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舒雅
九月的某天早上,我穿的高跟鞋磨腳,走路稍快點就要磨破皮,我正在發(fā)愁。這時,電話響起:“學校大門口需要你的援助?!庇谑俏也铰钠D難地走下了四層樓。
一
校門口像往常一樣停著一排車,其中有一輛是學生家長的,很明顯,這個孩子已經(jīng)錯過了進校門的時間,現(xiàn)在距離第一節(jié)課的鈴聲響起已經(jīng)過去十分鐘。我看見班主任和孩子父親站在車旁說著什么,后座的車門開著。
我感到腳后跟隱隱作痛,一定是剛才走得太急,磨破了皮,于是我向家長簡單自我介紹了一下就鉆進車里。后座上坐著這個不肯進校門的孩子,旁邊是打電話求助的任課老師,正想盡辦法勸慰。
這是個五年級的女生,低著頭,撥弄著手指,小聲重復著“我不去”三個字,略帶哭腔,額頭是細密的汗,可能是經(jīng)歷了一番掙扎,也可能是這天氣真的不適合待在沒開空調(diào)的車里。我開口打招呼,她抬頭,眼神里寫滿了惶恐,這是我和心柔第一次見面的場景,她是我輔導的第67個學生。
“我想我姐姐,她在老家,我只想回到她身邊,在這里我自己一個人做不到……”她說話斷斷續(xù)續(xù)、語無倫次,看起來是忍耐了很久。我一直聽著,頭上不自覺地冒汗,直到感覺衣服貼著后背。我忍不住下車和眉頭緊鎖又不知所措的父親聊了聊,順便透透氣。
又是一個背負故事的孩子,但通過父親的言語,我確信這個孩子足夠堅強。
二
轉(zhuǎn)學生,入學適應困難,學習上雞頭變鳳尾,生活上離開舒適區(qū),人生地不熟的當下,“新仇舊恨”涌上心頭。這對成人來說況且需要借酒消愁若干個晚上,更別提對于一個萌發(fā)了極強自尊心和好勝心的五年級學生了。
在我認真聽她傾訴了二十分鐘以后,她似乎覺得頭沒有那么暈,肚子也沒有那么痛了,但又礙于情面不能直說。我洞察到這一點后不失時機地提議:“讓我?guī)愫煤脜⒂^一下我們美麗的校園吧?!笨吹贸鏊齼?nèi)心仍有掙扎,我挽著她的手臂,陪她在校門口轉(zhuǎn)了兩圈。
為了緩和情緒,我們在校園小道上邊走邊聊,我心雖急卻不得不放慢腳步,因為這高跟鞋著實磨腳,不允許我大步前進。我耐下心來,慢慢地走,靜靜地聽,漸漸的,心柔的嘴角盈起了笑意。
所幸心柔有一個年輕貌美又溫柔有愛的班主任,在我?guī)朔雽W恐懼的這兩節(jié)課的時間里全程陪伴,給予鼓勵。這讓我感慨這些年的個別輔導,幾乎所有班主任老師都對我寄予厚望,希望把學生交給我后,我可以還給他們一個“被修好”的孩子,仿佛我是高級維修專員。不要問我為什么孩子沒有改變,因為我從來就沒打算改變他們,只是盡我所能去看見、聽見、遇見那些所謂“壞掉”的部分。
三
心柔克服進校門的恐懼已經(jīng)很不容易,自然沒有更多勇氣走進教室,我感同身受。在我的咨詢室里,她坐了一上午,我告訴她我的角色和職責,她告訴我她的困難和憂慮,是一個轉(zhuǎn)學生可能會經(jīng)歷的事,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會經(jīng)歷的事,一個成績驟降的“好學生”可能會經(jīng)歷的事,我依然感同身受。直到我不得不離開咨詢室去上課,臨別我告訴她如何才能在學校找到我,那時她的眼神柔和了許多。
第二天早晨,班主任給我打電話,說心柔進校門了,但是沒進教室,不知道去哪里了。我望向咨詢室,果不其然,她在門口等我,仍然是滿頭大汗的樣子。我請她進來坐,問她怎么了,她說跟爸爸吵架了,因為爸爸沒及時洗衣服迫使她穿上了偏小的衣服,現(xiàn)在繃在身上很熱。我差點沒笑出聲,心里的顧慮打消了一半,這事也許轉(zhuǎn)移了她對學校一半的焦慮,畢竟是五年級的姑娘了,愛美之心大過天。
我?guī)ヒ娝挠⒄Z老師,她猶豫,因為英語老師很嚴肅,她不敢。于是,我讓她在我面前練習怎樣請老師幫助自己解惑。等她成功交掉了作業(yè)本,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她不敢進教室,怕被同學笑話,無法承受走進教室時全班同學的“注目禮”。我自然是理解的,也提前想到了這一點,便趁全班同學都去操場出操時,陪她來到教室,靜待其他同學“入場”。為了緩解她被行“注目禮”的焦慮,我決定將同學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我身上。于是,我硬著頭皮站在講臺前,趁著同學們魚貫而入跟大家一一打招呼,并強行開始5分鐘即興演講。此舉成功吸引了全班同學的注意力,也完美地解除了她的尷尬。
走出教室的時候,我看到她對我微微一笑,我沖她眨了眨眼,悄悄松了一口氣。
四
第三天,她仍然一進校門就來找我,跟我說一些雞零狗碎的事,然后由我陪著走到班級門口,自己走進去。
第四天,當我走到樓梯口,她說:“您就站在走廊這頭看著我吧,我會自己走進教室的。”我猜當時的我一定是露出了“老母親”般欣慰的笑容。
心柔背著書包轉(zhuǎn)身走向教室,馬尾辮一甩一甩的。長長的走廊上陽光正好,她突然回頭看我,眼里含著笑意。
看著她走進教室,我的眼前又浮現(xiàn)第一天校門口那一幕。當時頭暈、腹痛、胸悶氣短、無法站立的孩子是她,現(xiàn)在聲音響亮、口齒清楚、思路清晰的孩子也是她;當時穿著高跟鞋步履匆忙的人是我,現(xiàn)在氣定神閑、一身輕松的人也是我。孩子的心理怎樣變化,我的心路歷程又是怎樣的,我站在走廊上回憶著、思考著。至此,我又傾聽了一個無助的孩子,在她最需要被傾聽的時候,我真幸運啊,陪著他們邁過一個個小小的路障,是我所能做的最美好的事了。
這一次的我又進步了一些,沒有太過心急,沒有太多預設,只是靜靜地傾聽,緩緩地跟隨。說起來,這還多虧了那雙磨腳的高跟鞋,放慢了我“急于求成”的腳步。
我想,明天我又可以穿上它,慢慢地走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qū)江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