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軍
我常想,世界上什么最吸引人的眼球呢?只有世界杯了??醋闱虻娜?,比看什么的都多。
就榕江縣而言,最具有特色的應屬榕樹,也就是榕樹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到榕江觀光旅游。榕江也因榕樹美,江河多,古州廳志有記載:榕江因榕樹和江河眾多而得名。榕江有幾百年的榕樹,有幾百年的植榕史。榕江榕樹樹形美觀大方,呈橢圓形,扇子形。枝葉繁茂,四季常青,枝長平伸,分布均勻,呈球形。樹根裸漏,形狀奇特,樹枝有多長,其樹根也有多長,整個樹呈園椎形或盤子形,似一把巨大的涼傘。榕樹腳下常年聚著侗族苗胞,男女在彈琴唱歌,談情說愛,織布乘涼,錘布洗衣,掛菜放鴨,人們在榕樹下和諧相處,談笑風聲,其樂融融。
榕江自然生態(tài)好,環(huán)境優(yōu)美,得益于榕江人民有熱愛榕樹的傳統(tǒng),幾百年來有栽榕樹,愛護榕樹的良好習慣,使得榕樹在此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四季常青。栽榕樹,護榕樹,愛榕樹,甚至每棵榕樹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解放初期曾經(jīng)任榕江縣人民政府縣長20多年的石世雄老先生,屬土生土長的榕江人,對榕江榕樹的發(fā)展有歷史性的貢獻。為什么?因榕樹繁殖較難,生長較快。為解決榕樹苗奇缺的問題,石世雄老先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退休后,利用10~20年的時間,潛心研究榕樹的生長、繁殖、培養(yǎng)和栽培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育苗獲得成功,為榕江人民后來栽種榕樹,提供優(yōu)質(zhì)苗木作了貢獻。
還有一位土生土長的榕江鄉(xiāng)下人黃明光先生(州政協(xié)原副主席、從江縣原縣委書記),自幼年時期就熱愛家鄉(xiāng),熱愛榕樹,甚至尋訪、了解每蔸古老而奇特榕樹的故事,花了不少的精力。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黃明光先生主政榕江縣古州鎮(zhèn)黨委書記期間,有獨特的卓越眼光和遠見,提倡在古州城內(nèi)城外、都柳江、寨薅河、平永河的沿河一帶作規(guī)劃補栽榕樹,成為獨有的榕江風景線;提倡在恰當場地,公共活動場所、院壩等栽棵榕樹。栽種管護成活后,由古州鎮(zhèn)人民政府給栽種者精神上的獎勵,立碑頌揚,以作紀念。此倡議經(jīng)古州鎮(zhèn)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并形成決議,付諸實施。一時間,榕江縣古州鎮(zhèn),乃至車江、忠誠、八開、定威、興華、平江、平永等鄉(xiāng)鎮(zhèn)沿河一帶也受到影響,栽榕樹成風。由于方法得當,措施有力,順應民心,合理布局,成活率高,已成為至如今為止榕江栽種榕樹、管護榕樹、發(fā)展榕樹的最好時期。當年栽種的榕樹,如今已成參天大樹,受益人民。
2019年3月31日,榕江忠城大橋頭有500多年歷史的那棵大榕樹的一枝大枝丫,橫著倒下在大橋上,并將附近的風雨橋長廊也敲爛了。路人見了這一慘狀,痛心不已。當時,我在現(xiàn)場通過電話聽到黃明光先生說:這蔸榕樹,以前非常非常壯觀漂亮,樹枝分布均勻,覆蓋面廣,一半蓋到河中間,一半蓋到岸邊壩子,榕樹下可容納幾千人的聚會、乘涼。我想那是多么好的一個景觀啊。在這蔸榕樹邊,后來建忠誠人民公社辦公樓,再后來又建忠誠大橋,致使這蔸榕樹根系受到嚴重的侵害,樹上樹下傷痕累累,養(yǎng)份難以正常吸收,樹形也失去平衡,日漸衰弱,枝干葉落,維生艱難,最美一枝無奈倒下。倒下時,幸虧沒有路人,無傷亡事故,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我見到此情景,當時心情很是復雜沉重:于我來說,今生參加工作的第一天是忠誠區(qū)農(nóng)牧站,第一次在榕樹腳下解涼洗澡搓背就是這蔸榕樹下。那時,每當傍晚時分,酒足飯飽,便三五成群下河了,撒網(wǎng)攔魚,潛水搓背個把小時,回到寢室,倒床就睡,那是多么美的時光。然而,好景不長。如今,這河已水淺干枯,污染嚴重,令人惡心。怎么叫人不痛心疾首呢?我好懷念那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