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謙遜,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重要性格特征。在一些國際場合,和海外朋友交流、競技時,中國人也十分在乎相互尊重、維系友誼。但尊重必須是相互的,如果對方屢次觸碰原則底線,有理有據、有禮有節(jié)地回擊同樣必要。中國泳壇明星孫楊最近在韓國光州游泳世錦賽男子400米自由泳頒獎儀式上的兩次揮臂大吼,就是這樣。
事情本身并不復雜。在孫楊奪得世錦賽男子400米自由泳冠軍后,獲得第二名的澳大利亞人霍頓在頒獎儀式上拒絕登上領獎臺。對于這種公然不尊重國際泳聯(lián)相關規(guī)定、不尊重中國選手的行為,孫楊隨后給予有力的回應:他站上領獎臺后,奮力揮拳,吶喊兩聲,宣泄近段時間以來心中的壓力;頒獎完畢拍照時,他禮貌邀請獲得銅牌的意大利選手德蒂登臺,兩人面對媒體鏡頭笑得很開心,留下一旁一臉落寞的霍頓。隨后,孫楊再奪得男子200米自由泳冠軍,但在頒獎儀式中,又上演了類似霍頓的丑陋一幕——并列獲得銅牌的英國選手斯科特·鄧肯拒絕和孫楊握手以及合影。
霍頓和斯科特·鄧肯的表演,恰好證明了孫楊的崛起給歐美泳壇帶來的巨大沖擊。此番400米自由泳奪冠后,孫楊已經完成800米和400米自由泳的世錦賽四連冠,可謂自由泳歷史第一人。因為孫楊動了歐美選手長期把持的“奶酪”,才招致一些人心理失衡,極盡侮辱誹謗之能事。每逢大賽之前,也是孫楊受到詆毀最多的時候。這次也不例外。本屆游泳世錦賽開賽前,就有澳大利亞媒體發(fā)表幾十頁長文,再次炒作孫楊去年不配合興奮劑檢測事件(國際泳聯(lián)此前已認定孫楊不存在違反《世界反興奮劑條例》行為),意在煽動外界情緒,影響孫楊備戰(zhàn)。
拼實力是最好的回擊方式,如今,孫楊已經習慣了用成績讓對方“閉嘴”。
(摘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