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時代條件下“人民幸?!钡膶崿F(xiàn)路徑

      2019-09-10 07:22:44李紅梅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公平正義民生中國共產(chǎn)黨

      李紅梅

      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新的歷史方位,以習近平為核心的新一代領導集體肩負起了為人民謀幸福這一新的歷史使命。實現(xiàn)“人民幸福”的新使命,不能僅靠單向度的力量,而是要以中國共產(chǎn)黨為領導、以人民為主體、以各項惠民政策為支撐,聚集社會合力才能實現(xiàn)。具體來說,要以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前提、以公平正義為給力抓手、以辛勤勞動為重要保障、以民生福祉為根本要求。

      新時代;人民幸福;實現(xiàn)路徑

      2013年3月17日,剛剛擔任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就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此后,習近平在多次講話中強調要把“人民幸福”作為工作目標;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提出“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將“人民幸福”納入執(zhí)政理念,提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提高幸福指數(shù)、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等奮斗目標。本文擬從以下四個方面對“人民幸?!钡膶崿F(xiàn)路徑進行簡略探討。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弊呤裁礃拥牡缆罚且粋€民族復興和國家發(fā)展的前提和根本性問題。在90多年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中國人民選擇了一條根植于中國大地,具有中國特點、中國風格的科學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簡稱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中國共產(chǎn)黨為領路者,以人民為歷史實踐主體,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基本立足點,以解放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為根本任務,以“人民為中心”為價值取向,以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新時代實現(xiàn)人民幸福的前提條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中國人民在探尋幸福生活的歷程中摸索出來的一條寶貴道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外受欺凌,內受壓迫,生活極度困苦,受壓迫最深的農(nóng)民階級為了擺脫被奴役局面首先掀起了以農(nóng)民為革命主力軍的太平天國運動,但這場運動所設想的太平上帝和人間天國只是將人民對于幸福生活的期望置于虛幻之地,在現(xiàn)實的中國行不通,最終只能以失敗而告終。與農(nóng)民階級相對立的封建地主階級為了維護自身統(tǒng)治,在鎮(zhèn)壓了農(nóng)民運動之后發(fā)起了學習西方、引進西洋兵器來富國強兵的洋務運動,該運動表達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想要自強和求富的期望,但先進的技術終因封建制度的束縛而未能挽救中國。繼而,中國進步的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內憂外患的國情,提出了實行君主立憲制的維新變法運動,但由于變法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根基,最終也以失敗而結束。自強和變法運動的先后失敗使當時的中國人民尤其是先進知識分子們認識到,要想國富民強必須推翻封建舊制度。隨后,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運動,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雖然革命因其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而失敗,但這場革命喚醒了人們追求幸福自由的意識,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閥門,中國人民尤其是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思考中國的道路與走向問題。

      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并在其指思想指導下誕生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中國人民走向幸福的領路者,在經(jīng)歷了照搬蘇聯(lián)模式、左傾錯誤、文化大革命、政治風波等艱難曲折的探索之后,最終確立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即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蘊含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解放生產(chǎn)力、發(fā)展生產(chǎn)力、消除剝削、共同富裕的因子,為人民擺脫貧困和剝削,過上幸福生活創(chuàng)造了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chǎn)黨不忘初心,牢牢把握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國內生產(chǎn)總值達到80萬億,為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面對全球經(jīng)濟增長所帶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危機,中國共產(chǎn)黨又以中國國情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布局成一條集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五位一體”的總道路,既保證了人民物質財富的豐裕,又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克服了貧富懸殊,極大地調動了人民參與到社會主義建設中來的熱情和動力,形成了社會與人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的和諧局面。

      歷史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要接續(xù)使命完成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革命任務。對于如何完成這一任務,習近平指出:“歷史和現(xiàn)實都告訴我們,一場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被赝^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凝聚了幾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智慧與心血,久經(jīng)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眺望未來,中國人民正闊步走向美好的幸福之路,中華民族正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之路。我們堅信,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xù)前行,社會主義將煥發(fā)出蓬勃生機,中華民族將會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人民的幸福夢也一定能夠實現(xiàn)。

      公平正義、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區(qū)別于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征。馬克思早就通過剖析資產(chǎn)階級用暴力掠奪手段開始的資本原始積累、用延長工人勞動時間或增加勞動強度獲得的剩余價值、用侵占工人肉體和精神自由積累的大量財富等事實,深刻而詳實地揭露了資本的剝削和貪婪本性,以及工人受到資本家不公正待遇下的痛苦和不幸。而對于如何 “揚棄”工人的“現(xiàn)有”不幸,馬克思提出了推翻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的資本主義制度、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的奮斗目標,并描繪了共產(chǎn)主義社會“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公平正義圖景。

      中國共產(chǎn)黨人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對于公平正義的思想主張,面對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xiàn)的各種不公正現(xiàn)象以及人民在不同階段對于公平正義的需求,相繼提出了建立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實現(xiàn)共同富裕、兼顧效率與公平、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等主張,并在實踐中促使這些主張得以部分或全部實現(xiàn)。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緊緊抓住經(jīng)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做大“蛋糕”,滿足了人們對于先進物質文化的需求。但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不僅僅是物質文化層面,而是需要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更加公正的社會環(huán)境、更加平等的出彩機會,在此意義上的幸福才是豐富的。因此,如何分好“蛋糕”就成為新時代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的抓手。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推進,社會在收入分配、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就業(yè)、住房保障、食品安全、執(zhí)法司法、安全生產(chǎn)等方面的不公平問題日益凸顯,影響了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獲得。以習近平為代表的新時代領導集體在深入調查和分析社會不公平現(xiàn)象之后,以敏銳的視角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習近平明確指出,黨和政府“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fā)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對于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從而增進人民福祉,習近平首先將公平正義置于人民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訴求層面,要求全黨和人民“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其次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和規(guī)則公平為內容的保障體系,使人民在生存發(fā)展、資源利用等方面平等參與社會的價值分配,共享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此外,習近平還將視角轉向全世界,倡導建立以公平正義為準則的國際新秩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指出“面對世界經(jīng)濟的復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中國將以兼容并包的姿態(tài)參與世界和平發(fā)展,促進世界合作共贏,讓中國人民與全世界人民一起分享幸福與美好生活。

      習近平帶領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實現(xiàn)公平正義方面所作的理論闡釋和收獲的實踐成果,彰顯了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人民衡量幸福的尺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新時代實現(xiàn)人民幸福的給力抓手,同時反映了人民基于物質生活之上的更高層次的價值訴求。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實現(xiàn)“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必須繼續(xù)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新時代堅持和拓展實現(xiàn)人民幸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要將公平正義牢牢貫穿于始終。

      勞動是理解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鑰匙,是人類不斷解放自身,獲得自由和幸福的根本途徑和重要保障。馬克思就曾經(jīng)指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人們單是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去完成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從而也就創(chuàng)造了幸福的主體。不僅如此,人類生存所需的物質資料也離不開勞動,“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因此,勞動滿足了人的第一個需要,使人們產(chǎn)生了對幸福的向往,如果沒有勞動,人的幸福也只能被局限于單純的生存需要范圍之內。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崇尚勞動,并將熱愛勞動作為傳統(tǒng)美德加以傳承和弘揚,不僅創(chuàng)作出了“晝出耘田夜績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等無數(shù)贊美勞動的詩詞,還涌現(xiàn)出了“縣委書記”焦裕祿、“掏糞工人”時傳祥、“大慶鐵人”王進喜、“兩彈元勛”鄧稼先、“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勞動模范。正因為他們的勤懇勞動,從壓迫和苦難中站起來的中華民族才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中國人民在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夠挺直脊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勞動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新一代的勞動者們承前啟后,涌現(xiàn)出了用自己的“勤勞指數(shù)”換百姓“幸福指數(shù)”的“時代楷?!绷慰〔ā⒃谌珖撠毠詰?zhàn)中艱苦奮斗的“當代愚公”黃大發(fā)、用生命保護滇池的“環(huán)保衛(wèi)士”張正祥、助力我國高鐵“技術突圍”的“技術能手”李萬君、冒著生命危險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徐立平等一批勞動模范。他們有著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智慧、不同的崗位,服務于不同的領域,但都以平凡的姿態(tài)默默地辛勤勞動,并以此為榮,為全體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資料,打造了美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帶來了愜意的生活感受。為中國人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動力源泉,也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提供了可能和現(xiàn)實保障。

      進入新時代,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加深,中國在此時比任何時候更需要樹立良好的形象、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而就國內形勢來看,中國正在進入改革開放的攻堅期、深水區(qū)和實現(xiàn)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關鍵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日益艱巨,科學技術領域需要更多的創(chuàng)新,生態(tài)環(huán)境需要更多人的保護,社會秩序需要更多人的維持。在這樣的時期里,就需要廣大勞動人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勞動積極性,需要人人都參與財富、知識、文化或科技的創(chuàng)造。

      對于每個個體來說,既不能只注重個人欲望的釋放與滿足,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金錢和財富,更不能在不勞而獲的財富中貪婪享樂。正如習近平主席囑咐的:“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xiàn);發(fā)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如果一個人不勞而獲或者甘愿做“啃老族”、“寄生蟲”,則不僅不能從勞動中感受到樂趣,所獲得的財富和幸福也是暫時的、不能持續(xù)享受的;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獲得的也只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因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為自己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增加精神上的愉悅,并且為國家和社會奉獻自己的勞動和勞動成果。

      對于國家來說,為了讓廣大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和創(chuàng)造活力競相迸發(fā),讓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和幸福的源泉充分涌流,國家層面應該和中國人民一起努力。首先,應該培養(yǎng)全體人民尊重勞動的思想觀念,營造勞動平等的社會氛圍,讓廣大人民愿意勞動,能從勞動中獲得幸福;其次,要始終以人民對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作為各項勞動政策的出發(fā)點,讓人民充分享受到勞動成果;最后,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還要處理好科技與勞動的關系,讓科學技術成為解放人類,給人類帶來更多自由和便利的工具,而不是“異化”人們的勞動,束縛人們的自由??傊?,“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人民的幸福的奮斗目標,開創(chuàng)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必須依靠全體人民的“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

      人民幸福的主體是人民,是廣大中國百姓,百姓生活的好壞、百姓是否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與發(fā)展中享受到福祉是檢驗人民是否幸福的根本標準。因此,要實現(xiàn)人民幸福的目標關鍵要在百姓的生活和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下功夫。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其九十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始終以為人民群眾謀幸福作為行動宗旨,為中國人民過上“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鑄就了中國共產(chǎn)黨為民謀幸福的光輝典范。事實上,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民生問題而開展研究和為之奮斗的歷史,也就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的歷史。

      中國共產(chǎn)黨是在中華民族處于內憂外患之中、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的情況下誕生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共產(chǎn)黨就是為了挽救民族和人民應運而生的,因而中國共產(chǎn)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懷揣著實現(xiàn)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chǎn)黨首先關注的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生存。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之后卻深受資產(chǎn)階級的壓迫,付出了勞動卻仍然在饑餓線上掙扎,中國共產(chǎn)黨通過創(chuàng)辦刊物、開辦夜校等方式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喚醒工人階級的覺悟,并支持和領導工人通過階級斗爭爭取權利、改善生存狀況。對于農(nóng)民階級的關注則是從幫助他們減租減息、解決農(nóng)民土地問題開始的,中國共產(chǎn)黨把土地看成民生之基,通過提倡土地歸公社所有等政策使農(nóng)民獲得土地,解決農(nóng)民生存問題。毛澤東特別關心作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主力軍的工農(nóng)階級,并強調要“改良群眾的生活”,要“解決群眾的生產(chǎn)和生活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將民生目標確定為共同富裕,并提出了具體的方法,即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穩(wěn)定壓倒一切;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江澤民將民生目標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體方法是抓住時機,實行“三步走”戰(zhàn)略;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將民生目標確定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體途徑是以人為本;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習近平將民生目標確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體途徑是貫徹實施五大發(fā)展理念;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上,習近平又將美麗、幸福等因素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之中。由此可見,中國共產(chǎn)黨在領導人民走向復興的道路上,根據(jù)每一個時期不同的國內外社會背景以及人民不同的時代需求,確立了不同的民生主題。從生存民生、富裕民生、小康民生、和諧民生最后到幸福民生,人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對新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而經(jīng)歷了九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國共產(chǎn)黨在為民謀利、謀福祉方面也積聚了更多經(jīng)驗,更有能力和財力去帶領人民過上美好生活。

      進入新時代,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jīng)解決,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奮力前行,民生已經(jīng)不再是簡單的衣食住行問題,而是與社會穩(wěn)定、國家建設發(fā)展、人民安居樂業(yè)等密切相關的現(xiàn)實問題。時代賦予了民生更豐富的內容,也對民生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五個方位出發(fā),將民生福祉的建設貫穿于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的布局之中。

      首先,要繼續(xù)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增加居民收入,夯實民生幸福的物質基礎,使人民對自己的生存和發(fā)展擁有更大的選擇力和控制力,這也是提升人民獲得感、安全感,繼而提升幸福感的首要保證。其次,要“建成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理念、堅持“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的底線思維,在住房、醫(yī)療、教育、養(yǎng)老、失業(yè)、工傷等事關人民最基本生活的方面給予基本的照顧和保證,為人民幸福設定安全底線,讓身處困境的人都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國家的關懷。再次,要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環(huán)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钡木G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每個人都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敬畏觀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態(tài)氛圍。最后,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始終堅持“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這一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始終以人民群眾答不答應、人民群眾高不高興為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始終不忘初心,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使命,讓人民切實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人民至上的幸福感。

      “民生連著民心,民生關系國運”,人民幸福體現(xiàn)著政府對民眾生存和發(fā)展的關切,表達著政府“心系人民”的執(zhí)政理念和至善追求。因此,對于國家層面來說,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而對于廣大人民群眾來說,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真正當作新時代的主人,要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把實現(xiàn)幸福的權利和可能性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這樣才能發(fā)揮出人民追求幸福的巨大潛能,形成強大的社會合力。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本書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4]習近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8-01-06.

      [5]習近平.堅持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深化改革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N].人民日報,2014-01-09.

      [6]習近平同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強調中國是合作共贏倡導者踐行者[N].人民日報2012-12-06.

      [7]陳家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拓展與增強道路自信[J].理論學刊,2018,(4):4-10.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9]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1.

      [1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1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9.

      [12]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4.

      [13]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EB/OL].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2018-3-20.

      [1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1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

      [1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549.

      [17]習近平參加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EB/OL].新華網(wǎng),2015-03-06.

      [18]習近平參加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EB/OL].新華網(wǎng),2015-03-06.

      [19]習近平參加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EB/OL].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2017-03-07.

      [20]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EB/OL].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2018-03-20.

      LI Hong-mei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Wuhan Hubei 430205,China)

      Facing the new historical orient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s a new era", the new generation of leadership collective with Xi Jin-ping as the core shoulders the new historical mission of "seeking happiness for the people". To realize the new mission of "people's happiness", we must not rely only on the strength of "one direction". To be specific, we need to take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prerequisite, focus on fairness and justice, take hard work a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and people's wellbeing a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New Era?;People's Happiness?;Realization Path

      猜你喜歡
      公平正義民生中國共產(chǎn)黨
      《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審判執(zhí)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chǎn)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國共產(chǎn)黨100歲啦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畫報(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人大建設(2018年11期)2019-01-31 02:40:52
      民生之問飽含為民之情
      人大建設(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錢隨人走”飽含民生期盼
      民生銳評
      中國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26
      洪泽县| 丰县| 万年县| 兴安盟| 从化市| 兰西县| 二手房| 莱芜市| 辽宁省| 东兰县| 闻喜县| 汨罗市| 佛冈县| 隆子县| 惠东县| 田阳县| 广安市| 屏东市| 无锡市| 三江| 哈尔滨市| 宁德市| 平凉市| 广州市| 河东区| 富源县| 禄丰县| 甘洛县| 蓬溪县| 青浦区| 德格县| 永定县| 上思县| 云霄县| 鹤岗市| 保定市| 乌兰县| 奉新县| 集贤县| 镇坪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