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薇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是張小萍時常用來警醒自己的一句話。張小萍,文水縣開柵鎮(zhèn)初級中學語文教師。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把自己的滿腔熱忱奉獻給了學生,默默編織著她的教師夢。
1990年9月,剛從汾陽師范畢業(yè)的張小萍懷著一顆赤誠之心來到了開柵鎮(zhèn)初級中學任教。任職之初,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扎根教育,為人師表。開柵中學是一所鄉(xiāng)鎮(zhèn)初中,條件談不上艱苦,卻也清貧。因此,張小萍的很多同事選擇了停薪留職或者跳槽,甚至更換工作。面對這一切,張小萍絲毫沒有動搖,并始終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張小萍說道:“當教師的,可能注定了一生的清貧和無聲無息,但我認為,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一切是最重要的。”事實上,在剛剛走上三尺講臺的時候,她也只是認為教師是一份崇高的事業(yè)。但是通過與學生相處,她逐漸感覺到,教師是一份只要付出就有回報的職業(yè)。特別是她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學校,學生淳樸可愛,家長真誠熱情,這一切感動了她,也成為她心甘情愿留下并堅守崗位的原因。
今天,教師這一職業(yè)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從國家到社會都給予了教師豐厚的物質(zhì)保障和尊重。張小萍的選擇和堅守有了來自學生、家長以及社會的認可和回應,這讓她感到無比欣慰。時至今日,張小萍已經(jīng)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堅守了29年,“看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從我這里畢業(yè),升入自己理想的學校,并且把我當成了知心朋友,我覺得,那就是我人生價值的一種體現(xiàn)”。
隨著社會發(fā)展瞬息萬變,知識更新一日千里,所有行業(yè)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教育行業(yè)也不例外,教育的內(nèi)容隨著時代和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而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學生的心理、個性特點也隨之成為制約教育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這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早在很多年前,張小萍就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知識層面的局限,覺得需要一些跨學科的知識來支撐她的教學。于是,她不斷加油充電,在工作和生活之余,積極參加各種業(yè)務進修和繼續(xù)教育,閱讀各種教育教學書刊,虛心向其他教師請教,并把學習心得以論文的形式交流發(fā)表。1996年,張小萍通過自學考試取得了山西師范大學的本科文憑。
在做班主任期間,張小萍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心理,跟他們溝通,她考取了心理健康咨詢師的證書,掌握了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張小萍將這些知識應用到了與學生的溝通中,效果顯著。她總是能從學生的眼神、動作、微表情等細節(jié)了解到他們的內(nèi)心想法,從而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去與他們溝通。
為了不被時代的浪潮裹挾,張小萍就像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時刻不忘學習,堅持提升自己,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同時,也造福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作為教師,責任心是排在第一位的?!痹诮虒W過程中,她更注重通過管理讓學生喜歡上課?!案冻稣嫘模寣W生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愛,從而讓他們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泵繋б粚脤W生,張小萍都會為每個學生做一個記錄冊,并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給他們定好目標。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張小萍特別關注學生思維上的提升,注重學生從“演員”到“導演”的轉變,也就是由被動學習、被動思考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在她看來,記憶、閱讀、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三大模塊。在記憶方面,張小萍會在課余時間去教室把關,確保每個學生的背誦任務都能完成;在作文方面,她更注重讓學生去體驗生活、觀察生活,并把自己觀察到的東西應用到作文當中,這樣,學生寫出的作文就具有了更多來自生活的真情實感。
責任心與愛心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卻是教育領域亙古不變的真理。一直以來,張小萍都把學生放在首位,甚至在休產(chǎn)假、病假時都心存愧疚,生怕耽誤了學生。帶著這樣的責任感,張小萍收獲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也獲得了領導的認可。
多年的堅守和付出讓張小萍聽到了“回響”,無論是教學成績還是師生情感,都有了令人欣慰的收獲。
張小萍致力于點燃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和熱情,讓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內(nèi)在的驅動力。每次的期末測試,她所教的學生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除了教學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外,還有一個更加令張小萍欣慰的收獲,那就是來自學生真摯的愛。由于教師職業(yè)用嗓多,張小萍常常嗓子沙啞。有一次,學生看到老師上課總是咳嗽,于是在網(wǎng)上查了治咳嗽的偏方,用柿子的根部枝葉泡了水,放在老師的辦公桌上,旁邊還留了小紙條:“請老師喝了這杯水,這是我們給您的愛?!笨吹竭@一幕,張小萍心里十分溫暖,也非常感動,感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張小萍常說,情感是一種潤滑劑,能夠創(chuàng)造出許多奇跡和美好的境界。如果把學生比作桃李的話,那么教師就是滋潤桃李的絲絲春雨。一直以來,張小萍就是這樣用真心和真情感化學生的,而當這些付出有了回報,也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職業(yè)選擇。
對于未來的工作重點,張小萍也有自己的想法。近些年來,由于學校所在地的經(jīng)濟條件較差,很多家長外出務工,導致留守兒童增多,開柵中學作為寄宿制學校,肩負著留守兒童管理的重任。如何管理好這些留守兒童,成為張小萍和她的同事們關心的問題。在未來的日子里,她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努力,引導留守兒童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學習—進步—再學習—再進步,是我一生最強勁的節(jié)拍?!睆埿∑紝⒆约旱娜啃难吨T教育,這一路,她走得扎實、堅定而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