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
一
2017年6月初,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上,主持人董卿問一位老太太:“聽說很多媒體要采訪您,都被您婉拒了??蔀槭裁催@一次我們能請動您?”老太太沉思片刻,慢慢地說:“因為我老伴兒彭金章愛看這個節(jié)目。這輩子我欠他的太多,我要盡量彌補……”
這位老太太是誰?
她叫樊錦詩,曾是敦煌研究院院長。
1962年,樊錦詩到敦煌去實習(xí),彭金章大學(xué)畢業(yè)后卻被分到武漢大學(xué)。樊錦詩本想跟他一起去,但因為她在敦煌實習(xí)時,表現(xiàn)出對文物真正的熱愛和深厚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敦煌研究院寫信到北大點名要她?!敖?jīng)過再三考慮,我還是決定接受邀請。”同樣學(xué)考古的彭金章表示理解,不過二人約定:3年后樊錦詩調(diào)回武漢。
然而,3年后的“文革”使這一切都成了泡影。兩個人分隔兩地,卻始終沒有忘記對彼此的承諾。后來,樊錦詩奔赴武漢,跟相愛的人舉行了婚禮。
二
1968年,樊錦詩有了孩子,彭金章連夜就趕往敦煌,他一邊學(xué)著照顧妻子坐月子,一邊學(xué)著照顧孩子?!翱墒?,20天后,武大接連給老彭發(fā)來4封電報,催他趕快回校,他不得不趕回武漢?!?/p>
后來,他們有了第二個孩子,彭金章又把孩子送到河北農(nóng)村的姐姐家。就這樣,一家四口分居三地,歲月漫漫,遙寄相思。
直到孩子要上學(xué),樊錦詩才下定決心,與老彭同時寫了請調(diào)報告,誰的可能性大就誰調(diào)。
然而,此時的彭金章不僅是武大考古系的創(chuàng)始人,還是國內(nèi)這方面的頂級專家之一;樊錦詩是敦煌文化研究與保護方面難得的人才。所以,兩個單位都不愿意放人,還展開了人才爭奪戰(zhàn),最終也沒能分出勝負。
夫妻分居23年后,在時任國務(wù)委員方毅的關(guān)心下,二人終于可以團圓了。“可是,在我們決定究竟誰向誰靠攏時,都猶豫了?!笔前?,這里是樊錦詩守了23年的敦煌,她的整個青春都在這里。而此時,莫高窟已經(jīng)“病”了,墻上的壁畫正以驚人的速度脫落,如果自己也走了,誰來保護敦煌?樊錦詩猶豫著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丈夫。彭金章說:“無論你有什么想法,我都聽你的。我去敦煌吧?!?/p>
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來到敦煌的彭金章也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轉(zhuǎn)移到雕塑和壁畫上,并和妻子一起,在對藝術(shù)遺產(chǎn)的保護上尋求國際合作。
三
來到敦煌后,彭金章篩遍了洞窟的每一寸沙土,把有編號的洞窟從492個增加到735個。還挖出了景教十字架、波斯銀幣、回鶻文木活字等國家一級文物。
1998年,60歲的樊錦詩成為敦煌研究院院長。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莫高窟越來越出名,游客們一批又一批地來到這里。
然而,由于在莫高窟北區(qū)的塵土中工作了幾十年,彭金章的肺部不斷地出問題。樊錦詩知道,愛人離那一天不遠了。直到這時,樊錦詩才意識到,丈夫為了自己和這個家犧牲得更多。
“現(xiàn)在,老彭已經(jīng)去世幾個月了,但我覺得他仍跟我、跟敦煌在一起。我們相戀于未名湖,相愛在珞珈山,相守在莫高窟,共同走過58年的人生時光,用我們的愛守護著中華民族的千年敦煌,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p>
摘自《聯(lián)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