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惠暖 祝玉葉
摘 ?要:隨著“以人為本”教育觀不斷深化,作為近年來的“教育熱點”之一的懲罰教育備受老師、家長、甚至小學生的關注。小學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而懲罰是管理小學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老師的一項基本的權利和義務。在教學實踐中,因為老師不能很好的把握懲罰教育的尺度,使懲罰教育陷入了不敢懲罰和過度懲罰兩難的境地,沒有發(fā)揮懲罰教育的最大作用。懲罰教育應該從教學實際出發(fā),以尊重、愛護學生為前提,以合理合法為限度,以促進身心學生發(fā)展為目標,這樣才能使懲罰教育發(fā)揮真正的價值。
關鍵字:懲罰教育;不敢懲罰;過度懲罰
一、引言
根據(jù)相關報道,校園里多次發(fā)生欺凌案件,這讓懲罰教育重新走進了人們的視角。正常的教育教學中行使懲戒權都極易被誤以為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因為很多情況下沒有明確的界限。在這種背景下,許多老師害怕因懲罰學生而丟了自己的“鐵飯碗”,所以不分老師因害怕懲罰過度而放棄了自己的懲戒權,甚至有的小學生因為自己犯錯,受到懲罰時,直接跟老師對話,告訴老師的行為屬于體罰,想要起訴這位老師的時候,這使老師的權威性受到了直接的挑戰(zhàn),老師的觀念也隨之發(fā)生了改變,這位學生受到了回饋可能使來自老師的“冷暴力”??墒菃栴}的背后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應該怎樣讓老師真正拿起懲戒權這個武器,去應對這種情況,從而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
二、懲罰在教育中的意義
(一)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隨著教育理念多元發(fā)展,更加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觀,賞識教育受到了很多的關注。 該教育理念是通過贊賞和贊揚來支持學生的教育。 對此過多的支持聲音,使懲罰教育處于邊緣化的狀態(tài)。 懲罰教育并不是欣賞教育的對立面,二者并不沖突。在小學生違反規(guī)定的情況使一味的賞識,沒有適當?shù)膽土P,會讓小學生分不清自己到底應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因而失去了對規(guī)則的認識,在這個小學的關鍵時期,如果小學生沒有發(fā)展規(guī)則感、形成規(guī)則意識, 以后將很難適應之后的發(fā)展。 在法治社會的今天,培養(yǎng)小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敬畏之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必要的懲罰,會讓學生終止自己錯誤的做法或想法,讓小學生沿著一個健康的方向發(fā)展。贊賞一個小學生雖然可能讓他樹立自信,但是超過的那個度,會使其失去明辨是非,承擔后果的能力,這是得不償失的。一個罪犯的犯罪心理可以以追溯到他10歲以前的經(jīng)歷,小學階段正處于這個關鍵期。一次必要的懲罰拯救的可能是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在學生犯錯時,必要的懲罰對學生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三)家庭教育的要求
懲罰教育并不只有社會和學生本身的訴求,很多家長也認為適度的懲罰是很必要的。 當今社會有很多的獨生子女,或者存在幾個家長圍著一個或者兩個孩子轉的現(xiàn)象,對孩子提的要求有求必應, 以至于對孩子的愛太多,有些父母甚至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能受一丁點兒而“委屈”。 但是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有輕微的摩擦是正常的。 所以要需要說明的是這里必須要區(qū)分懲罰和體罰的區(qū)別,合理的懲罰不管是法律法規(guī)、學校、家長都是支持的,但是體罰學生是法律不允許的。適當?shù)膽土P能夠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步入正軌。
三、懲罰權使用的困境
(一)過度懲罰
過度懲罰是指教師用違法手段來懲罰學生,往往采用極端的方式或者冷暴力,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我國的相關法律政策明確規(guī)定體罰和變相體罰是違法行為,但仍有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無視, 如拍打,踢,罰款等形式。懲罰很容易被誤以為是體罰的變形,教師為了懲罰學生而懲罰,過度的透支懲罰教育,這種沒有目的的懲罰完全背離了教育懲罰的初衷。教師教學中過度懲罰的原因很多種,
(二)不敢懲罰
不敢懲罰是指那些不敢行事的教師的行為,他們在學生犯錯時不敢采取行動。在當前的教育領域,教師擔心會因為自己的懲罰不當,而搭進去自己的“鐵飯碗,教師的態(tài)度是避免和忽視教育懲罰,甚至放棄了自己的教育懲罰的權力。小學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而懲罰是管理小學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近日關于體罰的報道,公眾和家長對教育處罰采取消極和消極的態(tài)度,這使得“賞識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由于父母,學校和輿論的壓力,許多教師不得不放棄懲罰的權利。 此外,雖然中國現(xiàn)行法律沒有明確否定教師的處罰權,但沒有做出具體解釋,并提出了教育處罰的操作規(guī)程。
四、合理教育懲罰的實施
(一)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首先,教育者需要從傳統(tǒng)的思維中跳脫出來,合理的使用懲罰權,以維護教師權威。其次,懲罰是為了讓學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以促進學生全年的發(fā)展,老師必須明確教育懲罰與體罰的界限。最后,合理的教育懲罰必須收到社會、學校和家長的支持,要理性的看待教育懲罰。
(二)加強對教師的監(jiān)督管理,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
這需要嚴格執(zhí)行教師資格證書審核制度,為教師入學留下良好的障礙。在選拔和聘用教師時,除教學能力外,學校必須嚴格要求教師的道德。要確保教師合理的使用教育懲罰的權力,需要建立有效且受到監(jiān)督的機制,學校可以共同為家長和學生建立監(jiān)督和審查委員會,監(jiān)督教師的教育處罰權利和教師的言行,并認真對待濫用處罰權的教師。
(三)完善關于教育懲罰、體罰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
首先,教育和立法部門明確了懲罰教師教育的權利,使教師能夠依法遵守法律并行使權力,以保護教師和學生的權益。其次,明確界定體罰,明確合理處罰與體罰之間的界限,防止教師因模糊概念而害怕受到懲罰,從而避免教師因害怕丟了自己的“鐵飯碗”而對學生實行冷暴力。第三,明確行使懲治教育權的條件、方法、范圍和程度,提高教師受教育程度的可操作性,提高教師對懲罰教育的認識。
五、結束語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對小學生來說,獎勵和懲罰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片面的支持其中一方,二者結合起來才使教育的助推劑。教育應該從教學實際出發(fā),以尊重、愛護學生為前提,以合理合法為限度,以促進身心學生發(fā)展為目標,這樣才能使懲罰教育發(fā)揮真正的價值,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檀傳寶. 論懲罰的教育意義及其實現(xiàn)[J]. 中國教育學刊,2004(02):23-26.
[2] ?李秀娟. “教育懲戒”研究述評[J]. 當代教育科學,2005(13):10-13.
作者簡介:高惠暖,1993年3月14日出生,性別女,漢族,青島,現(xiàn)就讀于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yè)。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