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萍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一大難題。小學生們要想學好英語,必須渡過詞匯這一關。這就要求廣大的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既要幫助學生扎扎實實地記好單詞,又要認認真真地講求策略。本文從重視課前的預習、活化教學過程和活化作業(yè)的設計三個方面著手,激發(fā)學生識記單詞的興趣,喚起學生認真對待英語詞匯的情感,養(yǎng)成良好的記憶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一、現(xiàn)狀
在我們身邊,常常聽到教師們這樣抱怨:“一個單元才8個新單詞,學生怎么就不會讀?怎么就記不住了呢?明明這個單詞都已默過好幾次了,怎么換種方式學生就不會寫了呢?”在我們周圍見詞不會讀、聽音不會寫,見其形不知其音,聽其音不知其形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更嚴重的是,部分學生一聽到默寫單詞就皺眉頭,一臉不情愿的樣子,勉強讓他默了,結果也是今天默了,明天又忘了,效果常常是不盡如人意。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讓學生有興趣地識記單詞而不覺得乏味,成為教師需要反思的問題。
二、原因分析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不少教師雖然通過自身的學習和經(jīng)驗積累,對詞匯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與提高,但改革的力度和創(chuàng)新的程度還遠遠不夠,傳統(tǒng)的教法仍然大量存在。具體表現(xiàn)在:孤立地教單詞,脫離實際的語境;教學單詞的方法單一,存在“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課堂教學,忽視課前的預習與課后的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在這樣的詞匯教學之下,學生被局限在單純的模仿和乏味的背單詞中,學習興趣和自主性難以充分調(diào)動,學習缺乏興趣的支撐,應用語言的能力不強等等。
三、英語詞匯教學的策略
詞匯是學習英語的三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是英語的基本單位,一切英語活動的基礎,詞匯的重要性決定了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使詞匯教學變動更加生動、有效?下面是我在教學實踐中所采用的詞匯教學策略。
(一)重視課前的預習,為課堂教學鋪路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闭n前的預習過程就是學生自己學的過程。但課前預習一般都是要求學生自己在家里完成的,學生是否有預習,效果如何?教師很難監(jiān)控。如果教師每節(jié)課都花時間去檢查,那必然會花掉很多時間,那顯然是不科學的。學生能否主動預習,關鍵是有沒有掌握正確預習的方法,有沒有嘗過預習所帶來的甜頭。
在詞匯教學中,我很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在教新內(nèi)容的前一天,先讓學生預習單詞,并要求學生要按一定的方法和順序去進行。1.猜單詞的發(fā)音——怎么讀;2.看單詞的構成——怎么寫;3.找詞的出處(詞在書中出現(xiàn)的位置及其相應的句子)——詞義及用法;4.想同類同形的詞——找回憶;5.查英漢字典——使用工具書。通過這樣有步驟的課前預習后,學習對于他們來說不再是負擔。如在教開心學英語Book 4 Unit 10. What do you want to do ?一課時,詞匯部分是8個詞組:go to the park, see a movie, play outside, go home, take a walk, take a nap, do a puzzle, surf the Internet. 一眼看下去好像很長很多,其實真正的新單詞只有:see, movie, outside, take, nap, surf, Internet。學生如果在課前預習過了,哪些是新單詞、舊單詞,便能心中有數(shù),上課時要學習的范圍就縮小很多,課堂就不像在進行新知的學習,更像在復習舊的知識。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只有將新的知識與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建立聯(lián)系,將新知識納入已有的舊知識結構中去,才能不易被遺忘。”
(二) 活化教學過程,為詞匯教學添磚加瓦
有位教授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湯,知識好比鹽,知識必須要融入情境中,學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識?!睂卧~通過相對真實的情境呈現(xiàn)出來,是提高詞匯教學效率的關鍵。比如在教open一詞時,我邊打開書邊說:Open the book; 邊打開門邊說:Open the door;邊打開盒子邊說:Open the box.然后當我再拿一個筆盒打開時,學生很快就能說出Open the pencil case。可見,通過這樣的語境,不用教師多說,學生就已經(jīng)領會了open的意思。所以,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個性化的情境,讓每個學生多使用單詞,在生活化的氣氛中自然表達,靈活地運用各種單詞,從而使學生在個性化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學會了單詞,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順其自然,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單詞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明顯區(qū)別于中學、大學,面對剛剛走進課堂的孩子,教師要知道他們還沒有較好的自制力,還處在活潑好動的年齡,不能長時間坐在教室集中精神聽教師持續(xù)講課,一般念課文、講意思、背單詞的方法,只會讓他們覺得無聊、煩躁,不想繼續(xù)學下去。因而,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點一滴地灌輸、引導,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就記住了大量單詞。比如,在課上,教師對任何一件教室中的事物都可以利用起來:問問學生教室里都有什么?(孩子們可能會說很多答案,桌子、板凳、書包、鉛筆等用具,或是他們穿的襯衣、裙子、牛仔褲等都可以),只要說出來的,教師就把這些詞寫到黑板上,再問學生這些詞用英文該怎們說呢?應該歸為幾類呢?讓學生們積極發(fā)言,教師進行疏導和總結,然后把這些詞的英文與中文一一對應起來教給學生,告訴他們,下次見面你就可以說“我今天穿了一件T-shirt”“我今天吃了一個apple”等等,讓學生們養(yǎng)成隨時學習隨時用的習慣,久而久之,詞匯量自然就慢慢增多了。也可以在課后布置作業(yè),讓孩子們在回家路上或家中進行觀察,找?guī)讉€自己喜歡的事物,查出它們的英文寫法,下次上課的時候進行交流,達到積少成多的效果。
四、結語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教學中,我們既要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結合教學對象和教材的特點,創(chuàng)造新穎的教學方法,設計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本校實際的詞匯教學策略,以滿足時代發(fā)展及學生學習的需要。總之,有效的詞匯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引導學生關注詞匯,養(yǎng)成良好的記憶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