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國濤
武漢科技大學(xué)附屬孝感醫(yī)院,湖北省孝感市 432100
慢性心力衰竭(CHF)好發(fā)于中老年群體,為各種心臟疾病進展的終末階段,對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臨床治療CHF主要以藥物為主,改善患者心功能為本病治療關(guān)鍵,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rhBNP能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提高心輸出量,促進心功能改善,臨床應(yīng)用廣泛[1]。相關(guān)研究表明,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具有擴張冠脈、改善心肌缺氧及心肌收縮力等作用,在促進患者心功能改善方面具有一定效果[2]。鑒于此,本文選取我院CHF患者94例,分組分析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聯(lián)合rhBNP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CHF患者94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7例,女18例,男29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62.36±6.17)歲;NYHA分級:Ⅲ級31例,Ⅳ級16例。研究組47例,女17例,男30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62.54±6.39)歲;NYHA分級:Ⅲ級29例,Ⅳ級18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CHF相關(guān)診斷標準[3];NYHA分級>Ⅱ級;對本研究藥物無禁忌;知曉本研究,自愿加入。(2)排除標準:心智異常,無法正常溝通者;CHF急性加重者;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免疫性疾病者;正在接受其他藥物試驗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rhBNP(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33)治療,以1.5μg/kg負荷劑量靜脈沖擊90s,隨后以0.1μg/(kg·h)靜脈泵入,維持72h。研究組給予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649)聯(lián)合rhBNP治療,rhBNP用法用量同對照組,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40mg+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1次/d。兩組均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 (1)兩組治療效果。(2)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包括LVESD、LVEDD、LVEF,以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3)兩組治療前、后CT-1、NT-proBNP水平,采集患者靜脈血3ml,離心處理取血清,以放射免疫法測定上述指標。
1.5 療效判定 顯效:心功能改善≥2級,呼吸困難、運動受限等癥狀明顯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癥狀好轉(zhuǎn);無效:未達以上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74%)較對照組(80.85%)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2 兩組心功能比較 治療前,研究組LVESD、LVEDD、LVEF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SD、LVEDD、LVEF值均較治療前改善,且研究組LVESD、LVEDD值較對照組低,LVEF值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aP<0.05。
2.3 兩組血清CT-1、NT-proBNP水平比較 治療前,研究組血清CT-1、NT-proBNP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CT-1、NT-proBNP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CT-1、NT-proBNP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aP<0.05。
CHF是引起心臟疾病患者病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國成年人中CHF發(fā)病率高達0.9%左右,70歲以上群體發(fā)病率高達10%,且有逐年升高趨勢[4]。尋求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案改善患者心功能,一直為臨床研究的重點。
rhBNP為臨床治療CHF的主要藥物之一,其結(jié)構(gòu)及生物活性與內(nèi)源性腦利鈉肽相同,具有緩解心力衰竭癥狀、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谷晨星等[5]研究顯示,rhBNP治療CHF,在延緩心臟重塑、保護心室功能、緩解利尿劑抵抗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可促進患者康復(fù),降低再住院率。近年來,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逐漸應(yīng)用于CHF治療中,該藥主要成分為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為環(huán)磷腺苷的衍生物,具有促進人體最基本生化代謝的作用,可改善心肌細胞能量代謝,且能促使心肌細胞漿網(wǎng)內(nèi)鈣離子釋放,增加肌漿內(nèi)鈣離子濃度,從而促進心肌收縮力提高[6]。本文將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及rhBNP聯(lián)合應(yīng)用于部分CHF患者,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治療后LVESD、LVEDD值低于對照組,LVEF值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上述治療方案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進一步增強患者心功能。
相關(guān)研究表明,CT-1主要存在于心臟組織內(nèi),可誘導(dǎo)心肌肥大,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參與心室重構(gòu),是引起心力衰竭的重要因子,其血清水平隨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增加而升高[7]。此外,NT-proBNP為臨床評估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程度的常用指標,心力衰竭時,左心室容積增加、壓力負荷較重,致使NT-proBNP含量明顯升高[8]。本文結(jié)果中,研究組治療后血清CT-1、NT-proBN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及rhBNP聯(lián)合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T-1、NT-proBNP水平,有助于改善預(yù)后效果。
綜上可知,給予CHF患者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及rhBNP聯(lián)合治療,能進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CT-1、NT-proBNP水平,顯著增強療效,具有較高推廣價值。