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窗
在B站能做什么?搞鬼畜?看動漫?“云”游戲?看小姐姐跳舞唱歌?不不不,這些都out了。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喜歡在B站上——學習。
像往常一樣,下午4點陳比利打開bilibili網站,觀看講解“機器學習”的課程。
作為一名文科生,陳比利平時沒有什么機會接觸到這些課程。機器學習是人工智能(AI)的核心方法,眼下人工智能的火爆讓習慣于未雨綢繆的他,很早就認識到了這項技能的未來就業(yè)前景。
原本是B站的娛樂視聽受眾的他,偶然的機會發(fā)現(xiàn)站內竟然有相關的學習視頻,于是就開始了在B站的“自學生涯”。
“誰能想到,我今天想學點正經的知識首先上bilibili,”微博用戶@林欣浩同樣對此感到不可思議,“畢竟B站以前是我用來看劇佐餐的,現(xiàn)在這么正經,反而有點不太適應?!?/p>
在以前,說B站是年輕人的學習平臺,似乎難以想象。然而B站發(fā)展了十年,內容與風恪也逐漸豐富。
與動漫、電視劇聯(lián)系緊密的日語、韓語、英語等外語學習在B站聞名已久,而高考、研究生考試和各類職業(yè)技能相關內容同樣豐富。
例如通過率極低的司法考試,在B站有“段子手”羅翔老師。這位網絡資料顯示為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用生動形象的案例,外加特色的湖南口音,點燃了B站用戶學法的興趣。
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一年有1827萬人在B站學習,相當于2018年高考人數(shù)的2倍;被B站用戶稱為#study with me#的學習直播,已晉升為B站直播時長最長的品類,2018年直播學習時長達146萬小時,103萬次的學習類直播在B站開播。有人說在B站看完總共80集的網課,有人說線性代數(shù)同濟第六版的視頻已榮升為他在bilibili年度最愛的視頻,還有用戶留言稱期末考試期間,刷完了30多集的法律邏輯學。
這屆年輕人遠非年長者想象的那樣熱衷無腦娛樂,相反,他們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且在學習的方式上更加具有時代印記的個性。
比如,2016年年底生于央視,卻走紅于B站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年輕人會用他們的方式一一連綿彈幕,向以鐘表師王津為代表的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的工匠師傅們示以敬意。
《第一財經周刊》發(fā)布的《2018年中國z世代理想生活報告》顯示,74%的受訪95后會選用閑暇時間“學習和課外自我充電”,遠超95前的35.49%。只是這屆年輕人,他們不再受制于以往的單向輸出式的填鴨教學,當其擁有可選項時,他們的目光更容易被社交型學習吸引。
95后和05后是孤獨而焦慮的一代,他們多為獨生子女,生來與移動互聯(lián)網相伴。由于成長過程中缺失兄弟姐妹的陪伴,在擁有一定行為自主能力后,他們傾向于通過各種方式尋求陪伴感。
在年輕人眼里,學習已非單純的習得知識,尤其是學習資源相對豐富,過程是否愉悅將成為主要考量標準。
打開B站學習相關的視頻,可以發(fā)現(xiàn)彈幕和評論的互動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學習過程中產生困惑,直接發(fā)起提問,往往會得到后來者,甚至UP主親自解疑答惑??匆曨l學習充盈自身的同時,他們更享受從B站的彈幕和評論里找到一種同為同道中人的陪伴感。
學習直播同理。甚至用戶自己都能輕而易舉站上舞臺中心,變成光源,去吸引那些有共同學習經歷,或者說想一起參與學習的人。
有趣且快樂的學習似乎沒那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