落的一瞬間踩上去,便就只瞧得見紙上大大的黑鞋印了。
如何將一段情緒寫好
陳夏同學一直都有很好的運用文字的能力,這一篇文章,和以往不同,她寫了一個片刻,一個極短的時間段內(nèi)一個人的情緒與那瞬間的思考。下午放學后在校門口被塞了一張宣傳頁。這是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的事。整篇文章其實就只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事件,然而作者卻寫出了一個煩躁的夏日一個放學后的中學生在煩悶的情緒下對所看到的一切情景的不滿的發(fā)泄。因為情緒低落,所以她看什么都不順心,諷刺大人們對名校的追捧,發(fā)彩頁人的見縫插針,少年人的強說愁。樹枝沙沙,櫻花早敗,草嘲諷蝸牛,發(fā)起無名火,對彩頁肆意撕扯。作者精確地將一個人因為情緒低落而看什么都不順心的表現(xiàn)描摹了出來??梢哉f,作者的觀察能力、文字的表述能力,都非常強,已經(jīng)略有了文學的味道。這樣的文章,值得我們?nèi)ゼ毤毜仄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