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公仆不見官”,這恐怕是每一個參觀過西柏坡的人的強烈感受。
西柏坡紀念館的同志向記者一行介紹說,當時,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央機關的同志們一樣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吃、穿、住、用幾乎和老百姓沒有什么區(qū)別。
毛澤東的衣褲件件有補丁,而且不經(jīng)他同意,誰都不能給他領新衣服,毛衣毛褲穿破了,上邊有了大窟窿,讓工作人員給補補接著穿。他的一件睡衣,曾經(jīng)補了73次,穿了20多年。
毛澤東曾說:“節(jié)約一件衣服,前線就可以多幾顆子彈?!睘榱斯?jié)約,他擦臉、擦腳只用一條毛巾。衛(wèi)士長勸他買條新毛巾,把擦臉的和擦腳的分開,毛澤東卻風趣地說:“不要分了,現(xiàn)在整天行軍打仗,腳比臉辛苦,分開就不平等了,腳會有意見?!毙l(wèi)士長“撲哧”笑出聲來說:“那就用新毛巾擦腳,舊毛巾擦臉?!边@時毛澤東輕輕搖搖頭說:“賬不能那么算,我多用一條毛巾,可能費不到哪里去,可是全軍如果每人節(jié)約一條毛巾,省下的錢,我看就夠打一次沙家店戰(zhàn)役了?!?/p>
從毛澤東舊居出來后,記者一行又走進了周恩來的舊居,辦公桌上放著的一個舊茶缸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一個粗瓷小碟子蓋在茶缸上,就算缸蓋兒了。原來,當年茶缸蓋兒摔壞不能用了,衛(wèi)士長成元功便到供給處領了一個新的帶蓋兒茶缸,周恩來發(fā)現(xiàn)后,卻讓退了回去,將舊茶缸又拿了回來,從書架上拿下一個粗瓷小碟子,往茶缸上一蓋,說:“這不正合適嗎?”
西柏坡中央大院本來就不大,中央領導們的住房也都很簡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召開時,西柏坡一下多出那么多人,住房便成了問題。為了安頓從東北來的王稼祥和朱仲麗夫婦,朱德和康克清主動與他們做了“團結(jié)戶”,把自己的床讓給他們,自己打地鋪,中間只拉了一條布簾。
記者一行來到中央軍委作戰(zhàn)室舊址時,講解人員告訴記者,這房子是中央機關自己修建的,里面有一部電話,兩幅地圖,三張桌子分屬3個科室。敵我力量的對比,曾先后用電光紙剪成的三角旗、紅藍鉛筆和自己紡的毛線染上紅藍顏色標注。
西柏坡紀念館第二展室內(nèi),有一個全國土地會議簡陋會場的模擬場景。那是村里老百姓的一個打谷場,放了兩張桌子,幾條板凳,上面搭一個布棚,便是主席臺了。一幅當時的照片顯示,出席會議的代表們有的坐在石頭、馬扎上,有的干脆席地而坐。據(jù)當時布置會場的工作人員回憶,也曾向中央首長們請示借些凳子讓與會者坐,可劉少奇說:“可以以石作凳、以膝當桌嘛!”朱德說:“能弄來那么多桌凳當然好??墒俏覀儧]有,用一張桌子也要向老鄉(xiāng)借。能開會就行了,能不麻煩老鄉(xiāng)就不要麻煩老鄉(xiāng)了。”開會時,衛(wèi)士給朱德借來一把木板椅,朱德接過來放在面前當桌子,然后坐在一塊石頭上,埋頭往本子上記起來。
在西柏坡紀念館里,存有記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會議情況的一段無聲錄像,當時中央委員們就穿著普通的粗布棉襖,有的還自己拎著小板凳參加會議,散會后再搬回去。
1948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55歲的生日。當時,淮海戰(zhàn)役激戰(zhàn)正酣,毛澤東密切關注著戰(zhàn)局變化,日夜操勞。中央機關一些同志準備趁他生日殺頭豬,做一頓紅燒肉給他祝壽,既補充營養(yǎng)又能讓他放松一下。得到消息后,毛澤東立即制止了。
親力親為,是當時黨的高級領導人普遍的工作作風。毛澤東曾指出:“重要的文件不要委托二把手、三把手寫,要自己動手,或者合作起來做。”還指出:“一切依賴秘書,這是革命意志衰退的表現(xiàn)?!彼麖牟惠p易讓秘書代勞,總是親自動手起草文電、報告,撰寫文章。西柏坡時期,毛澤東的大量文電、講話、談話、書信等文獻大多留有手稿,都是他親自撰寫的。
毛澤東還強烈反對將他抬至過高的位置。面對黨內(nèi)有同志“把毛澤東思想改成毛澤東主義”、把新成立的青年團命名為“毛澤東青年團”以及以毛澤東像作為即將發(fā)行的人民幣票面主圖的建議,毛澤東也都拒絕了,在他的堅持下,人民幣的票面設計最終選擇反映解放區(qū)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建設的圖景為圖案。
在籌劃召集新政協(xié)和建立新中國的日子里,毛澤東親自寫信、起草電報,征求許多知名民主人士的意見,邀請他們到解放區(qū)共商國是。對這些民主人士,毛澤東用詞十分謙遜。在給李濟深和沈鈞儒的信中,他寫道:“弟已擬了一個草案,另件奉陳。以上諸點是否適當,敬請二兄詳加考慮,予以指教。”在給陳嘉庚的邀請電中,他寫道:“為此亟待各民主黨派及各界領袖共同商討。先生南僑碩望,人望所歸,謹請命駕北來,參加會議,肅電歡迎,并祈賜復。”
不僅毛澤東謙虛謹慎,其他中央領導也都如此。全國土地會議期間,劉少奇每次讓工作人員去通知代表們座談時,都這樣叮囑:“跟代表們說話要客氣,不能和下命令一樣。就說少奇請你們到他那里去坐坐?!?/p>
據(jù)西柏坡時期在周恩來身邊工作過的干部回憶:“周恩來從來沒有歇過一天假。每天夜里都是工作到凌晨才去睡覺,到了9點又準時起床,一天最多休息5個小時,其余時間便一直埋頭在工作里。深夜12點,給他送來夜宵,一碗米飯,一碗菜湯,一盤小菜,放在進門的小茶幾上,經(jīng)常需要警衛(wèi)員幾次提醒他吃飯。不然,放涼了,還顧不上吃?!?/p>
被譽為“黨和人民的駱駝”的任弼時,曾兩次被捕入獄,身體受到嚴重摧殘,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和高血壓。醫(yī)生建議他每天工作不能超過4個小時,而實際上他每天工作的時間要成倍增加。新中國成立僅一年之后,1950年10月27日,為革命鞠躬盡瘁的任弼時就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年僅46歲。
董必武是黨內(nèi)“五老”之一,在西柏坡時已年過六旬,但他從不居功自傲,而是把自己看成是黨的事業(yè)的“一塊做補丁的布頭”。當時,為了工作方便,中央機關配備了兩部汽車,董老年逾花甲,身體也不算好,按規(guī)定外出辦事完全可以坐車去,但他總是騎馬。擔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職務后,他還分擔著每月15斤小米的生產(chǎn)任務;工作之余,還從夫人那里學會了紡線。
康彥新介紹說,西柏坡時期,廢寢忘食、宵衣旰食的黨的領袖們,卻時刻牽掛著當?shù)厝嗣袢罕姷纳a(chǎn)生活。
毛澤東號召中央機關進行“節(jié)約糧食”運動,讓工作人員把節(jié)約下來的300多斤糧食在春節(jié)前送給西柏坡村生活困難的村民??匆姰?shù)剞r(nóng)民種稻子不育秧導致產(chǎn)量低,他專門給群眾講要先育秧、再插秧。即使到了1958年,毛澤東還特意讓中央辦公廳給西柏坡寫信,詢問老鄉(xiāng)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并讓他們到水稻產(chǎn)量高的涿縣學習種稻方法。
播種的時節(jié),朱德曾經(jīng)幫助當?shù)匕傩绽e。收獲的時節(jié),見一位60多歲的老婆婆獨自吃力地在地里割谷子,朱德二話沒說,挽起袖子,向老婆婆要過鐮刀,便“刷刷刷”地割下去。
“我這條命,就是董老一家給撿回來的??!”西柏坡村的閻青海老人永遠記得當年的那段人生經(jīng)歷。閻青海一歲多時得了一場急病,奄奄一息。他娘以為治不好了,就把他用谷草裹身,放到外面的碾盤上,準備等孩子爹回來扔掉。不料董必武夫婦路過此地,發(fā)現(xiàn)孩子還有心跳,就趕緊抱起來送到中央機關醫(yī)院。董必武夫人何蓮芝在醫(yī)院陪護了好幾天,終于把一個歡歡實實的孩子抱了回來?!拔靼仄录o念館籌建時,我和有關人員去北京征集文物,就住在董老家。董老還主動問我們村里有什么困難。我們反映需要一臺拖拉機,董老立即給協(xié)調(diào)解決了。后來何蓮芝重訪西柏坡,還專程到我們家看望。”閻青海感嘆:“中央領導和咱真是一家人、心連心吶!”
中共中央領導還嚴格要求機關干部,絕不容許損害群眾利益,哪怕一絲一毫也不行。當警衛(wèi)戰(zhàn)士為保持院落清潔,打算拆掉院里的石磨和豬圈時,毛澤東語重心長地說:“中國革命的形勢發(fā)展很快,我們不會在這里住多久,這些東西都不要拆掉,將來群眾還要用的?!敝芏鱽硭〉脑鹤永锏睦鏄渖辖Y(jié)了幾個梨,秋天梨成熟后,他讓工作人員摘下給房東送去。房東一家說什么也不要,工作人員只好給老鄉(xiāng)一些錢,算是把梨買了下來。
黨的領袖們當年為什么這樣關愛群眾、尊重群眾?因為他們深知,群眾才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中國共產(chǎn)黨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植根群眾,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眾。
在西柏坡,毛澤東曾不止一次提到李自成,其用意就在于提醒廣大黨員干部,不要驕奢淫逸、喪失斗志、脫離群眾。劉少奇也不止一次談到安泰。安泰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巨人,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蓋婭的兒子,有著無窮的力量,他的力量就來自于大地母親。在和敵人格斗時,只要身體不離開大地,他就可以所向無敵。然而,敵人后來發(fā)現(xiàn)了他的這一特點,在戰(zhàn)斗時把他舉向半空,使他離開了母親,最終把他殺死。借用安泰的故事,劉少奇是在警醒黨員干部,要始終把根扎在人民群眾中間,始終不脫離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