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書
摘 要:工業(yè)級的H2O2中常常由于金屬雜質以及溫度變化等因素,促使雙氧水發(fā)生分解放熱,給生產、使用和儲存帶來不利影響,其中金屬雜質以Fe3+最為常見,影響也更為嚴重,因此必須加入復合穩(wěn)定劑來抑制其催化分解作用。
關鍵詞:雙氧水;分解
雙氧水是常見的化工原料之一,廣泛應用于生產和生活領域,如:紡織品、針織品、紙漿的漂白;草、藤、竹、木制品的漂白;三廢(特別是廢水)處理;有機及高分子合成(用作氧化劑、催化劑、環(huán)氧化劑、交聯(lián)劑等);有機及無機過氧化物合成(如:過乙酸、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甲乙酮、過碳酸鈉、過硼酸鈉、過氧化鈣、過氧化硫脲等);電鍍液的凈化;電子工業(yè)中用作表面處理劑、清洗劑;醫(yī)療、醫(yī)藥行業(yè)中用于消毒;高濃度過氧化氫可用于火箭推進劑等。雙氧水是一種熱不穩(wěn)定的物質,在較低的環(huán)境溫度下就能發(fā)生分解,產生大量的熱量并釋放出相當量的氧氣。雙氧水的濃度和溫度越高,其分解反應就愈劇烈。雙氧水分解產生的氧氣由于反應溫度的升高而急速膨脹,產生的高溫高壓會導致容器破裂甚至爆炸事故。分解產生的氧氣若與可燃氣體或蒸汽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離熱,就可能發(fā)生燃燒或爆炸事故。因此,研巧雙氧水熱分解反應對防止其發(fā)生危險事故意義重大。
各種濃度的雙氧水溶液都顯示出一定程度的不穩(wěn)定性,受熱、pH值、雜質等都能促進其分解,生成氧氣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熱,造成有機物的燃爆和其他熱危害;雙氧水還是一種強氧化劑,雖然在任何濃度下都不易自燃,但能引發(fā)其他可燃物燃燒。大量的雙氧水事故都是由于以上危險特性而導致的,雙氧水的生產、儲存、運輸及使用安全問題引起了高度重視,在雙氧水的安全生產方面也做了大量探索與總結,但主要局限于安全運行管理方面的經驗總結,對雙氧水本身的危險特性定量研究較少。本文以濃度為27.5%的工業(yè)雙氧水為研究對象,采用國外先進的量熱儀器對雙氧水的分解危險特性進行定量研究,在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給出了雙氧水的分解特性曲線,利用軟件對雙氧水的分解危險特性進行定量研究,并對雙氧水的安全防護提出了建議。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原料
濃度為27.5%雙氧水,柳化雙氧水生產。采用傳統(tǒng)的碘量法,重復滴定3次,取平均值,滴定濃度為27.3%。
1.2 實驗儀器與實驗方法
1)C80微量量熱儀是法國SETARAM公司開發(fā)的一種CALVET熱導式量熱儀,其特點是可測參量多、測試精度高、測試樣品量大。C80主要是由CS32控制器、反應爐、穩(wěn)壓電源和微機組成,其核心部件是CS32控制器和反應爐。C80微量量熱儀的反應爐內有1個樣品池和1個參比池,樣品池內實驗藥量通常在幾百毫克到幾克之間。參比池內放與樣品池同等質量的惰性物質(一般為熱力學性能穩(wěn)定的α—Al2O3)。實驗在程序溫度控制下,測量輸入到被測物質和參比物之間的能量差(或功率差)隨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C80微量量熱儀主要技術指標為:①測量溫度范圍為室溫至300℃;②恒溫控制精度為±0.001℃;③升溫速度為0.01~2.00℃/min;④分辨率為0.1μW;⑤感度極限為1μW。
2)雙氧水絕熱分解特性的測定。在C80樣品池中加入一定量的雙氧水,采用絕熱模式,設定不同的升溫速率,監(jiān)測雙氧水的分解情況,當出現(xiàn)升溫后,停止加熱,記錄樣品升溫曲線,直至分解升溫結束,根據實驗結果,采用AKTS軟件模擬計算雙氧水的分解特性。
2 結果與討論
2.1 C80測試下的掃描曲線分析
圖1為雙氧水在不同掃描速率下的C80測試曲線。從圖1可以看出,掃描曲線中出現(xiàn)1個尖銳的放熱峰,此峰即為雙氧水的分解放熱峰,對不同掃描速率下的放熱峰積分并取平均值,得濃度為27.5%成品雙氧水的放熱量為682.3J/g(理論放熱量為852.5J/g,主要是由于熱量損失導致的誤差)。根據表1的失控反應危險等級簡單評定方法,可以看出27.5%成品雙氧水的危險性應為“危急的”,屬于高危險等級。同時,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升溫速率的增加,放熱峰后移,放熱峰更加尖銳,這主要是由于隨著升溫速率的增加,雙氧水分解起始溫度提高,放熱集中。
2.2AKTS處理及分析
高級動力學及技術解決方法(AKTS,advance dkineticsandtechnologysolutions)是由瑞典AKTS公司開發(fā),專門研究高級熱動力學及熱安全的分析軟件,其主要應用Friedman等轉化率方法,根據DSC、DTA、TGA、EGA(TG-MS,TG-FTIR)測試出的數據,模擬計算得到較為真實的動力學模型,并進一步研究物質的熱危害。因為傳統(tǒng)的動力學研究方法需要假設反應為一級反應,且沒有考慮反應過程中活化能、指前因子的變化,而AKTS軟件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因此AKTS軟件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在歐美廣泛應用。
利用AKTS軟件對圖1的掃描曲線進行模擬計算,得到的結果見圖2和圖3,現(xiàn)對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如下。
2.2.1 恒溫條件下的分解率
圖2為雙氧水在不同恒溫條件下1h內的分解率。從圖2中可以看出,雙氧水的分解率與時間基本呈線性關系,溫度達到40℃以后,分解速率明顯加快,100℃恒溫條件下,雙氧水1h的分解率為21%。這主要是由雙氧水的穩(wěn)定特性所決定,同時也對雙氧水的儲存、運輸和使用提出了明確要求,即溫度不應超過40℃,以便有效減少雙氧水的分解,而且雙氧水的儲運必須設置足夠的放空口。
2.2.2利用TMRad判據判斷危險性
TMRad是指絕熱條件下到達最大反應速率所需時間。在國外,TMRad是判定物質自反應危險性非常重要的參數,其危險性判據規(guī)則見表2。
圖3為雙氧水絕熱條件下到達最大反應速率所需時間(TMRad)隨初始溫度的變化情況。成品雙氧水儲存、使用溫度一般為環(huán)境溫度,假設最高溫度達到40℃,由圖3看出TMRad超過1d,根據表3的危險性判據規(guī)則,其發(fā)生失控的風險為“很少”。因此,從TMRad判據看來,雖然成品雙氧水的儲存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只要保證溫度在40℃以下,并采取可靠的降溫散熱措施,是能夠保證雙氧水儲存和使用安全的。
3 結論
通過對雙氧水分解危險特性的定量研究,可看出,雙氧水極易分解,特別是隨著儲存和使用溫度的升高,雙氧水的分解速率明顯加快,而且分解熱在短時間內的積累又會加速雙氧水的分解,最終導致危險事故的發(fā)生。因此,加強雙氧水儲存和使用過程的溫度監(jiān)控,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對減少雙氧水的分解,避免危險事故的發(fā)生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毛義田.蒽醌法生產過氧化氫的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氯堿.2007(07)
[2]胡長誠.國外過氧化氫制備工藝研究開發(fā)新進展[J].化工進展.2003(01)
[3]江永科.過氧化氫生產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探索[J].江西化工.2001(03)
[4]胡長誠.國外過氧化氫制備工藝研究開發(fā)新進展[J].化工進展.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