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蕓婷
人與人之間存在太多的不同,如種族、文化、性別、個性……正是這些不同,構成了獨一無二、生動鮮明的個體。對差異的尊重,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關系變得更有溫度。在我們百草園中隊,就有這樣一個認識差異、尊重差異、悅納差異的平臺——“小草說”。
“小草說”誕生記
接班第一天,我請全班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新學期愿望。
“我希望自己這學期能更抓緊時間學習……”
“我希望自己的數(shù)學成績有所提升……”
小茜同學說出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能養(yǎng)一條狗?!比喟察o了幾秒,然后哄堂大笑。
我問身邊的男孩為什么笑,他撓撓頭:“一般新學期的愿望不都是關于學習的嘛……”身旁的伙伴點頭表示認可,無數(shù)雙眼睛看著我,期待著我的回應。
我摸了摸小茜的頭,小姑娘的臉已經(jīng)漲得通紅。我說:“這個愿望好熟悉,對了,我六年級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愿望,可惜沒有實現(xiàn)。小茜,希望你能實現(xiàn)哦!”
為什么“新學期想要養(yǎng)條狗”這樣的愿望,全班學生會用大笑來回應呢?在與學生們的點滴交往中,我逐漸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當別人與自己的想法、習慣、做法存在差異時,學生們不太愿意去傾聽,更別提理解和尊重了。
那段時間我正在看一檔辯論節(jié)目《奇葩說》,主創(chuàng)人員始終強調(diào)的“尊重每種差異、包容每個不同”給了我靈感。如果在班級里開展這樣的辯論賽,讓學生們經(jīng)歷不同話題觀念的爭鋒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呢?于是,“小草說”正式拉開帷幕。
從“專注背自己的稿子”到“仔細聽對方的發(fā)言”
第一場辯論中,小選手們都準備得很認真,各說各的稿子,沒有任何互動,在“無比友好與和諧”中結(jié)束了輪流發(fā)言。點評時,評審員問:“正方和反方的辯詞中,都有提問對方辯友的問題,不過好像雙方一個問題都沒有回答,你們怎么不追問呢?”一位辯手的同桌無比同情地說出真相:“對方發(fā)言的時候,他們都在緊張地背自己的稿子,哪有空聽?!贝蠹叶夹α?。
在第二場辯論“團結(jié) / 競爭更能促進進步”中,正方辯手敏銳地抓住對方所說的“在古代,正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才促使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這句話,巧妙回擊:“是啊,戰(zhàn)爭促進進步,但怎么樣才能打贏戰(zhàn)爭呢?靠的就是團結(jié)??!”這一精彩的回擊獲得滿堂喝彩。辯論結(jié)束后,我請學生們討論“怎么才能有更多及時的回應”,大家總結(jié)出最關鍵的一點:仔細傾聽對方發(fā)言。
接下來的辯論賽中,小選手們?nèi)耸忠恢ЧP、一張紙,在對方發(fā)言時,他們仔細傾聽,還不時在紙上記錄著。在學科課堂上,教師反復強調(diào)“仔細聽”,往往效果甚微,而在“小草說”中,因為辯手們都渴望能及時抓住對方的漏洞給予反擊,所以一個個都高高豎起耳朵,就怕遺漏一個字。
出于真實與迫切的需求,學生們開始學著去聽對方正在說什么、想要說什么、接下來可能還會說什么,這種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正是“尊重差異”路上首要而關鍵的一大步。
從“我不同意對方觀點”到“謝謝對方辯友”
可能是為了在氣場上壓倒對方,每一位小辯手開場時都會先氣壯山河地吼一嗓子:“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于是我?guī)е蠹矣^看了一些辯論賽的開場,他們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辯手都是以“謝謝對方辯友”這句話開場。學生們不好意思地自我反思:“這句‘謝謝’是對對方認真準備的感謝,也讓人感覺更有禮貌?!蔽尹c頭補充:“不同的話體現(xiàn)了不同的氣度。你希望聽到哪一句,那你就多說哪一句?!?/p>
比起教師的引導,議題本身所蘊含的道理會讓學生更有認同感,也更容易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韓國人在美國要不要吃狗肉”的辯論中,大家了解了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飲食差異;“鼓勵 / 批評更能讓人進步”這一議題直面親子沖突,有學生在最后總結(jié)時說:“以前,我總希望媽媽一直表揚我,每次她一批評我,我就很生氣。但現(xiàn)在我明白了,即使是批評,背后也是媽媽對我的關心和愛?!?/p>
當學生們逐漸有了“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別人的觀點可以和我不一樣”的認知時,“小草說”里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了那句“謝謝對方辯友”。
尊重差異,溫暖你我
至今“小草說”已經(jīng)開展了12期,討論了12個不同的主題,全班48人均擔任過主辯手,共誕生了14位最佳辯手?!靶〔菡f”營造的尊重、鼓勵的氛圍,使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開放自我、積極表達。最讓我驚喜的一場辯論是“做男生好還是做女生好”,辯論環(huán)節(jié)男女生都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各自的性別優(yōu)勢,金句輩出,競爭激烈。而到了總結(jié)環(huán)節(jié),雙方代表卻都不約而同地夸起對方,女生代表小晨說:“其實男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活力是我們女生羨慕的,而且在解數(shù)學題時,他們總會有不同的想法。”而男生代表小浦則表達:“女生的細致值得我們男生學習,我們男生更有力量,我們要保護女生。”原本對立的辯題,結(jié)尾竟然如此溫馨。
這個學期開學,我又請大家分享新學期的愿望。小茜想要養(yǎng)小狗的愿望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她說:“希望小狗可以健健康康的,希望我和小狗每天在一起開開心心?!?/p>
我和學生們一起為小茜鼓掌。
百草園中的小草們還在努力成長,“小草說”會繼續(xù)伴大家前行,也期待我和孩子們的心會在更多差異的碰撞中變得更柔軟、更包容。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