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賽賽 陸永強 王年富
摘 ?要:在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的情況下,城市內涌入的人口不斷增多,這不僅加劇了人地之間的矛盾,而且對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造成了不利影響。為了使這一矛盾得到緩解,城市建筑物變得越來越高,而這也對地基的穩(wěn)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實施建筑工程時,人們將地基加固技術運用到了其中。本文基于建筑工程地基加固的相關概念,深入分析對比了當前主要采取的幾種地基加固技術,并對其具體的應用情況進行了探究,以期促進地基加固技術能夠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更好的運用。
關鍵詞:地基;加固技術;建筑工程
一、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概述
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建筑工程涉及諸多環(huán)節(jié),而且在工程質量方面具有極高的要求。在整個建筑工程中,地基加固是其核心所在。對于地基加固這一工作環(huán)節(jié)來說,其技術性比較強,需要按照建筑土質不同的特點,選擇相應的加固方法,以確保地基基礎作業(yè)的順利進行。同時在采用加固技術之前,需要仔細測驗建筑的穩(wěn)定性,對其性質與穩(wěn)定狀況有一個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采用相應的加固方法。
在測驗地基的穩(wěn)定性時,需要全面勘察建筑工程施工現(xiàn)場的土質情況,并將當?shù)亟ㄖ闆r如實反映出來;接著借助現(xiàn)代化的技術來分析與處理采集到的相關數(shù)據(jù),將影響地基穩(wěn)定性的因素找出來,并及時的予以處理,通過“剛體平衡理論”使最佳的地基加固技術得到確定。
二、地基加固常用的幾種方法以及比較
(一)傳統(tǒng)地基加固技術
目前,常見的傳統(tǒng)加固技術主要有以下兩種:
1.強夯法
在采用這種方法來加固之前,需要仔細測量地基的位置,并選取相應的地點進行試夯。通過分析試夯效果,明確整個工程均布夯點具體的位置。接著,通過推土機壓平這些地點,并進行夯點放樣作業(yè),同時需要基于場地的具體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調整。在這之后,先夯固深層土,再依次對中層土、表層土進行夯固。在強夯的過程中,需要徹底排除場地的積水,針對積水無法排除的位置,需要將碎石砂鋪設到上面,并按照由外向內的順序來強夯這些土層。
2.灌漿加固法
該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先在地基土層上鉆孔,接著將砂漿灌入其中,在砂漿完全滲入土層并凝固之后,就能夠使地基土得到強化加固。根據(jù)不同的原理,可以將灌漿法劃分成以下幾種:
第一種,滲透灌漿。通常來說,砂土層的土壤顆粒之間存在較多的孔隙,當漿液注入時,一般會滲透到其中,并擠出內部的空氣和水,進而將整片砂土層凝結成一個整體。
第二種,劈裂灌漿。目前,適用范圍最廣的一種灌漿方法就是將砂漿灌注到礫砂地基或者粘土地基當中。利用不斷加壓灌漿的方式,劈裂土層的薄弱位置,此時,漿液滲入劈裂的地方,進而使土層的薄弱處得到凝固強化。
在注漿期間,需要時刻對地表的情況進行觀察,當發(fā)現(xiàn)漿液上冒時,需要立刻停止注漿。在加固之后,將未加固的土層填夯到已加固土層的上方,避免漿液滲透出來。
(二)復合地基加固技術
與傳統(tǒng)的地基加固技術相比,復合地基技術目前也得到了建筑工程的廣泛應用。在下述內容中,筆者對當前主要采取的幾種復合地基加固技術進行了介紹:
1.深層攪拌樁
在飽和軟土中,由于碎石樁粘結散料的效果不好,因此,為了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將截面相對更大的深層攪拌樁運用到了其中。由于此類樁體的截面比較大,因此可以承載來自樁身側面的摩擦力以及端部的阻力,而且擁有較大的剛度,能夠有效加固處理飽和軟土層的地基,并減少了建設成本。
2.低強度復合樁
對于低強度復合樁而言,由于其主要包括水泥、石子、石灰等摻料,因而它的強度通常在5-15MPa之間,相對比較低。相比于碎石樁,低強度復合樁的剛度更強,屬于膠結樁;同時與攪拌樁相比,由于它沒有與泥土攪拌到一起,因此其強度依然高于攪拌樁,之所以稱它為低強度復合樁,主要是相對一般的混凝土灌注樁而言的。通常來說,在加固面積不大的場地地基土時,往往采用低強度復合樁。
3.加筋法
加筋法主要指的是通過人工將相關聚合物合成到一起的方式,比如,利用塑料、化纖以及合成橡膠來生產(chǎn)所需的相關產(chǎn)品。通過這些聚合物,能夠使土體內部與各層土體得到有效保護。如土工織物、復合型材料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土工材料。
三、地基加固方法的應用實例分析
1.地基工程概況以及分析
某旅游度假村計劃新建50棟兩層樓的獨棟別墅,但由于所建位置處在一個大型人工湖的中間地帶,因而現(xiàn)場的地質不僅松軟,而且存在滲水的問題。
對于這種軟土地基來說,它主要具備以下幾種特性:(1)觸變性。當土層的內部結構受到外界的干擾時,其強度會降低;(2)高壓縮性。假如垂直壓力因高壓系統(tǒng)壓縮系數(shù)的增大而超過了0.1MPa,那么就會增加建筑物的沉降量;(3)含水量高。受這一特點的影響,導致在施工時,不得不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排水固結當中,進而延長了建筑沉降的時間。所以,在建設此項工程時,為了避免建筑物在建成之后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必須做好地基的處理與加固工作,努力使軟地基的固結度以及穩(wěn)定性得到提升。
2.基礎加固質量控制措施
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實施步驟:(1)在完成復合基礎挖方工作之后,需要對基礎的開裂情況特別是基礎梁與地板進行查看,假如發(fā)現(xiàn)存在裂縫,那么需要立即向負責人員匯報,以便采取及時的補救措施;(2)在施工期間,需要將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詳細的記錄下來;(3)在實施各項作業(yè)之前,需要對相關材料的合格證進行檢驗,如砂石、鋼筋、水泥等,并向鑒定中心遞送部分抽檢的樣品,在確定符合標準之后,才可以應用到工程當中;(4)需重新標定各種壓樁裝置,如千斤頂?shù)龋⒃O置相應的指示牌,提高檢查的效率,進而確保設備壓樁力的準確性;(5)在施工的同時,做好相關數(shù)據(jù)的記錄,在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需要立即查驗。在檢驗合格之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6)在加工與埋置管形樁時,需要以既定的施工規(guī)范準則為依據(jù)。
3.工程現(xiàn)況
截止到目前,該工程已建成兩年,并沒有出現(xiàn)顯著的地基沉降問題,根據(jù)后續(xù)裂縫的觀測結果可知,該建筑的穩(wěn)定性越來越高,表明其采用的地基加固方法比較合理,加固效果明顯。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科技日益完善、社會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建筑工程企業(yè)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F(xiàn)如今,地基加固技術已經(jīng)得到了建筑工程的廣泛應用,通過此項技術,不僅能夠使建筑施工期間存在的質量問題得到解決,而且可以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進而提升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所以,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期間,地基加固技術的優(yōu)化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佚名.地基加固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運用[J].山西建筑,2018,44(25):249-250.
[2] ?孟文華.房建施工中的地基加固技術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17):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