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刊,都是Movie Issue。作為一名電影的資深觀眾,在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檔有點惶惑,有眾多票房過億的電影,可我沒找到打動自己的那個故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電影標(biāo)準,這標(biāo)準和票房無關(guān),和觀者心里的感受有關(guān)。
有個女朋友,很多年來,每次生病臥床在家,都翻出《諾丁山》看一遍,跟著休.格蘭特飾演的小書店老板和茱莉亞.羅伯茨飾演的好萊塢女明星的故事哭哭笑笑一個半小時,病好一半。她說這電影有治愈功能,因為讓你相信:愛情渺小而偶然,卻也偉大又持久。
愛情是生活中脆弱的奢侈品,脆弱到大家一忙就忘記了??捎心敲疵篮玫膼矍殡娪埃娴淖屇阆肫饜矍?。
有一年戛納電影節(jié),ELLE采訪鞏俐,問及她最愛的一部電影,女神姐毫不猶豫地回答:《教父》。很難用幾句話來形容和褒獎《教父》,這部世界電影史上最奪目的經(jīng)典電影,千萬人為其中的情節(jié)和角色癡狂。年輕時看熱鬧、看故事、看演員;年紀漸長,在這個離我們生活很遠的西西里黑幫的故事里,會看懂復(fù)雜而一言難盡的人性。
《教父》是一部特別有勁有嚼頭的電影,諸多橋段讓人難忘,每次看都驚心動魄;也是
一部鏡子般的電影,那些故事,會映射出觀者自己內(nèi)心的善惡。去年年底最后一趟出差,我在飛機上重看了幾年前布萊德.皮特監(jiān)制、茱莉亞·羅伯茨主演的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Eat Pray Love)。故事不主流,女主人公是一個世俗意義上很幸福的女人,在別人眼里她有不錯的工作、穩(wěn)定的家庭……但她打碎了這種表面的幸福,去尋找內(nèi)心真正想要的東西……我敢打賭,每一個女人在40歲之后,在工作、父母、愛人、孩子等等組成的生活慣性的日復(fù)一日的輪回中,偶爾都會有“出逃”的念頭。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出逃的故事。電影中有一句經(jīng)典的臺詞:真正的平衡,是從失去平衡開始。這句頗具哲學(xué)意味的臺詞,在現(xiàn)實中何其不易,在種種習(xí)慣成自然的生活中,我們最缺的是勇氣。
我并不完全贊同女主人公的做法,電影還是電影,但欣賞編劇和導(dǎo)演賦予她的勇氣。這個故事給了自己非常好的提醒,再忙亂再慌張,當(dāng)奔波勞碌柴米油鹽已經(jīng)變成一張網(wǎng)把自己牢牢罩住時,要記得給自己留一個空隙,即使小小的空隙,也會讓我們恢復(fù)元氣,恢復(fù)最初的對生活的好奇和熱愛。
飛機落地時,我已決定給自己一個短短的單人假期,后來迅速成行,樂不思蜀。原來闔家歡樂是歡樂,一個有家的女人,一個人出門,也依然會很歡樂。
好電影就是這樣,撩撥的不僅是你的眼睛,還有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