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小林奪冠的視頻刷爆網(wǎng)絡,他的雙腳像馬達一樣疾風猛踏。最終,在3分鐘單搖跳繩項目中,他以570.5次的成績獲得冠軍,并打破他去年創(chuàng)造的世界紀錄,被國外網(wǎng)友稱為來自中國的“最強大腿”。在他背后,是一群農村孩子創(chuàng)造的奇跡。
3分鐘跳繩1141個,平均1秒跳6.33次。今年7月,在挪威舉辦的跳繩世界杯上,“光速少年”岑小林在3分鐘單搖跳繩項目中奪冠。而他所在的花都跳繩隊,共拿到85枚金牌,刷新了7項賽會紀錄。
據(jù)悉,“跳繩天團”花都隊所在的廣州七星小學,學生中大約60%是本地農村孩子,40%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他們是怎樣“跳”進世界杯的呢?
創(chuàng)造多項紀錄,“光速少年”被稱“最強大腿”
近日,岑小林奪冠的視頻刷爆網(wǎng)絡,他雙腳像馬達一樣疾風猛踏,因此被國外網(wǎng)友稱為來自中國的“最強大腿”。最終,在3分鐘單搖跳繩項目中,他以570.5次(之所以會出現(xiàn)0.5次,是由于運動員搖繩時雙腳輪換,裁判為便于判罰只數(shù)右腳,岑小林跳繩實際個數(shù)為1141)的成績獲得冠軍。而在30秒單搖跳繩項目中,他同樣以224次的成績摘得金牌。
早在2015年的阿聯(lián)酋首屆世界學生跳繩錦標賽上,他就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兩項世界紀錄:30秒單搖跳單腳110次,以及3分鐘單搖跳單腳548次。而在今年的跳繩世界杯上,他更是打破了5項世界紀錄。
在“跳繩天團”花都隊里,像岑小林這樣的“繩霸”還有很多。繩子輕輕一搖,身體翻滾在空中劃出優(yōu)美的弧線。動作嫻熟、搖繩得心應手,選手們變換著多樣的身姿,釋放出朝氣蓬勃。更有令人眼花繚亂的隊形以及多種高難度的跳繩動作,形成了一段速度與花樣齊飛的精彩表演。
用電線當跳繩:一所農村學校的跳繩之路
“跳繩天團”花都隊所在的廣州七星小學,是一所農村學校?;ǘ继K隊的故事,還要從教練賴宣治說起。
賴宣治是廣州七星小學的體育老師。2010年,他初次來到廣州七星小學時,整個學校只有一個殘破的教學樓,老師和學生加起來不足150人,師資力量不足,學校設施落后,整個學校死氣沉沉。
他曾嘗試在學校開展籃球、田徑、足球、象棋等項目,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這完全是“異想天開”:學校一年只有十多萬雜費,哪有經(jīng)費去開展這些體育活動?
直到2012年,廣州花都區(qū)教育局開始大力推廣跳繩項目。對于七星小學來說,這個簡單又不占地方的運動是再適合不過的選擇。但一個巨大的難題擺在眼前——賴宣治不會跳繩,怎么教別人跳繩?
為此,賴宣治每天下班上網(wǎng)去找資料、看國外選手的視頻,研究別人的繩子和動作。他發(fā)現(xiàn)半蹲跳法能提速,就一遍一遍地試跳,終于找到最佳的動作“黃金點”。為了研究交互繩怎么跳,他整整一個月沒睡好,“做夢都想著跳繩,簡直像瘋了一樣”。
由于跳繩比賽不限制繩子的材質,掌握了技術要領后,賴宣治開始琢磨如何改進工具。他找來各種繩子嘗試,連電線都不放過。
有一天,他推著壞了的摩托車去修車檔,一條剎車線引起了他的注意,摩托車的剎車線軟硬、粗細適中,是做跳繩的好材料。
賴宣治立刻找來幾條剎車線,削竹子做手柄。果然一上手,速度要比往??焐显S多,從原來的30秒單搖70多次增速到100多次。直到現(xiàn)在,七星小學上場比賽用的跳繩都是經(jīng)過改良的剎車線組裝而成。
“跳”進世界杯,改變了農村孩子的命運
2013年6月,七星小學跳繩隊參加花都區(qū)比賽,憑著一條剎車線打敗了往年的第一名,奪得了冠軍。
2014年11月,在安徽舉辦的全國跳繩比賽中,七星小學的半蹲跳法驚艷全場,在30多個項目中成為全國第一,拿了超過40塊獎牌。第二年在大連的總決賽上,七星跳繩隊更是打破兩項世界紀錄,在眾多強隊中脫穎而出。2016年,七星小學跳繩在世界錦標賽上打破5項世界紀錄,成為世界跳繩夢之隊。
七星小學從偏僻的鄉(xiāng)村走向了世界跳繩賽場。在迪拜、馬來西亞、瑞士等地的世界跳繩錦標賽中刷新了多項世界紀錄,拿到的獎牌、獎杯擺滿了學校會議室。
這些年來,讓賴宣治最感動的是隊員的付出。訓練場的綠色墊子上,一塊塊黑色的痕跡,“這都是隊員在訓練時滴落的汗水形成的?!辟囆握f,“孩子們特別能吃苦,有時候周末要加練,他們一句怨言都沒有?!?/p>
賴宣治獨創(chuàng)的跳法和跳繩很快被其他隊伍學習并掌握,賽場上的競爭更加激烈,跳繩隊難免遭遇挫折。
“這是好事?!辟囆握f。他希望學生在跳繩里追求的不只是成績,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賽獲得的成長。
七星小學因跳繩出名后,受到各方關注。一些媒體想要采訪跳繩隊,甚至為他們拍攝紀錄片、微電影。賴宣治認為,這正是跳繩帶來的好處,原本內向的小孩,因為跳繩與外界有了更多的聯(lián)系。賴宣治曾和隊員們拍攝過一部名為《點點星光》的故事片?!叭绻皇翘K,這群鄉(xiāng)村小孩根本沒法接觸到拍電影這種新鮮事?!?/p>
學校學生多是外來務工子女,父母經(jīng)常不在身邊,平日也很內向。賴宣治印象最深的是跳繩隊里的一個女孩子,訓練兩年多沒和他說過幾句話。在安徽的一次比賽中,她拿了10個項目的第一名,頒獎禮之后,她突然將獎牌掛在了賴宣治的脖子上,并對他說謝謝。
從這些學生身上,賴宣治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邊,賴宣治從調皮小孩長成問題少年,經(jīng)常打架,頻繁被轉學。后來,他在中學加入了籃球隊,才慢慢發(fā)生變化,最后考入武漢體育學院。
賴宣治始終認為,體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而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用他的話說,這件事“戳到了多年來的那根弦”。因此,他的新目標是:通過這條繩子去培養(yǎng)孩子,“以繩育人”。
“成績一般的學生最后只能留在鎮(zhèn)中學讀書,將來考上好大學的人少之又少?!彼M@些孩子能憑借體育特長“跳”出去,找到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