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講述
1990年9月1日,“沈大高速公路’全線剪彩通車。這一天成為薛景為生命中最驕傲的一天。
1990年9月1日,這一天被永遠載入了新中國發(fā)展的歷史——
全程375公里的沈陽至大連高速公路全線剪彩通車。作為我國大陸興建最早的一條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的建設成功表明,中國有能力建設一流的高速公路,中國的公路建設已跨入高速公路時代。
同樣,這一天也刻進了35歲的薛景為生命中,成為他這輩子最驕傲的一天。
1984年6月,“沈大高速公路”正式開工,剛剛大學畢業(yè)4年的薛景為有幸參與公路設計。為了精確地測量路線的長度,薛景為和參建的同事拿著鋼尺,在現(xiàn)場沿著選定的路線100米接100米地測量。沈陽到大連有多遠,他們就用雙腳丈量了多遠。
因為要保護農田,測量只能在冬季進行。零下三十幾攝氏度的野外,薛景為的手和腳凍得失去了知覺,但仍要緊緊抱著測量用的光學儀器,生怕磕了碰了。
雙向四車道的建設標準和120公里每小時的設計行車速度,對攤鋪瀝青路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設者們發(fā)揮“團結拼搏、艱苦奮斗”的“沈大精神”,將推進速度提高到了一天兩公里。即便在今天,這樣的速度也算很快了。
作為我國第一條高速公路的設計者之一,薛景為親眼見證著我國高速公路事業(yè)從零開始發(fā)展。在公路上干了一輩子,今年65歲的薛景為打算徹底退休了,但每當他駕車行駛在自己參建的高速公路上,他的嘴角會自然上揚,笑容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