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我國一項長期戰(zhàn)略任務。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對于社會全面認識重大轉型面臨的系統(tǒng)性問題、轉變慣性思維、強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意識和行動,意義重大?!栋朐抡剝炔堪妗方瞻l(fā)表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盧余群文章,強調現在開展老齡化國情教育是時候了!
有必要綜觀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情況,主要聚焦在“養(yǎng)老問題”上,重點在對老年人的經濟和服務保障、精神關愛等傳統(tǒng)領域,把老年人當成主要受教育主體,作為“被優(yōu)待、被扶助”對象?!袄淆g化問題嚴重”“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等字眼抓人眼球,強化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劣勢和老年群體的弱勢。存在重老年群體輕社會全體、重資源分享輕資源挖掘、重老有所樂輕老有所為、重康養(yǎng)輕善終等問題。
在宣傳內容上,對人口老齡化形勢認識不夠全面,存在偏差,缺乏正確看待和深入分析,全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主動性、針對性、自覺性不夠,老年群體的積極性和社會作用發(fā)揮引導不夠。在方法和手段上,存在國情教育理論研究對實踐指導少、系統(tǒng)性不強等短板。
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就是要讓全社會都能認識到,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是社會年齡結構變化背景下的經濟社會問題,是發(fā)展的問題,是重大社會轉型問題。
首先,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老齡化的意識,凝聚社會共識,形成合力。老年人的人口特征和社會角色發(fā)生很大變化,但人們的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對老年人的不公正待遇、負面刻板印象以及老年人對自己的負面看法,不僅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還會造成經濟損失。動員全社會充分認識老齡人口體量增加和老齡內涵變化,是老齡化國情教育的重要內容。
其次,正視人口老齡化給經濟、科技、養(yǎng)老服務等方面帶來的積極影響。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帶來服務型消費的全面快速增長和不斷升級,是擴大內需、增加就業(yè)、推動產業(yè)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現實動力,要將“人口負擔”轉變?yōu)椤伴L壽紅利”。加強老齡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動科學技術在老齡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重點關注老年護理和低學歷老年人的社會共享,完善養(yǎng)老服務產業(yè)從業(yè)人才培養(yǎng)機制,將長期照護服務納入專業(yè)服務行業(yè)。
此外,要加強人生全生命歷程特別是老年人價值宣傳,引導全社會對老年群體的積極期待,和對自身老年期的積極期待,引導老年人樹立積極的老齡觀和老年形象,積極發(fā)揮自主性,創(chuàng)造老年價值,實現安養(yǎng)、樂活、善終。充分利用老年群體知識廣博、經驗豐富和技能熟穩(wěn)等優(yōu)勢,引導其在個人身心健康和社會行為模范等方面做表率,利用老齡化本身的力量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最后,強化家庭養(yǎng)老觀念,弘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文化傳統(tǒng)。在中國傳統(tǒng)和文化、孝文化、養(yǎng)生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引導年輕一代向老年一代反哺現代文化,建立代際對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