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紹君 王操
摘要:如今的時代,新聞人物的形象設定愈加重要,如今的人物采訪,對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采訪過程中展現(xiàn)更多的亮點,體現(xiàn)出更多的新聞價值。本文結(jié)合人物采訪的豐富實踐,對如何做好新聞報道工作提出了一些見解和觀點。
關鍵詞:新聞報道;人物采訪;對策
人物采訪的過程中,以對話的記載為主要形式,是由記者來主導的一個采訪過程,但是其觀點的實質(zhì),主要是由被采訪人物的話語組成的。記者的主要作用和職能便是提問,在對話的過程中需要使用自己提前準備的內(nèi)容對話題的方向進行有針對性和策略性的引導,同時,不喧賓奪主,能夠較好地體現(xiàn)出受訪者的觀點。另外,在人物采訪時,要有明確的中心論點,觀點和主題要鮮明,能夠圍繞著核心思想和核心內(nèi)容展開互動對話,充分考慮到被采訪者的心理感受。人物采訪時,記者需要扮演一個全局掌控者的角色,能夠適時地控制住采訪現(xiàn)場的局面,引導話題的方向,凸顯出人物采訪的新聞特性和適用特性。
(一)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消除戒備心理
在進行人物采訪時,記者一定要體現(xiàn)出高度的專業(yè)性特征,盡可能地使用專業(yè)術語來進行提問。如果使用白話來展開問題,會給被采訪對象帶來較為消極的心理感受,從而質(zhì)疑記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水平,不會取得良好的采訪效果,從而加深采訪難度,減緩采訪工作完成的進度。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記者人員,在進行人物采訪時,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盡可能確保自身的問題邏輯清晰、條理清楚,具備豐富的層次感和邏輯主線。有時,記者所面臨的被采訪者并不一定是專業(yè)的問題回答者,自身可能存在著緊張、不善言辭等性格特質(zhì),或者忌諱談論某一領域的話題,這個時候便需要記者適時轉(zhuǎn)變自身的提問策略,知道如何科學地對被采訪者加以引導。除了言語之外,還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來實現(xiàn)采訪的目標。記者要時刻關注被采訪者的情緒變化,主動去捕捉被采訪者在此過程中的言行舉止,注意對自身語氣、眼神等非語言信息的控制,幫助被采訪者盡可能地消除自身的緊張和戒備心理。
(二)控制采訪節(jié)奏,營造對話氛圍
記者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之一便是能夠很好地掌控采訪節(jié)奏。在進行對話的時候,要盡可能地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可以適當?shù)卦陂_始采訪之前加入一些家常事的內(nèi)容,以便打造和諧的采訪氛圍,以實現(xiàn)更加順暢的采訪過程,取得最好的采訪效果。在提問時,記者也要注意提問的技巧,對問題的設置一定要巧妙,使得被采訪者能夠很好地應對,并且對話題充滿表達的欲望和興趣。記者要集中自身高度的注意力,并且通過眼神交流與被采訪者進行互動,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與被采訪者之間達成一種無需言說的默契。
(三)明確采訪方向,突出主體地位
記者采訪過程中要扮演主體地位,把握談話方向,圍繞事前備好的問題和采訪思路展開提問工作。并且在對話的過程中能夠主動抓取到適宜加入報道內(nèi)容的素材,并進一步將其完善。對話時,要在腦海中形成本次采訪的主題脈絡,在采訪后第一時間形成報道,確保報道的新鮮度。在進行提問采訪時,采訪者的語氣要充滿包容、商量的感覺,盡可能避免生硬、質(zhì)詢的口吻,提前做好與被采訪者的前置溝通,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
人物采訪這項任務,對記者的工作要求非常高,需要由記者掌握全局方向,把控采訪節(jié)奏。人物的采訪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工程,不是一個簡單的專題訪問,需要記者有條不紊地做好準備籌劃工作,并且積累豐富的采訪技巧,通過技能的不斷深化,才能確保自身完成每一次采訪任物,形成足夠有吸引力的人物采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