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摸摸
上網(wǎng)聊天的時候,你喜不喜歡發(fā)一些搞怪逗趣的表情?據(jù)統(tǒng)計,在蘋果系統(tǒng)的聊天表情中,“翻白眼”特別受歡迎,連續(xù)幾年進入人氣榜前十名。你知道嗎?在中國,翻白眼可是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古時候有幾位名人,他們的白眼翻出了水平,翻出了風格,因此名垂青史。如果他們生活在現(xiàn)在,肯定會被做成“表情包”吧!
段子一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應(yīng)該是翻白眼的開宗立派之人。某年,阮籍的母親去世,很多人前來吊唁,其中有個人叫嵇喜,是個大官。阮籍特別不喜歡這種熱衷于功名利祿的人,見他來了,正眼都不看,招呼也不打,只是翻了個白眼,搞得嵇喜特沒面子。
嵇喜的弟弟嵇康聽說此事,安慰哥哥不要放在心上,然后自己帶著酒和琴前去吊唁。阮籍很欣賞嵇康的為人,一看是嵇康來了,立刻對他青眼相待。(“青眼”就是用眼睛正著看,黑眼珠在中間,和白眼相反。)
網(wǎng)上笑評
阮籍這樣“看人下菜碟”的行為,不僅沒被批評為不懂禮貌,反而被認為是率性可愛的表現(xiàn)。這是因為他有相當高的才華,不怕得罪人。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萬不可隨意模仿!
段子二
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描寫了這樣一個人——“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意思是說,崔宗之這位瀟灑的美少年,他舉著酒杯,翻著白眼望著天空,看起來真像是一株迎風而立、秀美多姿的玉樹??!乖乖,能得到“詩圣”杜甫如此熱情的謳歌,這個崔宗之該有多帥氣??!
而唐代另一位以白眼出名的人就沒這么好運了,他叫張公素,是位將領(lǐng),天生眼白很大,乍一看像在翻白眼,又性情暴躁,所以遭人取笑,被取了個外號叫“白眼相公”。
網(wǎng)上笑評
只要“顏值”高,就算翻白眼也俊俏。據(jù)史書記載,崔宗之還與“詩仙”李白相熟,兩人常常月夜乘舟,詩酒唱和。能得到兩位詩壇泰斗的青睞,這位美少年想不留名青史都難??!
段子三
許多詩人都愛在詩中“翻白眼”。
唐代王維筆下的隱士“科頭箕踞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不戴帽子,兩腿張開,坐在松樹下面,翻著白眼看這世上的人)”,好一副孤高傲世的模樣!
宋代黃庭堅的詩中,有十幾首用到“白眼”這個詞,成功塑造了自己不同于流俗的形象。
清代黃景仁寫的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是可以用白眼相看的,最沒有用處的就是書生)”,用說反話的方式,對當時書生不受重視的社會現(xiàn)實發(fā)了個小小的牢騷。
網(wǎng)上笑評
在古代詩人的筆下,翻白眼總是象征著桀驁不馴、憤世嫉俗。他們過得不如意了,就會給生活翻一個大大的白眼,然后繼續(xù)我行我素,不改初衷,也是很令人佩服了!
段子四
明末清初,“八大山人”在畫壇上是響當當?shù)娜宋?。可不要望文生義地以為這是八個人,“八大山人”是一個人的號,他名叫朱耷(da),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直系子孫,生來是“人生贏家”,過著錦衣玉食的皇族生活。然而就在他侶歲那年,清軍入關(guān),朱耷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的巨大變故,人生從云端跌到谷底,他被迫隱姓埋名,浪跡天涯。他將滿腔悲憤訴諸筆端,畫了許多翻白眼的小動物,表達了對清王朝誓不屈服的心情。
網(wǎng)上笑評
面對命運的嘲弄,朱耷用自己出色的筆墨,翻出了這世界上最藝術(shù)、最昂貴的白眼。他熱愛的明王朝終究是覆滅了,但他的畫作卻跨越了時間,流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