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慕竹
元康二年,山陽郡(郡府設在昌邑)太守張敞接到了漢宣帝劉詢的一道詔書,內(nèi)容大意是要他嚴防盜賊,注意察看來往的人,最后卻又下了死命令:不得將詔書內(nèi)容公開。換了別人,看了這道詔書肯定是一頭霧水,可張敞卻心里明鏡一般,那是讓他匯報劉賀的情況。
這個劉賀原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封昌邑王。公元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逝世,因其沒有兒子,劉賀幸運地被迎立為皇帝,不料他很不著調(diào),“荒淫悖亂”,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群臣們面面相覷,卻沒人敢說話,這時張敞第一個站了出來,勸諫說:“孝昭皇帝早崩沒有子嗣,大臣為之憂慮,到東方迎接圣駕。如今陛下您在盛年初即皇位,天下人都伸長脖子,瞪大眼睛,豎起耳朵,盼望陛下實施善政。然而輔國重臣尚未得到褒獎,而昌邑國拉車的小吏卻先獲得升遷,這是大錯特錯的啊!”
張敞言辭切切,可惜劉賀不聽,僅過了十幾天,他就被大將軍霍光等人廢掉了,灰溜溜地又回了老家。張敞雖然勸導未成,但卻給繼任者漢宣帝劉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擔心廢帝劉賀東山再起,于是就任命張敞為山陽郡太守,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監(jiān)視劉賀。
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張敞提起筆來,匯報信寫得洋洋灑灑:“前昌邑王劉賀,膚色青黑,細眼睛,塌鼻梁,胡須眉毛稀稀拉拉,雖然身材很高,但是四肢可能有毛病,行走不便。我曾經(jīng)與他交談,試探他的內(nèi)心活動,發(fā)現(xiàn)劉賀的天性就是要走亂亡之路,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作仁義?!?/p>
漢宣帝收到張敞的匯報,知道劉賀不足忌憚,終于放下心來。第二年三月,封劉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
這道奏書,頗有些墻倒眾人推的味道,張敞說劉賀不僅長得很難看,而且言行有如白癡,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其實許多人所不知道,正是這番嘲弄,救了劉賀一命。
古往今來,落井下石都是官場的一種常態(tài),作為一個廢帝,劉賀的價值在別人看來絕不僅僅是個笑柄,更可能是他們向上的墊腳石。據(jù)記載,劉賀被封為?;韬钪?,揚州刺史給漢宣帝上了一道密奏,揭發(fā)說:劉賀曾與某人交往,某人問他,你先前被廢黜時,為什么不死守宮中,然后一刀砍了霍光,反而聽任人家把玉璽印信搶走呢?劉賀懊悔地說,是啊,當時錯過了。宣帝看到奏書,勃然大怒,下令削去劉賀食邑三千戶。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假如張敞想榨干劉賀的剩余價值,借以升官發(fā)財簡直易如反掌,可他不屑于做這種小人之事。
(摘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